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段内容见于《金匮要略方论》之《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

也见于《难经·七十七难》:

曰: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何谓也?

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王叔和撰次《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方论》是《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王叔和在《伤寒杂病论》之序中说,“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段话的原文应该出自《难经·七十七难》。

在《金匮要略方论》之《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中,原文是这样的: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

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藏准此。

其中的“夫肝之病……余藏准此”,可能是王叔和作的注解,也有可能是后人作的注解。这段注解认为,肝虚则补脾,实则不用,即“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肝气盛为实,反之为虚。不谦真人以为,这样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假如这真的是王叔和的看法,那么说明王叔和没有正确理解《伤寒论》,故张仲景也必没有正确理解《伤寒论》,张仲景是王叔和之师,师曰即张仲景之曰。

肝虚不能致脾虚,故非“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之意。

肝病成而治肝者,为治已病,肝病成而治脾者,为治未病,脾病未成之故。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段内容与《伤寒论》、《难经》、《素问》、《灵枢》等都相关。“上工治未病”,出自《灵枢》、《素问》。“肝受气于心,传之与脾”,出自《素问》。因此,这些中医古籍是有相关性的,是有共同的渊源的。

您能理解“肝病传脾”之意吗?您肯定是不懂的,所以不要以为自己很懂中医,其实是差之甚远,中医不是您想象的那样的,一般人都是学不会中医的。

已病未病究竟是什么意思,该怎么治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