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林 民主党派如此稿调研不可取
基层走访调研是成事之基、谋事之道。要成事谋事,就得熟悉情况、掌握问题、知道办法。一些基层党派工作太忙,因难抽身,深入基层少,贴近群众调研、摸透弄清实情没能真抓实干。现实中,不乏少数存在“稿”调研,把调研工作方向走偏了、陷入形式主义。
感情决定态度,态度影响行动。有些单位调研前不做细致思考,就备好了稿子,坐等下级提供调研提纲、讲话材料;调研时,念念“稿子”、提提要求,参与调研座谈的对象同样拿着稿子挨个“念一遍”;调研后,要求相关单位提供稿子,把材料打包带走。如此一轮调研都在围绕“稿”转,变成了名实不符的“稿”调研。更有甚者,明知“深入基层调研不够”“联系服务群众较少”却认为无关痛痒,无伤大雅,深入百姓听声音,察实情的机会反而越来越少,久而久之,党派践行群众路线也从“面对面”变成了“键对键”。
群众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稿”调研看起来下了基层,却如同皮球漂在水面,实际上也下沉不到基层、走不进群众内心,人到心不到、话到情不到,不能对实际情况进行全方面、立体式掌握。“稿”调研是一种基层资源的内耗,明明可缩减环节,把“稿”带走,非得搞成调研准备、调研座谈、调研成果等无疑是官僚、形式主义的本质折射,造成调研走访失真、变形、走样,贬低党派实干担当、求真务实的良好风气。同时,给基层相关部门也加重负担、增加工作量。
勤勉努力、夙夜在公。调研工作崇尚不提前打招呼、不安排路线、不规定时间、不要层层陪同、直插现场、直进一线,为的正是真实、客观、全面、动态掌握地方实情、民生诉求、发展意愿、存在问题。调研除了找问题,也是找办法的过程,如此坐在会场“稿”调研,必然是“浮在上面的下去”,本质上还是“高高在上”,与务实担当、高效便捷的原则要求格格不入。个别党派为何热衷于“稿”调研,无非还是觉得这样轻松、省事,不用深入到矛盾窝、荆棘刺,光看“稿”说、单靠“稿”调,轻轻松松、不用思考、程序推进、简单自在。这是陷入材料调研的老套路和深泥潭。
调研之道,贵在求实。讲实话才是硬本事,干实事方显真功夫。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与履职尽责、助推工作其实并非此消彼长、水火不容,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稿”调研不是搞调研的正确方式,让调研变成了围着汇报转、绕着稿子走,脱离地方基层,伤害了群众感情,也造成了负面影响。此外,让基层自己上报自己的“稿”,作为调研的“果”,必然无法打捞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对决策制定、制度出台毫无裨益,因为“稿来稿去”终究同客观现实和工作现场存在一定“美颜效应”,让调研失去了价值和意义,也直接导致调研结果失去了参考性和权威性。无论如何,调研不单单要走下去、更要沉下去、俯下身子,要带“泥土味”,冒着“烟火气”多些蹲点式和解剖麻雀的动作,而不是浮在“稿”上乱搞。它关乎党派信仰,关乎担当,更关乎我们的初心与追求!
作者《徐州 王世林》
20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