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二模详解|闵行区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二模解析版(含“读典籍”文白对照)
同时,关于是否发布无水印打印pdf版本全套二模卷讲评,这里做个小调研,我们将根据大家的投票意见选择合适的发布方式。
友情提示:不少朋友后台反映推送信息有误,请注意回复关键词要完整哦!
同时,线上文档可以查看,但不支持保存与编辑,小伙伴们请不要申请编辑权限。如希望获得学习资源的小伙伴,欢迎交换其他学习资源。
郑重声明:一模卷讲评是胖胖老师及二模讲评制作团队原创的试卷分析,试卷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讲评版资料为公益分享。如需word版本请关注点赞并转发本文,并在公众号后台留言“2021闵行二模”,自动回复。转载请注明出处。
由于近期有小伙伴反馈有公众号未经授权转载,并加价销售,本word稿件仅提供查看权限,不提供编辑权限;图片版加水印理由同上,敬请谅解。
文言文翻译文字版
①王忠嗣,华州郑人。父战死,忠嗣时年九岁,入见帝,伏地号泣,帝更赐今名,养禁中【封建帝王所居的宫苑】。及长,雄毅【勇武刚毅】寡言,有武略【指在行军打仗,指挥作战方面的才能】,帝器之。
王忠嗣,华州郑人。父亲战死,忠嗣这一年九岁,入宫见皇帝,伏在地上大声哭号,帝皇又赐给现在的名字,养在宫中。等到年纪稍大,雄毅寡言,有武略,皇帝器重他。
②信安王祎在河东,萧嵩出河西,数引【招引】为麾下。帝以其年少,有复仇志,诏不得特将。嵩入朝,忠嗣曰:“从公三年,无以归报天子。”乃请精锐数百袭虏。会赞普大酋阅武郁标川,其下欲还,忠嗣不从,提刀略阵,斩数千人,获羊马万计。嵩上其功,帝大悦。
信安王李祎在河东时,萧嵩出任河西节度,多次招引忠嗣为部下。玄宗认为他年少,有复仇志,没有让他带兵打仗。萧嵩入朝时,王忠嗣对他说:“我跟从您三年,没有机会回报天子。”于是请求带领数百精兵去袭击吐蕃。正遇赞普大酋在郁标川阅武,忠嗣部下一看人多势重的场景欲退还,忠嗣不从,提刀巡视阵地,斩数千人,获羊马万头。萧嵩将他的战功上报,玄宗非常高兴。
③忠嗣本负勇敢及为将乃能持重【行事慎重】安边不生事,尝曰:“平世为将,抚众而已。吾不欲竭中国【中原】力以幸【意外地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功名。”故训练士马,随缺缮补。五年正月,忠嗣佩四将印,控制万里,自国初已来,未之有也。
忠嗣本来以勇敢自负,等做了将领,却能做事稳重,使边境安宁,不无事生非,曾说:“我平生做官,安抚士兵罢了。我不想倾尽中原的人力、物力来取得功名。”所以训练士卒兵马,发现缺漏立即修缮增补。五年五月,忠嗣佩戴四将印,控制万里领地,自国初以来,这是不曾有过的事。
④帝方事【谋事】石堡城,诏问攻取计,忠嗣奏言:“吐蕃举国守之,若屯兵坚城下,费士数万,然后可图,恐所得不雠【不相等】所失,请厉兵马,待衅取之。”帝意不快。会董延光建言【提出建议;陈述主张或意见】请下石堡,诏忠嗣分兵应接,忠嗣不得已为出军,而士无赏格【悬赏时规定的报酬数目】,延光不悦。河西兵马使李光弼入说曰:“大夫爱惜士卒,有拒延光心,虽名受诏,实夺【强行改变】其谋。然大夫已付万众,而不立重赏,何以贾【求取】士勇?且大夫惜数万段赐,以启谗口,有如【假如】不捷,归罪大夫,大夫先受祸矣。”忠嗣曰:“吾固审【知道】得一城不足制敌,失之未害于国。吾忍以数万人命易一官哉!”延光过期不克,果诉忠嗣沮兵。
皇帝正谋划夺取石堡城,下诏询问攻取之计,忠嗣上奏说:“吐蕃倾全国之力守卫石堡城,如果屯兵坚固的城池之下,耗费士卒数万人,然后才能夺取它,恐怕所得不能抵偿所失去的,请厉兵秣马,等时机成熟再夺取它。”皇帝心里不高兴。正赶上董延光上书请求攻下石堡城,下诏忠嗣分兵接应,忠嗣不得已而出兵,但士卒并没有奖励制度,延光不高兴。河西兵马使李光弼前来游说说:“大夫爱惜士卒,有抗拒延光之心,虽名义上接受诏书,实际想耽误他的计划。可是大夫已派出士卒万人,却不立重赏,凭什么鼓舞士气?况且大夫吝惜几万匹赏赐,而给奸人留下进谗言的把柄,如果不能取胜,归罪于大夫,大夫就先受祸害了。”忠嗣说:“我当然知道得一城不足以制敌,失一城对国家没有妨碍。我忍心拿几万人的性命换取一个官职吗!”延光过期没能攻克,果然向皇帝诉说忠嗣破坏进兵。
⑤又安禄山城【筑城】雄武,扼【扼守】飞狐塞。忠嗣数上言禄山且【将】乱,李林甫益【越发】恶【嫉恨】之,阴【暗中】使人诬告“忠嗣尝养宫中,云吾欲奉太子”。帝怒,贬汉阳太守,卒,年四十五。
另外安禄山在雄武筑城,扼守飞狐要塞,阴谋叛乱。忠嗣多次上书说安禄山将叛乱,李林甫更加嫉恨他,暗中派人诬告说“忠嗣曾养在宫中,说我想奉太子为帝”。皇帝大怒,贬忠嗣为汉阳太守,四十五岁去世。
(选自《新唐书》卷六十八,有删节)
一山记 陆文圭
①(暨)【暨阳,地名】居浙尾,北瞰长江,直(郡治)【郡守的治所】北,(枕江)【临江】之下有曰君山,以楚黄歇得名①。山形小而势蹲,无(崇)【高耸】岗(翳)【幽深】谷以(凭阻)【依仗;凭借】其高深。其西南则秦望、青高,其东则由里、启敔、凤凰,诸山环趋而拱揖之。故君山虽小,最(甲)【胜过】于诸山。每遇春风、花时、秋涛、雪月之景,诗豪墨客游人士女登临而觞咏,行歌而坐啸,山之胜概不可(殚述)【详尽叙述】。
②余尝欲(卜庐)【选择处所】其下为终隐之计,而未果也。赵君鼎之,(家)【名作动,安家】于山之左,朝夕与山相接。已而避地去家,侨居城西南隅,距山数里所,舍幽邃而(阛阓)【huán huì街市】,疑若与山不相闻也。晨起推其户,故山之青,忽(排闼)【推门,撞开门】而入,数峰低昂,若远而近,若伫立以俟,若顾眄(回视,斜视)咫尺而不得语也。赵君喜而叹曰:“吾与山有宿缘耶?何追逐而不相舍也?”因自号曰一山,而(谒)【求取】记于余。
③余思赵君少时以故国佳公子挟豪贵驰骋,于当年谓功名可唾掌取,时移事改,卒困阨不得志,方求田问舍,皇皇焉无所之,此陈元龙之所窃笑而欲卧君于百尺楼下者也。然出处殊时,老少异见。隐居求志,遁世无闷,亦君子之高致也。试与君倚浮远之栏,呼大江而问之,自楚以来更国几姓,春申之后阅世几人,彼之豪奢富贵朝荣夕悴,(殆)【大概】如秋种之花,而一山苍苍,千岁不改,自古高人逸士所以定舍彼而取此者,□(有以)【有道理】也。
④赵君其远返故庐,毋使猿惊鹤怨,以动草堂之灵,余异时樵服拜于庭下,负薪汲水以相从,请分此山一半。鼎之名孟鐈,少余一岁云。
[注]①黄歇,即春申君,战国四公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