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胆结石、胆囊炎秘方集

胆石病——柴牡五金汤(陈苏生方)

(组成)柴胡9g,生牡蛎(先煎)30g,海金沙15g,广郁金9g,鸡内金4.5g,川楝子9g,金钱草15∼30g,青陈皮各0.5g,枳实6g,甘草4.5g,川厚朴6g,瓜蒌12g,冬瓜子18g,冬葵子12g。

(用法)另外,每日服雪羹汤(大荸荠4个,海蜇皮漂去石灰矾性30g),水煎服,日1剂。

(功效主治)疏以解郁,清以泄热,利以去着。用于胆石病。

(方解)陈苏生老师根据多年临床实践,认为治疗本病清泄湿热必须结合升降滑利才能取得理想效果。因为胆为“中清之府”,其胆汁为“肝之余气泄胆,聚而成精”(《东医宝鉴》),所以胆的病变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若肝的疏泄正常,气机的升降也正常,则胆汁排泄畅达;反之,肝失疏泄,郁而化热,肝热灼液,导致胆汁排泄不利,会造成胆石郁结。所以,不管临床中所见气郁型、湿热型或热毒型,均与肝脏气机升降失调有关。结石是标,气滞是本,故治疗胆石症必须重视气机升降,疏肝理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理气开郁能降低胆总管口括约肌紧张度,减少胃酸分泌和游离酸钙,使胰腺分泌减少,解除胰管梗阻力,减少压力增加胆汁分泌,与中医理论相合。此外,胆石症以湿热型最为多见,湿与热两者,目前均以清热为主。陈老认为当配以甘凉滑利之品,俾湿去则热无所依,且滑利之药对消痈化石、利窍排毒均有好处,所以,陈老认为治疗胆石症当以疏、清、滑、利为主。

柴胡,《本草经解》认为“轻清,升达胆气,胆气条达,则肝能散精,而饮食积聚自下”,牡蛎味咸性降,《汤液本草》“以柴胡引之,能去胁下之硬”,二者合用,一升一降,既宣畅气机,又软坚散结;郁金、川楝子、青陈皮,疏肝以解郁,理气兼消积。从现代药理分析得知,郁金含挥发油,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作用,并使胆囊收缩,有利胆作用,挥发油还可溶解泥沙状结石,故用于胆结石尤宜,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清泄湿热,利水通淋,软坚消石;冬葵子、冬瓜子、瓜蒌,滑以去着,通窍利湿,还有消痈排毒作用;制川厚朴、甘草、枳实,不加大黄加滑利之品,既有小承气汤宣气除滞、清热通便作用,又可避免用药过峻而伤胃气。本方虽以疏清滑利为主,但药不过峻,所以只要不是患者十分虚弱,一般都可使用。

雪羹汤方出于清代《绎雪园古方选注》,其方:羹,食物之味调和也,雪,喻其淡而无奇。荸荠味甘,海蟹味咸,性皆寒而滑利。凡肝经热厥,小腹攻冲作痛,诸药不效者,用以泄热止痛,久服不伤正气。

(加减)伴有发热炎症,加土茯苓、忍冬藤、连翘、白薇;出现黄疸,加茵陈、山栀子;胁痛,酌加香附、乌药、延胡索;呕恶胸痞,酌加制半夏、姜竹茹、枳壳;纳呆,加苍术、焦楂曲;大便不畅,酌加郁李仁、桃仁、大黄。

(验案)杨某,男,66岁。1989年1月初诊。上腹疼痛2个月,有时剧烈。市某医院B超确诊胆结石。治疗前几日吃油腻疼痛又发,伴有呕吐,大便不实。舌红、苔薄腻,脉弦。此饮食不节,造成湿热内蕴肝胆,先拟疏肝利胆,清泄湿热为治,用柴牡五金汤加减:柴胡9g,生牡蛎(先煎)30g,台乌药9g,制香附9g,金钱草30g,海金沙(包)15g,鸡内金9g,制川厚朴6g,制半夏9g,陈皮4.5g,茯苓12g,淡竹茹9g,枳壳4.5g,川楝子9g,冬葵子12g,冬瓜子12g,延胡索6g。除头晕加潼白蒺藜各9g外,其余如上述加减,服用56剂,完全恢复,再服疏肝和络饮善后。3年来,未再复发。

附:疏肝和络饮六腑以通为用。胆石即使排除以后,也还有复发可能,故当保持气机通利。陈老因拟疏肝和络饮善后,防止复发。疏肝和络饮:柴胡9g,生牡蛎60g,制香附9g,乌药9g,郁金9g,菖蒲6g,苍术9g,厚朴6g,枳壳6g,首乌藤15g,合欢皮24g。方解:本方旨在疏肝,故仍以柴胡、牡蛎为主药;香附、乌药,调气活血,疏肝消痞;菖蒲、郁金,开窍豁痰,利胆解郁;苍术、川厚朴、枳壳,温中燥湿,宽胸利膈,散满行滞;首乌藤、合欢皮,和血安神,故能达到气血流畅,消化正常,以防胆石再生。

(方源)陈耀.陈苏生治疗胆石病经验.新疆中医药,1993(4):40

胆道结石——胆道排石汤(李遵五方)

(组成)金钱草30g,鱼脑石15g,郁金9g,鸡内金12g,焦山楂9g,青皮、陈皮各4.5g,炒枳壳6g,姜竹茹6g,延胡索9g,炒川楝子9g,柴胡4.5g,生大黄9g,玄明粉(冲)9g。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疏胆理气止痛,化结石通瘀结。主治胆道结石。

(方解)方中金钱草、鱼脑石、鸡内金为化结石主药;郁金、枳壳、竹茹、青皮、陈皮有疏理胆道郁滞之功;生大黄、玄明粉能涤胃肠热积、排结石;延胡索、川楝子为理气止痛要药:焦山楂消油腻之积;柴胡为胆肝引经药。

(验案)崔某,女,42岁,工人。1973年1月24日初诊。1972年下半年起感上腹部疼痛,牵引至右肩背。痛时虽注射度冷丁稍缓,但仍不能止。经本医院造影摄片,确诊为“胆道结石”,因拒绝手术,转中医治疗。患者形体肥胖,嗜食油腻,湿热蕴积,气滞瘀阻,肝胆失于疏泄,聚成结石,“不通则痛”。治拟疏胆理气,化结石,通瘀结,用胆道排石汤治之。金钱草30g,鱼脑石15g,川郁金9g,鸡内金12g,焦山楂9g,青皮、陈皮各4.5g,炒枳壳6g,姜竹茹6g,延胡索9g,炒川楝子9g,柴胡4.5g,生、熟川大黄各9g,玄明粉(冲)9g,3剂。1月29日复诊,药后大便日解3次,在大便内发现3枚大如黄豆的圆形结石,上腹部疼痛顿减,原方去玄明粉,再服3剂,胆区已不痛。再去生川大黄,连服7剂,以资巩固。

(按语)此方配合得当,随症加减,疗效确切,能起到排胆道结石之功效。本方在临床应用中,经多次修改而定,治疗胆道结石,疗效满意。

(方源)《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清热利胆丸(朱锡祺方)

(组成)柴胡60g,黄芩30g,木香18g,生大黄18g,郁金45g,玄明粉18g,赤芍18g,金钱草60g,徐长卿18g,一见喜18g,川厚朴30g,茵陈90g。

(用法)煎汤代水(茵陈质软如絮,不易研粉,故煎汤代水),泛丸如梧桐子大。上为一料量。每服6g,日2次。一般连续用药1.5∼2个月。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疏肝利胆,消石止痛。主治慢性胆囊炎、胆结石。

(方解)方中柴胡、黄芩、赤芍、大黄取大柴胡汤意,和解少阳,泄下热结,一见喜、川厚朴清热化湿,郁金、茵陈、金钱草、玄明粉利胆消石,木香、徐长聊理气止痛。

(验案)张某,男,37岁。初诊:1970年11月16日。患者确诊慢性胆囊炎,胆囊部位疼痛,放射右肩,时有低热,历时2年余。曾住某院内科,治疗无效而转外科手术。患者畏惧,自动要求出院。嗣后胆囊绞痛屡发,经常高热,多次住院。虽经各种治疗,但疗效欠佳。服用清热利胆丸1个月后,胆囊疼痛明显减轻。再服药半月,症状全部消失。又给丸药半月,以资巩固。经2个月的治疗,共服上药2料,患者进脂肪饮食,亦无胆囊区疼痛。随访年余,未见复发。

(按语)朱氏认为,急性胆囊疾患宜汤药荡涤,但缓解期用丸药缓图,既方便病员,节省药材,又能巩固疗效,而达到小发、少发或不发的目的。有些病例排出了胆囊结石,得到了根治。病史资料完整的50例患者的疗效观察表明,本方的显效率为62%,有效率为84%。

(方源)《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利胆消炎汤(周建龙方)

(组成)金钱草、枳壳、山楂各30g,郁金、黄芩、栀子、木香、鸡内金、川楝子、延胡索、佛手、白术各10g。

(功效主治)行气止痛,清热利湿。用于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方解)慢性胆囊炎属于祖国医学之“胆胀”“胁痛”范畴,其发生部位多在肝胆。《灵枢·五邪》篇说:“邪在肝,则两胁中痛。”肝脉布于两胁,胆附于肝,其脉亦循于胁。肝主疏泄,性喜条达。所以情志失调,则至肝郁而生胁痛;郁久化热;肝克脾土,土失健运则生湿。根据“木郁达之”“客者除之”“寒者热之”之治则,周老师提出“行气止痛,清热利湿”之法。利胆消炎汤,方中金钱草以清肝利胆;枳壳大剂量用至30g,以理气宽中;余药以行肝气,解湿热,止疼痛,消食积。据现代药理研究:郁金、黄芩、栀子、金钱草等具有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的作用;延胡索素可使胆囊的血流量增加;川楝子能拮抗乙酰胆碱引起的收缩活动。方中诸药配伍严谨,为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之良方。

(加减)有泛酸者,去山楂,加煅瓦楞、海螵蛸各30g;纳差者加茯苓、神曲各10g;伴肠鸣,腹泻者加茯苓10g,薏苡仁30g;兼瘀滞而见舌有瘀斑者加牡丹皮10g,三七粉3g(冲服)。

(按语)共治疗16例。除1例患者无效外,其余患者经用该方治疗,服药1周内症状缓解,1个月后诸症消失。

(方源)王醊恩.周建龙教授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经验管窥.现代中医药,2003(6):10

胆石症胆囊炎——复方茵陈蒿汤(叶景华方)

(组成)茵陈30g,山栀子10g,生大黄10g,黄芩10g,广郁金10g,厚朴6g,青陈皮各10g,枳壳10g,金钱草30g。

(用法)每日1剂,煎2汁,分2次服,隔3∼4小时服1次,病重者1日2剂。

(功效主治)清热利胆,理气排石。主治胆石症,胆囊炎,黄疸不退,腹胀便秘,术后胆汁引流不畅,舌苔黄腻,脉弦滑。

(方解)茵陈蒿汤是治疗阳黄证的主方,能清热利湿退黄,加黄芩以增强清热消炎作用;加金钱草以加强利湿之功;加郁金、枳壳、青陈皮、厚朴等理气之剂,不仅可以止痛除胀,还有助于利胆排石。临床观察复方茵陈蒿汤的利胆作用是十分明显的,结石随着胆汁畅利而排出。

(加减)大便多者改制大黄;热盛而便秘、多日不解者加玄明粉6g冲服;发热者加细柴胡10g,蒲公英30g,连翘10g,金银花30g;腹胀者加大腹子皮10g,广木香6g;腹痛者加川楝子10g,延胡索10g。

(验案)患女,14岁,学生。因右上腹部疼痛,发热,黄疸而住院手术治疗。诊断为胆囊炎,总胆管结石。术后6天,T管引流胆汁甚少,每日只有10∼20m1,黄疸不退,乃请中医诊治。术后6天,T管引流胆汁甚少,昨有发热,目黄,纳呆,大便褐色,舌苔腻,边尖红,脉数。湿热阻滞,胆汁不利。治以清化湿热而利胆,以复方茵陈蒿汤加蒲公英30g。服药2剂后引流量明显增加,每日300∼500m1,舌苔腻渐化,纳增。又服药4剂,夹T管后无不适,黄疸退,改进健脾清化湿热之剂。白术10g,青陈皮各10g,茵陈30g,郁金10g,甘草3g,黄芩10g,枳壳10g。服4剂,拔除T管,一般情况好而停药。

(按语)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术后初期有两种情况:①仍有发热,黄疸,腹胀不适,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数;②发热、黄疸渐退,腹部不适,T管引流不畅,有泥沙样结石从引流中排出。以上两种情况仍以邪实为主,故治疗尚须祛邪通利。六腑以通为用,在治疗过程中腑气通畅是一个重要问题。通腑时大黄是要药,不仅有清热通便作用,与茵陈、山栀子配合有很好的利胆功效。便秘多日须加玄明粉同用,以增强通腑作用。另外,若术后时间较长,或上述两种情况经治疗后病情好转,黄疸退,腹中有时尚不适,大便正常,为邪势已衰,而有正虚,多数为阴虚。见舌红少苔,盗汗,和气虚乏力,纳呆,气短等,这时不宜再用复方茵陈蒿汤,而应扶正调理。但扶正不能专用滋补药,须一方面养阴或益气健脾,一方面理气,清化余邪。

(方源)《叶景华医技精选》

胆胀——乌梅丸加减方(范国樑方)

(组成)乌梅15g,川椒5g,干姜15g,细辛5g,桂枝15g,黄柏6g,当归15g,附子10g,姜黄15g,白鲜皮15g,生晒参15g。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功效主治)胆胀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方解)胆胀病是指胆腑气机通降失常所引起的以右胁胀痛或伴见恶心、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相当于西医学的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范教授则认为:胆胀病发病虽表现为“疼痛拒按”等实象,但其病机多因情志不畅,肝失疏泄,胆气升发受限,胆汁排泄障碍而发病,或因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使脾胃功能受损,升降失常,胆气不升,胃气不降,胆胃不和而发,究其根本是先有外、内因损伤肝、胆、脾脏,而后发为该病。其病性属虚,但其症中又可见痰热、血瘀之象。脾胃功能受损则运化失司,水津代谢障碍则“痰湿内生”,血瘀、痰湿日久则生内热,往往虚实挟杂,寒热并行,故治疗上立温经通降法,以乌梅丸加减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方中重用乌梅酸平入肝经,纳气补肝阴;当归性温入肝,养血通络;川椒、细辛亦性温,温脏祛寒,细辛交通上下,领诸药环转周身,调气血,通络脉以运其枢;干姜苦温补脾阳,令阴阳和;人参甘寒,益脾中之阴,与乌梅相配,酸甘化阴,与当归合用,补养气血;黄连、黄柏苦寒清上热,温下寒,同时亦可去姜、附之燥烈之性;附子入肾暖水脏,以固其根。全方诸药配伍,味备酸甘焦苦,性兼补调助益,寒热并治,邪正兼顾。

(加减)若症见痰湿较显可加胆南星15∼20g,白芥子10g;若瘀血较著可予酒大黄3∼5g行瘀通络。

(验案)张某,男,42岁,干部,右胁胀痛2个月余,进食后胃胀不适,纳差,晨起干呕,乏力畏寒,大便稀,舌质紫暗,苔白厚腻,查体可见胆俞穴压痛阳性,B超回报:胆囊壁粗糙,囊壁厚0.3cm,诊断:胆胀病。处方:乌梅15g,细辛6g,川椒3g,桂枝15g,黄柏15g,黄连15g,当归10g,姜黄15g,附子10g,白鲜皮15g,日1剂,早晚2次分服。服4剂后干呕症状消失,胃胀减轻,但自觉胸中及呼吸时亦热,且手足尖麻木感,原方去附子,川椒改1g,继服6剂,症状基本消失,复查B超报:胆囊壁光滑,壁厚0.2cm,继服10剂,随访2年未复发。

(按语)乌梅丸本是治疗蛔厥的首选方剂,应用于本病,是因其具有“辛苦酸甘同用,寒热并行,气血兼顾,调和肝脾,扶正祛邪”的特点。胆胀患者因胆腑失职,胆汁排泄失常,消化功能不畅,脾胃太虚,若予温燥剂则伤及更甚,故治疗中在辛温行气之品中配以“甘寒养阴、酸甘化阴”之品,以取之所用,避其所短,故可使疾病愈、机体健。现代研究表明乌梅丸能有效改变胆汁的pH值,使其趋酸并促使胆囊收缩,扩张奥狄括约肌,加速胆汁排泄。方中黄连、黄柏为广谱抗菌药,对有效控制胆道感染,消除炎症效果显著。方中川椒用量应2∼6g,不宜过大,否则会有手、足尖麻木之感,但停药后可自行消除。

(方源)李磊,范哲,魏翠柏,等.范国樑教授运用乌梅丸治疗胆胀病经验.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1,17(3):10

- 完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