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气温低的时候加油,能更省钱?你累不累啊!
花了钱买车,还要花钱养车,日常开车驾驶依然要花钱。说实话,我们中国职工的收入在地球上不算名列前茅,但房价却是地球上名列前茅的存在。而且物价也好,各种税收压力也罢,总之经济负担是很重很重就对了。
于是乎各种“任何省钱”的办法和招数也层出不穷。既然收入无法短时间大幅度提升,那我们只能从如何省钱的“节流”途径去找突破了,虽然也许能省下的并不多。比如关于汽车如何省油钱大家一定都非常关心吧?
嘴里说着“买车都花了那么多钱了,我可不在乎多花点有钱”的主,真到了加油付费的时候心里也难免犯嘀咕:这车咋就这么费油??人性的本质可不就是“真香定律”反复上演么?那么加油的时候如何达到省钱,如何“更划算”?
关于这个话题,我绝对有理由相信网上铺天盖地的各种说法。有说几个不同品牌的加油站加到的油行驶里程不同的,也有劝说大家趁着早晚天气不热的时候去加油的。至于不同品牌加油站的事情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其实说到过。而关于“早晚天气不热的时候加油能加更多”的说法,今天我把它拎出来探一探。
网上包括朋友圈很多人转文说,加油站早上和晚上因为温度低,所以汽油也会“冷”,中午和下午气温高,所以汽油也“热”。那么热胀冷缩的原理导致汽油温度越高,密度就越低了(这不废话么?)。而加油机的计量单位是“公升”,是个体积单位。于是乎,冷态汽油的1公升的重量大于热态的汽油。
还有人专门用温度计和量杯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来证明这个观点。当然,首先我肯定这种说法本身是没任何问题的。问题的核心也不在此。我们需要探讨的事情内核是什么?是这个“热胀冷缩”造成的汽油密度变化程度到底有多大。
中国的网民其实很有趣,想问题的时候往往非此即彼。有人说要趁着早上和晚上天气冷的时候去加油能更实惠,就必然有人写文章称“油库的汽油都在地下,保温能力很强,不会造成汽油密度的变化”。并画出一些地下油罐的示意图来企图证实这个观点。
OK,我们依然以事实来说话:事实上任何加油站的汽油都存在地下油库里,这个绝对是事实!地下油库也有一定的保温设计要求,这当然也是事实。但是即使如热水瓶一样好的保温能力,也不能保证瓶子里的热水永远保持100度,几天后打开热水瓶你也会发现完完全全成冷水了。
真空保温的热水瓶况且如此,地下油库的保温能力难道会比热水瓶还好?这显然不可能的。加油站油库边上往往都安装了液位计,可以观察油库里剩余存油量。事实上有一些加油站的朋友偶尔会遇到汽油“溢油”,通俗说就是“汽油怎么莫名其妙自己多起来了”。
呵呵,事实上这并非汽油“多起来了”。如果油库里的油越用越多的话,那就不叫油库了,而叫做油田了!“汽油变多”的原因其实就是地库里的汽油温度变化导致热胀冷缩而已。这并不神秘。当温度下降的时候,油就又会“缩回去”的。
所以大虎悠我可以负责的告诉大家:加油站的油确实会因为温度变化而导致体积变化。第二,早晨的油其实密度最大,甚至高于夜晚。但经过大量测试计算,早晨加油和下午加油,实际汽油的重量差距导致的费用差距,一般不会超过2块钱(以50L容积油箱来说)。
为了这2块钱,早上睡不好就起来,匆匆忙忙开车出去找加油站,值得么??你家里开车到加油站,然后再开回来,路上会不会烧掉的汽油都超过2块钱了??这才是问题的核心!为了那2块钱,搞得自己提心吊胆疑神疑鬼,就为了求一个心理安慰,这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多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