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盼:反三举一也可尝试
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上课或者课堂教学中),老师们总是喜欢也一直是自己在课前先备课,在课堂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读书(学习课本)习得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去理解去运用,在不断不断的训练中让学生拥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学以致用。
可是,在不断的观察和自己不断的实践中,在不断的实践后的反思中。我觉得,这么做还是以老师为主,最关键的也是最主要的是老师需要备课充分且能在教学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更多扮演的还是被动接受者的角色。
我在想,是否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就像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序言所说:读陆游词,反其意而用之。我们可不可以把平时常用的方式方法反过来做做,看看效果会怎么样呢?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我努力的找寻这样一篇适合的文章来做尝试时,弗朗西斯培根的小短文《谈读书》适时的跳入我的视野。我欣喜万分,以至于学生们都被我突如其来的表现吓到了且是目瞪口呆的那种。
有了素材,接下来便是计划和实施了。
《谈读书》一文,作者几乎是给了我们关于读书的全部答案和意见,只要认真读下去就一定能从中习得知识、了解方法、学到经验。
附《谈读书》全文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先让学生熟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所想表达的内容。
这里因为是想有所创新,所以我让学生把课文读了很多遍,先大声朗读全文三遍、再默读课文细思、接着跳读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来来回回,我们就穿梭在文本之中。学生中有的已经感觉不耐烦了,便说道:“老师,这么短一篇小文章,且很容易理解,你为什么让我们这样的读呢?”我笑着对他们说,不急,等下任务来了大家就理解了。
他们一个个盯着我看,知道接下来的任务肯定是全新的并且值得挑战的。
(我们在一起学习快三年了,彼此了解。)
接着,布置学生之前从未做过的作业。要求:根据课文内容,在找到的答案旁边为其提一个问题,此问题既要是你找到的答案的答案又要能让其他同学读懂,并且也给出一样的答案来。
同学们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就像一只小狗面对着一只刺猬无从下口一样。
在此,我给他们做了提示。告诉他们先找到答案式的这样的句子,自己理解了,搞懂了以后再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然后是先自己找答案提问题,每人提5个写在练习本上;写完之后同位之间交流,看看是否有需要改变的或者融合的;再者前后桌4个人一起再讨论交流,每个组给出5组讨论出来的答案和相对应的问题。
学生们一个个很认真,讨论尤其激烈,生怕别人比他/她提出的问题多且质量好,我参与了其中的讨论,心里美滋滋的。
再次,再把学生给出的答案和提出的问题相对应。整理出同一个答案不同提问方式的、同一种提问方式答案不同的以及其他相应的提问方式和答案相对应的。
结果可想而知,问题显而易见。
既在意料之中也是情理之中的结果,毕竟,学生第一次这么做难免会犯错。所以,结果和我预设的差不多,和完美是大相径庭。
同一个答案竟然有超过十种以上的问法;同一种提问也出现了不同的答案;更有很多个不符合逻辑或者根本不着边、不着调的问题和答案被安到了一起。这可是对我创新的完美的划回复,虽然我之前想过会失败,但在这样的结果面前还是有点受打击。
可是,我不能让学生看出来并感觉到啊!
最后,我带着学生们一起讨论、整理。把同一个问题不同答案的放在一起讨论,得到一个合适的答案;把同一种提问得到答案不同的问题拎出来,让学生继续读文本,找答案;把那些不合逻辑的问题和答案展示出来让学生大声朗读出来,找到其中的问题;把那些不着边、不着调的问题和答案摆在显要的位置,同学生一起分析其中的问题。
经过两节课的讨论和学习,在这一课中遇到的问题大体解决了。但我知道,这一课仅仅是这一课,学生们掌握了这一课,但并没有掌握这一类,也并没有很好的区分能力。
于是,在我让他们继续自学接下来的课文时,他们果真把学习这一篇的方法套用了上去,但是,课文不同了,结果更让人失望了。
这样来来回回的尝试了,让我重新认识了学生,重新认识了语文课,重新认识了课堂的主体,重新认识了我自己。
我知道自己要努力的做好老师,做学生的好老师,做自己的好老师。但是,学生的变化,课文的变化,课堂的变化,自己的变化让这个“好”并不容易做!
我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了,可是学生有吗?我们需要努力去培养学生的习惯,让他们在训练中得到这样的能力。同时,也要敢于大胆创新,把本来学生没做过,没经历过甚至是本来害怕的事情带领学生一起大胆的去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问题,已便能好的解决问题。
所以,尝试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反三举一或者举三反一也可以尝试的哦!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