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万的进口奔驰,刹车竟是“前盘后鼓”?比日本车更会省成本?

自从五菱的新一代神车EV开始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到处飞驰开始,微型车似乎越来越被广大中国家庭接受了:价格低至3万,还有免费绿牌相送,何乐而不为?外加车身小巧,操控起来毫无难度,几乎是本本族的最爱!

五菱是真的没话说,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车,更知道什么车会卖的火。要说五菱走低端路线“农村包围城市”,那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家走高端路线“纯金领高端小资”情怀的品牌了。那就是奔驰!五菱有神车EV,奔驰也有神车SMART。

这看起来没任何竞争关系的“一贵一贱”,却有着一些神奇的相似之处:都是双门微型车,而且都是“前盘后鼓”刹车。说SMART这车不便宜吧?怎么刹车居然还是“前盘后鼓”这样“LOW到没法看的”配置?

“前盘后鼓”还有理?

大多都是厂家的“托”

由此想起一个话题:在中国网络上,总是有一派人说“前盘后鼓”是落后的设计,性能不出色。而另一派人则说“鼓式刹车力道更大,其实在某些情况下反而性能更好(比如越野)”。两派人互相争吵,似乎没有尽头……

其实我一直想把真相说出来,试图结束这个争论。我的观点非常明确:“前盘后鼓”确实落后,理由是:盘式刹车的制动力是非常“线性”的,你踏板给多少力,刹车片就给刹车盘多少力;但鼓式刹车却存在“自增力”现象:踩下刹车踏板后,制动力会自己不断增加(越刹越重)

就是这一细节导致了鼓式刹车与ABS系统的匹配难度增大,控制精确度大受影响。而且这种越刹越重的“自增力”会让刹车控制脚感变得一塌糊涂。——这个点可以负责的说,国内国外论坛或者网站,没有一个人提起过!是大虎悠独家!

鼓刹不如碟刹的最大原因

大虎悠独家学说“自增力”

但是“自增力”对于拉重货的卡车来说却是再合适不过了(特别是超载现象“家常便饭”的中国)。毕竟刹车力道大比啥都管用不是?——于是问题来了:既然“自增力”会导致刹车模糊,那为啥轿车还敢用?——呵呵,你没发现都用在后轮么?!

汽车在紧急制动时,前轮承担的“负荷”大约占到全车刹车总负荷的65%~80%,而后轮仅仅处于“轻载状态”,大约占到全车刹车总负荷的20%~35%,因此如果我们足够细心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前轮刹车盘往往比后轮“大一圈”……

所以网上最最主流的“因为鼓刹的力道比盘刹更大,所以鼓刹也是有优点的”这种声音,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因为如果需要更大的刹车力道,那显然应该是前轮更需要用鼓刹(而不是工作很轻松的后轮)——最基本的逻辑就狠狠打了网络上这种所谓的“主流声音”。

因此结论我想已经在大家面前了:对于小型车来说,盘刹肯定优于鼓刹!但是对于性能要求不高的“代步车”,鼓刹用在后轮也是可以接受的,并没有什么不妥。“前盘后鼓”因此被沿用到了今天。

“前盘后鼓”存在的另一原因

是“拉线手刹”方便布置

“前盘后鼓”存在的另一个原因是:它能很方便的和“机械拉线手刹”融为一体,所以成本很低。基本上这种设计就是最省钱、结构最简单的:在原车后轮鼓刹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根钢丝拉索,于是就把手刹的功能给做进去了。

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四轮盘刹越来越多被运用,但是手刹怎么和盘刹“融合”?当初解决的办法很粗暴(但却有效):在盘刹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小型中央鼓刹”。这个鼓刹仅仅用来做“手刹”用途。虽然结构复杂了,但胜在性能出色。所以一用就是几十年。

而如今,电子手刹越来越成为主流,除了“用电机来拉动钢丝”的所谓“简易电子手刹”,目前高端的电子手刹,都是“电机直接控制刹车片”彻底把盘刹结构和手刹“合二为一”的结构,这也是当下最为先进的设计。

奔驰SMART别谈性价比

新款已经够“良心”了

“前盘后鼓”那点事儿说完了,话题回到奔驰SMART。以在售的2019款(国六)为例:3缸0.9T发动机,功率仅仅66千瓦;售价14万的中低配几个款式搭载的轮胎仅仅是165/65R15规格,而售价16万的中高配几个款式搭载的轮胎仅仅是185/50R16规格。至于全系仅3气囊、2喇叭卤素灯(连透镜都没有)……

至于手刹,“前盘后鼓”注定和“电子手刹”无缘。看到这价位,看到这配置,简直是“笑出了猪叫声”!至于老款的“国五”甚至更早的版本,轮毂螺丝只有3颗……而且售价高到20万出头,所以如今的“国六”新款价格已经可以说是非常良心(打引号的)了!毕竟么,金领和高端小资的韭菜肯定比咱劳苦大众的香。当然了,毕竟是纯进口,客观说如果SMART是北京奔驰生产,那估计价格一定会跌进10万以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