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病人之五误
中医治疗病人之五误
病人之误之怕熬中药
辨证论治的临床模式,是医患互动的,病人要参与其中,如忌口、熬中药、调节劳逸、修养身心等等。清代医家吴亦鼎在《神灸经论·卷四·医愿》中,论述了无法治疗的五种病人:“贪欲无度,怪癖反常者不治;有挟自任轻医试药者不治;病家乱杂疑忌多端者不治;家人怨詈与病人违忤者不治;不守医戒,阳奉阴违者不治。”要求病人,不贪妄而心态平和,不自高而信任医生,不多疑而持之以恒,不随意埋怨避免和医生发生不必要的矛盾,不阳奉阴违而谨守禁忌。
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卷下.病家论》:“天下之病,误于医者固多,误于病家尤多。医家而误,易良医可也;病家而误,其弊不可胜穷。”确实,医生不好,可以换医生,病人有问题,病可能就再也好不了了。根据自己几十年的临床,谈谈比较常见的病人之误,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生活节奏快了,熬中药成为了负担;业余生活丰富了,熬中药太耽误时间;生活方便了,熬中药变成了麻烦。比较而言,辨证论治的中药安全性最大,治病最能够彻底。人人都知道,健康是1,其它的东西就是1后面的0,可用点时间熬中药,就一万个不愿意。观念不在生命健康,连熬中药都嫌麻烦,怎么谈得上康复疾病呢?
如果怕熬中药,治病也图方便,求短平快,可能错过痊愈的机会。人生本身就是个麻烦,要想治好疾病,首先要有耐心,有健康第一的观念,健康长寿不用心无法实现。熬中药的过程是麻烦,但其中隐含了疾病的治疗作用。第一,熬药的过程,是修炼心性的过程,平心静气才能熬好中药;其次,熬中药所散发出来的药气,可以和生命发生因应效应;第三,通过火候的调节、水量的掌握、时间的控制,病人就参与到治疗中来,有利康复。怕熬药是一误。
病人之误之守其财
很多治不了的疾病,不仅有经济问题,还有文化修养、价值观念的问题。
在有些单位,由于长时期的公费医疗,从来不用自己花钱,医改之后,人们很不习惯花钱看病吃药,哪怕是花了很少的一点钱,也会受不了,而放弃治疗。
有个哮喘病人,夏天发作,吃中药疗效很好,就是嫌吃药花钱。手里拿着雅阁车的钥匙,用着鲍鱼火锅店的餐巾纸,嘴里却说药太贵了,就一个千金定喘汤,吃二副就停了。疾病的康复,病人要有正确的人生观,葛朗台的人生观会误病。(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重要人物,欧也妮·葛朗台的父亲。他是法国索漠城一个最有钱、最有威望的商人,但他为人却极其吝啬,在他眼里,女儿妻子还不如他的一枚零币。是守财奴的代表。)这是第二误。
病人之误之没有恒心
最感遗憾的是,治疗有效而无恒心。
有位糖尿病并发皮肤病二十多年的患者,就诊时皮肤粗糙,厚如象皮,四肢尤其严重,抓挠声同抓树皮,喳喳作响,辨证为阴虚血燥、皮肤络脉瘀阻闭塞,用滋阴养血,破瘀活络,初诊服药五剂,效果非常明显,四肢皮肤已见软化,复诊七剂后,过了三个多月,因皮肤刺痒难耐才来复诊,查看皮肤转薄,且略有弹性,可是以后再没来了。七、八年前,一位七十多岁被子女搀扶走进诊室的女性患者,糖尿病,全身水肿,皮薄光亮,蛋白尿,萎靡不振,神识不清,治疗二年多,除了蛋白尿没有消失,其它情况都很好,每次看病都说,已经好了,我都劝她一定坚持,糖尿病血络郁滞,很容易发生其它病变,但还是没有坚持下去,2013年再来看病,中风了,坐轮椅,生活不能自理。
已经治疗很有效了,却改弦更张,以至于不治,真是一种生命的遗憾。有个退休的二甲医院院长,中医初诊时卧床二便,神识不清,服药二周后,就可以和孙子在客厅里玩耍了,坚持了两年多的治疗,可以行走,和妻子专门来到诊室表达谢意的同时,却说中药再也喝不下去了,放弃继续治疗,到2013年6月再次来到诊室,坐在轮椅上,口张目闭,背上褥疮,除了呼吸自如外,自主意识仿佛都没有了。另一位七十多岁的退休职工,2012年12月底就诊时,大小便失禁,成天穿着尿不湿,通过补肾益脾升清,不到一个月,症状消失,2013年1月底中断中医治疗,2月到某三甲医院住院,5月重新看中医时,不仅二便失禁,神识也不很清楚了。没有恒心,是第三误。
病人之误之急功近利
四五年前,有位脑萎缩的患者,就诊时神情正常,谈笑自如,只是健忘,说话词不达意、缺乏连贯,当时我提醒家属,此病是元精亏虚,血络瘀阻导致理性识神失常了,治疗比较困难,疗效不能要求太高,以维持病情稳定为目的。服药半年多,没有明显好转,就到治精神病的西医那里去了,跑了不少医院,四年过去,2012年春再来看病时,病情已经很重了,在家里不知道卫生间在那里,晚上不知道在那里睡觉,不知不觉出门后不知所向,幻觉明显,老伴忧心忡忡,说这么多年的治疗,不是越来越轻而是越来越重。
2008年有一个职工家属,口舌干燥三十余年,以前从来没有治疗过,经济条件好了,子女们都要她好好地医治。病人舌暗红无苔无津液,辨为阴虚血瘀之证,治以养阴和血,先是汤剂后来改为散剂,配合中成药,处方基本没有多大变化,一直服用到2011年上半年,症状消失,舌上有了薄白苔停药。2007年治疗2个70来岁的女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一个确诊后就立即来中医治疗,到三亚过冬的三个月,也天天熬药不中断,治疗两年余,口干舌燥等症状消失了;另一个治疗几个月,效果不明显,就朝三暮四到处找医生看,到2011年再来门诊时,隔三差五发腮腺炎,眼睛干涩疼痛难睁。急功近利,只求眼前疗效,是第四误。
病人之误之迷信名气
许多病人认为,名医、大医院的医疗方案,绝对不能改动。
2005年,有个过敏性哮喘、肺心病的患者,在某中医院找了个省名中医看病,那个中医给他开了一种含激素的喷剂,特别叮嘱他不能停,我对他说,第一步的治疗目标是停激素,他说,某某医生嘱咐我千万不要停,你要停,能行吗?经过多方解释,终于配合治疗,不到三月,激素停了,病情也得到缓解。可是,后来到广州找某权威看病,激素又用上了,每年住院二、三次,偶尔想起了吃一两副中药。
有位肝癌晚期的七旬患者,西医劝其子女放弃治疗,不甘心找到中医,治疗三月之后,又到西医那里作介入,西医感到很惊奇,问在哪里治疗的,效果这么好。可病人就是特别迷信大医院,迷信针针刀刀等仪器性的医疗,没有服多久的中药,就非到西南的一家顶级医院去治疗,没过几个月就在这家医院去世了。还有位肺结核患者,也是同样命运,中医有效,但就不相信,就要到西医那里住院,家属拿他毫无办法。最终不治。
迷信名医、迷信权威、迷信仪器化的技术,此第五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