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的体验:不太满足才最好

梁东方

经过一个多月的有意识改变饮食结构的减肥,从开始到现在已经减了四公斤多体重。这四公斤多的体重肯定是均匀地是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一起减下来的,分布到身体的各个部分一定没有多少,但是总量已经很是可观,整个身心都已经可以明确感受到久违的敏捷。

瘦了以后的好感觉是浑身上下的利索,是不占地方的灵巧,是左右腾挪的方便,是穿得了各种过去的衣服的信心爆棚。

摸着自己鼓胀的脸颊瘦下来的好感觉,真是一种好感觉。确认自己在变好,这种最直接的自信是人的本能所需要的。其给予人的支撑与兴致,是任何其他非直接的好感觉都不能有的。

这大约就是一些女人经常自我欣赏,怎么欣赏都欣赏不够的状态吧;当然那样的自我欣赏状态里一定是有着长期的与生俱来的心理发育基础的,与自己这样抛掉臃肿、重新找回应该有的线条的轻松还是有着不小的区别的。不论从实际的需要角度来说,还是从天地道德上讲,人都不应该给自己增加那种不必要的赘肉,它们在相当程度上妨碍了人的灵魂的轻盈。

不过,这一周不仅没有按照前三周的节奏每周降低一公斤或以上,而且还增长了0.1公斤。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今天中午在下厂看纸样吃工作餐的时候喝了一碗小米粥吃了两个大肉包子,于不知不觉之间就让主食超了量有关。没有想到,一顿超量就可以让体重迅速回弹,将整整一周时间的严格饮食的效果给打破。

有波折是正常的,直线下降和直线上升一样都是不可能的。又过了一周,体重终于下降了0.2公斤,待第二天早起再量下降了0.6公斤。基本上进入了一种平台期,以目前的饮食结构即使下降也不会像前期那么明显、那么快了。

这种减肥方法在自己身上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整理阶段,身体重新达成了某种平衡,不使增加,减少得也很有限了。在这个基础上适度增加运动量,可能还会有相应的效果。

其实减肥主要靠改变饮食习惯,靠适度节制,靠运动减肥仅仅是辅助手段。如果吃什么吃多少的问题不予以改变,一味靠锻炼来减肥的话,那大约就不能再干别的了,就需要拿出大部分时间来运动才能达到逐渐减肥的目的。一天两天可以,时间长了估计是不能坚持的,至少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不具有操作性的。

这种饮食结构的改变主要是适当增加了肉蛋奶水果蔬菜,适当降低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每次吃饭其实都已经到达了吃饱的感觉,并没有多少意犹未尽还想吃的意思。当然吃过饭以后肯定没有大腹便便走不动,这样吃完饭依旧利索的状态,就是恰如其分的。这是一种饭后很快就能产生饥饿感的状态,按照通常人的理解也就是所谓没有吃饱或者叫做“不吃饱”的状态。

与通常的判断不一样,不吃饱并非痛苦,而是享受。

确切地说,不吃饱实在是为了享受,更多的享受。譬如饭后不久就可以吃水果,随时可以吃零食,吃水果零食的时候如饥似渴津津有味,可以最充分地体会到这些天地所赐的美食的各种滋味。当然吃什么样的的水果零食也有些讲究,最好是原生态的,未经加工的,比如香蕉一根、苹果梨切片或者几个大枣、一把蓝莓干果或者葡萄干,美味的瓜子排或者江米条也不是不可以吃,但是一定不能多吃。

归根结底,“不吃饱”的好处还是一种可以满足自己面对这个琳琅满目的世界随时有胃口的向往,以及向往立刻可以落实的理想与实现理想之间的紧密衔接关系。在其他任何问题上,它们之间的衔接都没有如此紧密;而你如果没有适度的饥饿感的话,就连这最后一点点紧密衔接的可能也放弃掉了。

不论是从具体而微的意义上,还是从哲学意义上说,基本满足又不是太满足的人生,都是最好的人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