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只是一种感觉——叔本华《人生的智慧》观后感
叔本华
幸福只是一种感觉。我们快乐的原因存在于我们的自身之内,而不是自身之外。因为快乐或痛苦本质上就是人意识的产物,通俗的讲,你觉得快乐你就快乐,你觉得痛苦你就痛苦,于外物无直接关系,外物只有刺激起你的意识才能间接的发挥作用。
幸福由心,因人而异。每个人只能直接活在自己的意识中,面对完全一样的客体时,不同的主体就意味着所构成的现实完全不同。“山川云物,高人以之助学识,而俗子徒玩其光华”,在一个思想丰富的人看来是意味深长的事情,对于一个肤浅、头脑庸俗的人来说,却不过是平凡世界里面的乏味一幕而已,“可见事物无定品,随人识见以为高下”。一个人所能得到的属于他的快乐,从一开始就已经由这个人的个性规定了。如果一个人精神能力相当有限,任何外在的努力——别人或者运气所能为他做的一切,不会使他超越只能领略平庸无奇、夹杂着动物性的快乐的范围,只会使他沦为“扶不起的阿斗”。
诸法无常,自性如如。“在大多数情况下,主体意识比呈现在意识中的客体更为重要。”因为客体随着存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但主体即我们自身,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不可改变的。因为就和人的物质特征一样,人的本性也是种系遗传的产物、千百万年进化的结果,本性的内涵,早在出生那一刻已由基因注定,后天的行为或许会影响本性的表达,但是绝改变不了本性。叔本华说:“没有哪一位教育家可以把一个天生的蠢人培养成一个有头脑的人,永远不!他出生的时候是一个傻瓜,那直到他死的时候还仍然是一个傻瓜。”那些自认为本性可变的人,我想他可能混淆了后天获致的性格和天然的性格。“后天获致的性格总是一种来自外在的约束;人的天性从来没有完全停止过对此的抗争,有时候,人的天性会出人意料地突破这种束缚。”人永远无法脱离自己的本性,就像没有人可以长时间戴着面具,人很快就会恢复本性。
但行直心,率性而为。天下万物各有其性,各有其才,各有所属。我们应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个性,遵循个性的方向,努力争取适合个性的发展,选择与我们个性相配的地位、职业和生活方式。因为我们的个性持久不变,它在任何情况下都在发挥着作用。当你逆性而为时,你会压抑、焦躁,甚至抑郁、良心不安,逼得你不得不改弦更张;当你率性而为时,你充满兴趣、精神舒畅、富有激情,由不得你不陶醉其中。因为人的本性是股强大的力量,它就像水流,逆流而上困难重重,顺流而下畅达无阻;它就像天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所以,亚里士多德说:“人的幸福全在于无拘束地施展人突出的才能。”
心量广大,顺其自然。“与人不可太分明”,“生活在人群当中,绝不应谴责任何人。如果我们完全地彻底地谴责一个人的本质,那么,这个人除了把我们视为他的仇敌,别无其他选择。”为此原因,在人群当中生存,“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得”,因为“别人拂逆我们的心意,妨碍我们的行动,但他们这样做完全是出于一种严格的、发自他们本性的必然性,这与物体活动所根据的必然性一般无异。”所以,为别人的拂逆而动怒,就如跟绊脚石大发脾气同等的愚蠢。宽容吧,顺其自然,不要试图改变任何人,人跟石头一样不可改变,学会利用他们吧,洪水若是利用得当,也能形成千里沃野。
幸福就是一种感觉,由内不由外,由性不由物,“一念清净,烈焰成池。一念惊觉,航登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