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旅笔记 | 虞彩虹:和一条江有关

行旅笔记

我怕从此再看别处的水,都已不算是好水。如此,便不知该说我是来得太是时候,还是不是时候了。

和一条江有关

文 | 虞彩虹

四月,我打江南一隅——古堰画乡走过。人说,一念起,便是执念。到了古堰画乡,才明白,那是早已深藏心底的一个执念。这念想,起于多年前在别人照片里看到那如画般的美景。

到达古堰画乡前,我们的身心接受了一场盛大的洗涤。今年的四月,雨总是说来就来,说不来也来,简直缠绵到了江南的骨子里,然而,就在车子停下时,下了一路的雨也停了。微风徐来,大地一片清凉。这绿意充盈游人稀少的湿地,无疑是一个静谧而美好的童话世界。只是,走在花香流荡,水流潺潺的公园,他们实在太兴奋了,静谧也随之消失了一会儿。只一会儿,人声渐散,一些人迈开大步,让空气洗涤心肺去了,只留我们几个落在最后。我和霞和琼,拿手机拍树拍花拍流水。沉稳寡言的琼,温柔娴静的霞,此刻却兴奋得开始叽叽喳喳。而群,总是落在我们后面,一刻不停地举着手机,仿佛要拍尽这里的花花草草。这里花草树木繁多,光水边的鸢尾,就有白色的蝴蝶花,明艳的黄菖蒲,紫红的路易斯安那。草地上铺满月见草,红透了的蓬蘽在绿叶间闪闪烁烁。湿漉漉的空气中,我们沾染了一身花香,有紫色楝花的清甜,有白色络石的清幽,也有浅绿香樟的清雅。我们本想小心地不惊动到眼前的生灵,但实在没法忍住遇见花香遇见野果的惊喜与笑声。这里的一切,所遇无不美好。我们像孩子一样,放松身心,忘记世界。

也许是刚才的洗涤太过彻底,船行在大溪里,我竟没顾得上分辨是顺流而下还是逆流而上。两岸密密麻麻的芦苇,让人怎么也忍不住想起“蒹葭苍苍”,大家伙儿都兴奋地指指点点,仿佛那佳人就在水一方。开船的师傅说,那其实不是芦苇,只是像芦苇而已,它的名字叫芦竹。可是,有什么关系呢,它们都一样的好看。流水也越来越好看。就在我们沉浸其中,觉得可以一直这样坐下去、看下去的时候,船却戛然而止,把我们扔到了一个叫堰头的地方。

这里也有声势浩大的绿,不同的是,它们大多是古香樟的绿,不是一棵,而是一群。这些香樟,高大的身形里,住着它们的魂魄,也住着一千多年的时间。一千多年来,它们就这样站立于两岸,捍卫堰渠,也见证历史。它们龙爪似的树根牢牢吸附在大地上,高大的树冠,却郁郁葱葱,直冲云霄。人间四月,正是它们一年里最美的时候,满树的新叶,满树的樟花,和空气一样纤尘不染。活得这么久,又不显老态,让人误以为树的一生是那么轻松那么美好,不必历经沧桑与苦痛。但那棵屡遭雷击火烧的香樟,让人很快否定了这种想法。看它,树干中空、可容数人,就靠着一层树皮,坚强地活了下来。和其他树一样,枝上的藤蔓兀自在那厢绿着,还有硕大的果子悠悠地下垂,他们说,那是木莲。对这棵树,人们奖赏它一个高贵的名字——舍利树。

香樟树下,渠水袅袅婷婷,穿村而过。若非导游小徐娓娓道来,没有人看得出,这渠也是古渠。渠旁的是古道,渠上的是古桥,它们都已上千岁。难怪他们说,在这里,一眼便是几千年。堰头村的名字,也不是凭空叫的,它和通济堰有关。沿渠而上,我们看到了通济堰,算来它已经1517岁。堰,是让水流结束流淌、停下来休息的水坝。然而,通济堰只是抬高并导流了上游流水,并未阻断河流。建坝人知道,是水,就该让它自由地流动。资料里没有建坝人确切的姓名,更没有他们的生卒年和籍贯,只说,南朝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詹司马奏请在松阴溪和大溪汇合处建筑堰坝,朝廷又遣南司马共治其事。

从此,一部分水流的方向得以改变,它们日夜不息,流入23公里长的堰渠,灌溉了成千上万亩农田。一千多年了,通济堰还在发挥着作为堰坝的作用,和都江堰、它山堰、郑国渠、灵渠并称中国古代五大水利灌溉工程。堰坝不仅有用,样子也好看,尽管隐身在水下,也难掩它月牙形的模样。据说,这是国际上第一座拱形大坝,比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建的拱形大坝早了一千多年。

堰,还是一千多年前的堰,流水却不再是一千多年前的流水。隋时所称的处州,唐时所称的括州,也已改称丽水。八百里瓯江,最美段在丽水。这不是我说的,但来到丽水,看了人间四月天的大溪,又看了松阴溪之后,着实生出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慌张来,我怕从此再看别处的水,都已不算是好水。如此,便不知该说我是来得太是时候,还是不是时候了。

我知道,他们这样说,多半是因了丽水有古堰,也有画乡。关于古堰画乡,有这样的描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和大港头镇相接之处,距丽水市区23公里,山水隽秀,风光旖旎,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命名的第一个摄影之乡的主要创作基地和中国巴比松油画基地,堪称秀山丽水之缩影,山水浙江之典范。这样的描述,还是太虚太空泛,你得亲自来看看,就算不去看古街古亭古埠头,古村古树古窑址,至少要看看这条江。古堰和画乡,都和这条江有关。事实上,作为浙江的第二大河,瓯江出温州乐清后,就滚滚流入东海。然而,这条江,在丽水,人们却低调地以流经之地分别称之为大溪、松阴溪、龙泉溪。暮春,水泽丰沛,水面宽阔,江流平缓,却又浩浩汤汤。这蓝不是蓝绿不算绿却分明又蓝又绿的水,美得叫人心旌摇荡,勾人魂魄。

我们觉得这就是我们的诗和远方,可有人并没忘了眼前的苟且,他说他想拥有江边的一座房子,不是什么高大的楼房,而是如眼前这般模样的房子,古朴、谦卑,与身边的流水融为一体,构成一幅画。这是一个多么诱人的愿望,一下子击中了所有人的内心。我也走了一些地方,但少有如古堰画乡一样让我心驰神往的。在这里,随便找一处地方坐下来,眼前便是一幅画。也难怪,那么多人,选择留在这里,他们架起画架,拿起笔来,低眉抬眼间,将流水、树木、小船、房屋一点一点搬到画纸上。

回停车点的路有两条,一条是古意盎然的街道,一条是流水汤汤的江边。一部分人走上了古街,还有一部分人,在古街上走了几步之后,又回到水边。他们,都是一群被古堰画乡的水勾了魂魄的人。

配图:虞彩虹 / 编辑:闺门多瑕

虞彩虹,金华磐安人,市作协会员。平日里爱涂鸦,以记录人生沿途风景。

说明:本平台打赏即稿酬。一周后回款即付。投稿信息关注公众号后获取。

向度新刊上架

《向度》2021春之卷

长按识别二维码订阅或点击“阅读原文”订阅

(0)

相关推荐

  • 《江洲丽水》更深无困意,偶兴作一首!

    <江洲丽水> 更深无困意,偶兴作一首! 文:魔琴菱{封尘} 丽水心情淡淡,江波身世悠悠. 清风徐来一曲,明月绿芳满洲. ~2021.05.01.辛丑年.己酉日.丑时~

  • 瓯江上的古堰,宁静、秀丽

    在浙江"北有钱江,南有瓯江",丽水是瓯江.闽江等六大水系的发源地,其秀丽壮美之景冠于浙南,三月,我们夫妻俩来到了丽水. 丽水有许多可以游玩.放松的地方,选择了丽水莲都区的古堰画乡. ...

  • 画乡之行

    画乡,是中国美术学院及其附中的教学实训基地和丽水九龙巴比松写生创作基地.泊客民宿的隔壁就是缙云工艺美术学校的分校,里面陈列的画作,外面的装饰,无不透着艺术的气息. 而在丽水巴比松陈列馆.丽水油画院等处 ...

  • 浙江丽水古堰画乡

          丽水古堰画乡景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堰头村.

  • 行旅笔记 | 指尖:张壁寻梦

    行旅笔记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汤汤川流,中有行舟. 张壁寻梦 文 | 指尖 鸟鸣唤醒黄土高原的清晨. 露滴落下,松沉旷远的琴声涟漪般散开,清泠泠渗入面前的庙宇.戏台.院落.树木和花草.漂浮的夜梦及时收 ...

  • 行旅笔记 | 扶风:红尘在水

    行旅笔记 我是在欣赏它的冷清.却不会因为它的冷清,而同情地接近它.它懂得隔岸的美,我为什么要去破坏呢. 红尘在水 文 | 扶风 纯粹的山水间,纯粹地坐卧行走,什么也不想,就沿着水,顺着河谷,看着自然的 ...

  • 行旅笔记 | 张明辉:玉龙,雪山之巅

    行旅笔记 缆车停了下来,步入天台,云里雾里,一片苍茫. 玉龙,雪山之巅 文 | 张明辉 早上,我们的面包车从丽江古城出发,往西北方向行驶,目的地是玉龙雪山.这座被纳西族称为"波石欧鲁&quo ...

  • 行旅笔记 | 指尖:在塘河上

    行旅笔记 想那日,阳光好照,一坡的瓯柑林里的果实,宛如燃烧的火焰,小小的,亮亮的,暖暖的,可不是吉祥如意的意境么. 在塘河上 文 | 指尖 月光 大雪封城,航班取消,临时改签.老天与我,布下难题,我与 ...

  • 行旅笔记 | 扶风:花间的蜀

    行旅笔记 如果一个人喜欢花草,可以与花草对话,一定能建立起自己的植物王国,这个王国的帝王拥有天下最生动的季节,并将其它的不合自然的东西慢慢消解掉,最后自己在花间消解. 花间的蜀 文 | 扶风 龙宫村头 ...

  • 行旅笔记 | 张明涛:印象承德

    行旅笔记 承德北接燕山,燕山西余为山海关,满汉蒙杂居,文化呈多方融合之势. 印象承德 文 | 张明涛 7月的清晨,滦河散发着潮湿的腥味.正是雨季,它的颜色看起来就像黄河,五十多米宽的河床被洪水布满了, ...

  • 行旅笔记 | 扶风:琴台

    行旅笔记 抱琴之人,如坦荡地去赴一场不归的宴.我们总有一些什么再也回不来了,比如看不见的幽州,谁的落泪同此凉热.抱琴之人如决绝地去踏一片云. 琴台 文 | 扶风 Ⅰ 从高山流水那个时侯算起,至今已经几 ...

  • 行旅笔记 | 唐小斌:月色灶儿巷

    行旅笔记 在月光明亮的夜晚,邂逅灶儿巷,完全是个意外. 月色灶儿巷 文 | 唐小斌 在月光明亮的夜晚,邂逅灶儿巷,完全是个意外.这是个异常闷热的暑夜,空气中的热像网一样罩下来,热得那样密不透风.我们一 ...

  • 行旅笔记 | 李虹:临海小记

    行旅笔记 临海人是与世无争的,他们那种小国寡民似的生活状态仿佛与这座城市的大气有点格格不入,他们的恬淡和安于现状不能不让人感叹. 临海小记 文 | 李虹 盛夏.日落后的黄昏. 临海城区的崇和门广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