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孩子的学习具备持久动力
各位朋友,我是涛声依旧。今天探讨的话题难度更大。
首先,我们来分析,为什么有些孩子的学习没有持久动力?
有的家长认为:是因为孩子没有目标,孩子必须要有一个目标,因为目标能给他带来动力。
层次高的家长还会意识到,这个目标不是家长强加给孩子的,是孩子自己确定的。
然而,事实上,即便孩子自己确定了目标,他可能还是难以有持久动力。因为,关于设定目标,还有我们并未察觉的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有的目标让我们的充满活力,也给我们带来希望和力量,但是,有的目标却没有这个功效。原因在于,当我们设定了目标,最重要的还不是目标本身,而是我们在追索目标过程中的目标感。
有的孩子虽然有目标,但是没有目标感,因为,不是所有的目标都能给人以目标感。
那么,目标感是什么呢?怎么才能有目标感呢?
这需要从头说起:
再重复一下,并非有了目标孩子就能有目标感,真正的目标感,还需要我们给目标附加上另外的有灵魂的东西。
比如:我们可以设置各种各样的有诱惑力的目标,比如考上什么大学,考试取得什么名次,找到什么样的好工作,有一所大房子,买一辆豪车等等。
但是,当这些目标都实现了的时候,很多人依然会感到心灵的空虚,或者,在短暂的快乐之后,依然会陷入空虚之中。
想一想那些拼搏后考入了名牌院校,然后内心迷茫、迷失了方向的孩子;还有,那些虽然读到了博士,却因为各种原因选择走上绝路的孩子;虽然不具备普遍性,但是这足以说明,有了目标并不会解决持久动力问题。
那么,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目标呢?
叔本华有句话:人总是在“得不到的痛苦和得到之后的厌倦”之间摇摆。
究其根本,是因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那些让我们从内心感到有意义的目标。
我们需要过有意义的生活。
目标不仅是自发的,而且是为了实现自我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满足什么外在的标准,更不是为了迎合他人的期望而设定的。
反观孩子制定的目标,为什么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因为虽然是孩子自己确定的目标,依据的却是家长或某种外在的标准。不管是考试的目标名次,还是考什么样的大学和找什么样的工作,都是孩子被外在的标准牵着鼻子走,不是自发的为了实现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确定的目标。
目标感也好,使命感也罢,这并非是虚无缥缈的高大上的东西。真正的目标感,是一种听到了“真我的呼唤”的感觉,我们可以从所做的事情里找到意义,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做公益、行医、教书育人等等,我们不是仅仅为了满足自身欲望以及快乐的需要,而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
当我们选择这样的目标时,它必须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满足了自我的爱好,而不是迎合哪个标准,比如世俗的金钱、地位的成功标准。
为什么有人做义工乐此不疲?可以真正以助人为乐?为什么有人捐款捐物毫不吝啬?就是因为他觉得这样的事情符合自身的价值观,所以不会斤斤计较,不会觉得吃亏。
一个找到了工作意义的人,比那个心不在焉不得不工作的人,不仅做得更好,还会更加充满动力和快乐;一个把教书育人作为使命的教师,必定充满了学习的力量,也会不断在工作中与学生一起成长。
有哲学家说过:“一个有使命感的生命是人类最伟大的作品。”
一个明确的有意义的目标,可以指引我们的方向,会让我们生命过程的每个日子,不再是支离破碎的一个个片段,而是变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幸福的方法》这本书中,作者写了这么一段,让我感到茅塞顿开:
这样的目标,就像一首有着明确主题的音乐,可以协调每个音符,让我们的行动更加协调一致。单个的音符或许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但是一旦它成为服务于音乐主题的一部分,就会奏出无比动人的曲调。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为什么有人可以忍受寂寞,可以在痛苦中坚持,能够在困难面前充满斗志,就是因为他把这些都视作自己生命主题的一部分。在他心目中,这些都是有意义的,是自己必须面对的,而不是命运对自己的折磨。
弗兰克尔认为:人类意志力的原动力来自于意义,而不是快乐,人类最大的动力,来自于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尼采也说:一个人明白了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只有引导孩子找寻到生命的意义,才会让他的学习乃至以后的工作、生活有持久动力,这是我想表达的逻辑。重要的是,这也是生命能够充满活力与快乐、追求人生幸福的逻辑。
如果你能够认可以上内容,那就开始帮助孩子寻找吧,寻找到生命的意义,尽管这很难,也许一生都寻找不到。但是,这个寻找的过程同样充满了意义,不是只有孩子,而是家长自己也需要寻找。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