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不到的地方多是病,而阳气只能养不能补! 2024-06-08 11:10:37 点“中医技术殿堂”,走进中医生活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当阳气不足时,病症都会找上身来! 中医认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当你的阳气处在一个固秘(饱满)的状态下的时候,才能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而人体所有器官、吃进去的食物,各种营养成份,这些东西是属于阴。因此阳气只能养,而无法补。与自然界的变化相同,人在春夏两季,耗费的阳气最多,所以在这个时候特别要强调养阳。阳气不足,易患六种小病痛1手脚冰凉阳虚则生外寒,阳虚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手脚冰凉。这是因为四肢末端得不到阳气的温煦,血液循环差。虚得越厉害 ,手脚的温度就越低,症状严重的人,膝盖以下、胳膊肘以下都是凉的。注意:有一种冷需要和阳虚的冷区别开来,就是四肢末端冰凉,手到了胳膊那里就不凉了,脚到脚踝以上就不凉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通常不是虚了,而是堵了。往往是由于肝气不顺畅,导致气血壅滞,阳气闭塞于内,不能通达四肢所致。此时需要行气活血,而不是单纯的养护阳气。2怕寒怕冷还怕风阳气足则机体功能状态就饱满,阳气虚化生的热量不够、抵御外寒的能力也差。这种怕风怕冷是长期的,不是暂时的。这种人平时穿的衣服总比别人多,耐热不耐寒,常年体温偏低。他们头怕风吹、后背怕凉,但生病很少发高烧,往往是低热,到37℃多就很难受了,吃退烧药也不好退。注意:气虚也会怕冷怕风,不同的是气虚一般会出现稍微活动就气喘、出汗的情况,此时补脾胃、补气效果更好。3频繁的感冒咳嗽《黄帝内经》中有句话说:“邪风之至,急如风雨”。意思是说四时不正之气侵犯人体的时候,如风雨般迅速,让人防不胜防。阳气足的人病了,症状看起来很严重,但来得快去得也快;而阳虚的人反而症状轻微,痊愈得慢。因为,疾病症状是阳气与外邪争斗的表现,阳气充足则“战况激烈”;阳气不足虽“战况缓和”,但邪气反而会直接入侵身体深处、缠绵反复,自然就好得慢。4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西医又叫变应性鼻炎。多表现为清晨接连不断地打喷嚏,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在接触过敏原后还会随时打喷嚏。更尴尬的是,这类病人在不感冒时也会有大量清水样鼻涕,有时还可能不自觉地从鼻孔滴下。从中医的角度说,这就是正气不足、寒邪入侵于表、郁滞于鼻窍,主要跟肺、脾、肾的虚损有关,诱因多是空调的过度使用。5胃寒、胃痛、腹泻有些人特别容易感觉胃部发冷,一受凉或吃些寒凉的就肚子痛、拉肚子,平时大便也经常不成形。这就是阳虚、脾阳不足引起的。脾胃是人体后天之本,是五脏的后勤部,如果脾阳不足,运化能力差,脾胃之气不能持续地供养五脏,最后阳气就会越来越虚。所以大家平时不要贪凉,不能过多地喝冰饮、吃冰淇淋及寒凉食物,也不要随意乱用抗生素,这都会损伤阳气。6夜尿多、睡眠不好有的人晚上没喝多少水,上床睡觉前也上厕所了,但睡到半夜还是要起夜,甚至还要起来好多次,第二天早上起来人昏昏沉沉的,整天没精神。这是肾阳虚的典型表现,身体里的水不能被运化利用,很快就变成废水排出去了,喝点水就跑厕所,小便清长。 “养阳”要先“护阳” 阳气就如同我们身上的“矿产”,“适度开采”才能长盛不衰。因此,养护阳气不仅要做到“开源”,更要重视“节流”。不做以下损伤阳气、耗散阳气的事,才是最有效的养!熬夜,总是超过晚上11点才睡觉;冷饮和凉茶是日常饮品,喜欢吃生冷寒凉食物;习惯光脚穿鞋,天气较凉时还爱穿凉鞋、拖鞋,天冷时露着膝盖穿短裙;过度节食,营养不良;长期在阴暗湿冷的环境中工作、生活;长期、大量用抗生素、激素类、利尿剂、清热解毒中药等;长期过量运动,或喜欢桑拿,出汗过度;大汗淋漓后喜欢吹风,甚至洗凉水澡。驱寒养阳,身暖气强寒邪侵犯人体,都是从表到里,由浅至深的,所以当有外寒时要及时驱除。驱寒有三个特别简单的办法,谁都能办到:晒太阳 泡脚 生姜红糖水。1晒太阳晒太阳可以壮人阳气,因此大人小儿都要常晒太阳。寒气重的人会边晒边打喷嚏,还有人晒太阳就流清鼻涕,这都是在排寒。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所以建议大家晒太阳驱寒时不妨重点晒晒头顶。2泡脚泡脚可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让寒气排出体外。同时,泡脚还能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速度,有助于缓解疲劳、改善睡眠状态。但是,泡脚时需要注意,泡脚的水温不宜过高,40-45℃左右为宜;每次泡脚的时间也不宜过长,持续15-20分钟即可。另外,脚部有伤口的糖尿病患者、患有静脉炎或静脉曲张等血管病患者不宜泡脚。3生姜红糖水“生姜 红糖”两者搭配有助于驱散寒气、温养阳气。做法:姜洗净切碎(去不去皮皆可),置入锅中,放入适量的水与红糖一起煮。先用猛火烧开,然后再用慢火煲半小时左右。煮好后趁热喝即可。阳气不到的地方就是病! 1不只“春夏养阳”,四季皆需养阳中医有句话叫“春夏养阳”,如果说治病的时候是从阳论治,那可不可以理解为,在春夏两个季节把阳气“养”足了,很多病就不会发生了?《内经》里面有“春夏养阳”这么个提法,这个春夏养阳的养生方法,对于避免很多的疾病有效。这是古代几千年实践得出来的一个非常正确的结论。我们中医讲究治未病,治未病并不是说治那个没有病的人,而是在疾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遏制它。因为人是自然界大气所生万物的其中一种,人的身体和自然界是同步的。自然界的规律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所有的动、植物都要遵循这个规律。那么冬天,积蓄了大量的能量以后,到来年开春,阳气慢慢升华,这个时候冬天的动物也醒来了,一些植物开始慢慢生长,萌芽、发育,这是一个阶段。然后到了夏天,阳气又进一步生发。所以春天和夏天,耗费的阳气最多。人的生命,以及动、植物的生命,也是依据这样一种情况生长、发展,也要消耗很多阳气,所以在这个时候特别要强调养阳了,要不断地补充、保护阳气,就是因为阳气消耗特别大,你不要再伤害它。其实阳气这个东西,不仅是春夏要养阳,一年四季任何时候你都不要伤害它。2阴阳平衡是指在阳气主导下的阴阳平衡特别强调阳气的作用,但是一般人都认为,一个健康的人,阴阳要平衡。这个观念不完全对。为什么呢?从《内经》开始,从《易经》开始,就特别强调,人的阳气乃是生命的根基。阴这个东西,阴是包括你人体的所有器官,你所吃进去的食物,各种营养成份,这些东西是属于阴的。那个阳气是居于统帅地位的,是一个主导。所以阴的东西,都是在阳的统率下,绝对不是半斤八两,平起平坐,阴阳平和。这个阴阳平和是指这个阳气主导下的阴阳平和。《内经》有几句话,一个是“阴平阳秘,精神乃固”,还有一句“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阴气和阳气的重要性在哪呢?阳秘,当你的阳气处在一个固秘(饱满)的状态下的时候,才能达到阴平阳秘。另外《内经》有许多重要观点,比如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折寿就是短命啊。易经也讲:大哉乾元,万物资始!通俗讲:有了太阳才有了生命,阳气就是人身的太阳……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3生死攸关救阳为急没有阳气就没有生命。从养生治病的经历来看:阳萎则病,阳衰则危,阳亡则死;所以救阳,护阳,温阳,养阳,通阳,一刻不可忘;治病用药切切不可伤阳。所以古人云:万病不治求之于肾。求之于肾就是救阳气。举一个例子:一个人在各个不同的生命阶段表现也不一样,小孩儿时候,当然是阳气旺盛;生长发育到成年以后的话,所谓阴阳平衡,就是处在一种健康的状态;但是,到老年以后,无缘无故地流鼻涕、流口水、流眼泪,或者是小便憋不住,尿频,这些都是因为人在老年以后,阳气衰弱,阳气失去统帅作用。很多老年人在危险期的时候,特别是像一些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或者其他的并发急性心衰,只有一条办法,就是救阳,方法就是补充阳气,保护阳气。要特别看中这一点。阳气救回来了,这个人就活过来了。这个东西就好像水龙头的开关一样,它的阀门、螺丝逐渐地变松,要把它拧好。我记得读《傅青主女科》时,有一段话,治疗大出血之后怎么样来挽救,原话是“已亡之阴难以骤生,未亡之气所当急固”,大出血之后,损失的血虽然不能马上生出来,但是一旦阴损及阳,阳气一散,这个人生命就终结了。你看他虽然病的非常厉害,只要有一丝阳气不散,这个就可以救。所以在看病的时候有个格言:生死关头救阳为急。4胖是脾胃受伤,废物积聚体内所致每个中医都有自己的流派与理念,有从脾论治的,有从肝论治的,等等,很少听说从阳气入手。听起来倒像一个总则。所谓阴阳平衡。这是个总体啊。中医上讲的阴阳啊,其实是浑然一体,互相融合的,不能说这边儿就是阳,那边儿就是阴。人的元气也是一样,从出生时,他的元气就是浑然一体的,但是因为先天的东西和后天的东西又有所区别,而且两者互为其根。比如说脾胃是后天之本,而且根据五行的理论,脾属土,土能够生万物,其他四行(脏腑)都受它的灌溉;如果在中间这块出了毛病啊,脾胃不能够健运,那五脏就失养了,最后还要归结到后天之伤,损及先天之阳,动摇了生命的根基。所以现在的病啊,首先就是脾胃先受伤——吃喝大量的生冷食物、饮料,生活不节制,房事过多;还有就是生活过于劳累,思想比较复杂,或者压力大等等;中医说:思伤脾啊,所以这个人首先就不想吃东西,消瘦,然后从这个地方开始,演变出多种疾病,像糖尿病、高血压……都是这么来的。如果按您说的思虑过多伤及脾脏,就不想吃东西,会消瘦。但是为什么很多胖人也脾虚,这种情况怎么理解?胖也是虚胖,十个胖子九个虚啊(笑),越胖的人越怕冷啊。他胖是因为有多余的废物积聚在体内,就是湿滞啊。 点亮在看,愿你阳气足身体棒 赞 (0) 相关推荐 阳气只能养 阳气不到的地方多是病,而阳气只能养不能补! 中医养生 2021.05.03 土豆微信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 ... 小暑到,盛夏始! 今天23时14分20秒正式进入小暑节气,这是一年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小暑过后大概10天左右入伏,因此,小暑也标志着"苦夏"模式正式开启[中医认为,所谓苦夏,其根本病机是湿热犯脾,导致 ... 阳气不到的地方多是病,而阳气只能养不能补!【一点资讯】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当阳气不足时,病症都会找上身来! 中医认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q ... 阳气,只能养不能补!阳气不足就容易生病!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当阳气不足时,病症都会找上身来! 中医认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q ... 阳气,只能养不能补!阳气不足就容易生病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当阳气不足时,病症都会找上身来! 著名中医李可认为:"凡阴阳之要,阳密 ... 阳气不到即为病! 真正的阳气只能养、不能补,别再问怎么补阳了!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当阳气不足时,病症都会找上身来! 著名中医李可认为:"凡阴阳之要,阳密 ... 阳气不到的地方就是病!别再傻傻补阳了,真正的阳气只能养、不能补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当阳气不足时,病症都会找上身来! 中医认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q ... 高血压病从阳气上扰论治 高血压病从阳气上扰论治 高血压病患者常以眩晕.头胀.头痛.目眩为主症,多伴有耳鸣.面红.目赤.口干.口疮.齿浮.腰腿酸楚.失眠.乏力.心悸.健忘等,血压升高常与情绪波动有关. 其发病与肝关系甚为密切, ... 老中医李可讲述病与“阳气”系列(转载) 老中医李可讲述病与“阳气”系列(转载) 阳气损百病生,如何找天补回来?这几招简单实用的养阳法要学会 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享受着种类最丰富的食品.洁净的水源和充足的医疗卫生资源--但为什么近些年来,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有时反而不如农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城市"偷"走了太阳,也&quo ... 一个神奇的古经方,仅仅四味中药,振奋脾胃阳气、去除体内寒邪,百病皆宜! 一个神奇的古经方,仅仅四味中药,振奋脾胃阳气、去除体内寒邪,百病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