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存三分侠气,留一点素心,她才是活得最明白的人
《红楼梦》中,众多女子性格各异。灵秀澄澈如黛玉,沉稳端庄如宝钗,聪敏大气如探春,淡泊宁静如岫烟,都令人过目不忘。其他女子亦是各有各的可爱之处。
看《红楼梦》,也是看众女子群像谱,看人性的各种复杂和简单,看每个人在豪门贵族的兴衰荣辱中,被命运裹挟着趔趄前行。
《菜根谭》里有一句话:密则神气拘逼,疏则天真烂漫,吾见周密之人纯用机巧,疏狂之士独任性真,人心之生死,亦于此判也。
凤姐算是善用机巧的,她的判词有云“机关算尽太聪明”。其实,用机巧是小聪明,存素心才是大智慧。比起凤姐,历圆滑而弥天真的贾母,才是高段位的聪明:拥有大智慧。
《红楼梦》里,读者最喜欢的老人家,可能就是贾母了。她是深受儿孙们敬重喜爱的老祖宗。
俗语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凤姐和贾母都是活泼风趣的人,虽凤姐是孙媳,和贾母差了辈分,却不妨碍两个人言语交流一唱一和的默契。
按说,凤姐是王夫人的内侄女,嫡亲的姑侄关系。嫁进深似海的侯门贾府,凤姐最可亲近的人,自然是身为娘家人的姑妈。
然凤姐和王夫人互动并不多。在一起,凤姐只是中规中矩,议事毕,很少说笑,并无和贾母相处时的活泼健谈。
人到中年的王夫人,平日喜吃斋念佛。王夫人无趣且伪善,邢夫人无聊又昏聩,没有让人欲接近的温暖鲜活气场,凤姐自然难以亲近。况邢夫人是凤姐婆婆,自不会有甚多交流。
年过古稀的贾母,却如老顽童一般。经历了豪族几十年的跌宕起伏,她依然葆有人性里的天真烂漫,没有像两个儿媳妇邢王二夫人那样暮气沉沉,脸上心上,已是裹了厚厚的一层壳,难辨真伪。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是奔着和王夫人的宗亲关系去的,王夫人并没有见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欣然会面姥姥,邀她在大观园赏玩几日。陪刘姥姥,贾母连日劳乏,伤风抱恙了一两日。
待刘姥姥一事,贾母比王夫人有人情味。凤姐尚且知道留姥姥暂住,王夫人不揽自认多余的闲事。
贾母是把刘姥姥当作故交来招待的,称呼老亲家。笑言灯花爆有兆头,是远客来了。姥姥带来的果蔬,贾母说“就喜欢吃些现摘的瓜儿菜儿”。为姥姥摆酒设宴,丝毫没有慢待刘姥姥。
若同是乡村老妪,这样的待客之道也称得上谦逊亲和。地位极是显赫尊贵的贾母,不弃嫌刘姥姥的菜蔬薄礼,善待与自己身份地位相差悬殊的农妇,是善良的本性,处世的智慧,也引得姥姥感慨“礼出大家”。
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一世行走在富贵场,贾母最难得的便是,存着一点素心,没有生成一双富贵眼。
不敷衍穷亲戚刘姥姥,并施以援手。焉知贾母这无意的善举,也无形中为凤姐后来的福报添了助力。
贾母是《红楼梦》里,最常说“可怜见的”的人。见了戏班唱戏的小孩,要给赏银,说“可怜见的”。见了清虚观里奔跑误撞,被人斥骂的小道士,说“可怜见的”,让贾珍给银两买糕点安抚小孩子,别吓着他。
贾母怜恤小道士,说小门小户的孩子不经吓。这世上,常见穷苦人眼里有穷苦人,富贵人眼里有穷苦人,是可贵的仁善。
独木不成林。大观园里数次聚会,必得贾母凤姐都在场,方能撑起一个欢乐场。
贾母曾说自己年轻时,嘴里比凤姐还来得。然凤姐有贾母的伶牙俐齿,却没有贾母仁善的修为。
处世当存三分侠气,一点素心。贾母深谙此道。凤姐存三分强取豪夺的匪气,一点只为己谋的私心,是断不能与贾母相提并论的。两个人的格局心胸,高下立判。
没有被贵族身份缚手缚脚,亦没有被尊贵长者地位捆绑缠绕,贾母的一生通透自在,优雅老去。其实,她才是红楼梦里,活得最明白通透的人。
作者:童话。北方女子。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