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会心明眼亮的中乐教师(附图 视频)

2007年底在南京大学古琴社的“全国大学生古琴论坛”上,第一次与弹古筝的朋友谈中国乐律。当时南京艺术学院古筝在读硕士生马艺宁很困惑:你们古琴用泛音调弦、我现在的古筝老师自己也用泛音调弦,但是教材上全部用平均律调弦,为什么?

后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民乐队弹琵琶的常人葆博士生也说她师爷自己用泛音调弦。

最近一两年在微信上跟未曾谋面的孙紫薇琴友时不时地讨论中国乐律概念及内涵,孙紫薇琴友对中国乐律知识的了解与掌握与日俱增,现在开始应用于自己的音乐教学中了。

孙紫薇琴友真的是心明眼亮。

关于我们的谈论,请看微信对话截屏。

至于孙紫薇琴友的标注经不经得起检验请感兴趣围观群众+可能愤怒的围观群众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我们音乐教材里面提出的民族音乐是指持续两三千年有据可考的音乐还是1932年以后的音乐教材里的音乐?

孙紫薇琴友在现有音乐教材里加注的“黄钟均”、“仲吕均”是不是中国音乐的原创理论概念?这些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如何转换成听得见的乐音?

孙紫薇琴友用中国原创音乐理论概念来教导学音乐的学生是不是应该推广?中国的音乐教师该不该自己学懂中国音乐的乐律学然后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黄钟均”、“仲吕均”的概念与内涵在历代乐律学著述里随手可得,“黄钟均”乐音、“仲吕均”乐音请点开视频:

谢谢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的贺兰泽老师为大家示范视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