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出自 《左传·桓公十年》,原文是: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乃献之。又求其宝剑。叔曰:“是无厌也。无厌,将及我。”遂伐虞公。故虞公出奔共池。 原指财宝能致祸。 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原意
百姓本无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
引申
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出处
《春秋左传·桓公十年》
【释 义】 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草民不能私藏宝玉,一个小草民没理由有宝玉,除非盗取抢劫。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相关典故】
当初,虞叔有块宝玉,虞公想要得到,虞叔没有给他,然后,虞叔为此而感到后悔,说:“周这个地方有句谚语说:'一个人本来没有罪,却因为拥有宝玉而获罪。’”于是就把宝玉献给了虞公。可是,虞公又来索要虞叔的宝剑,虞叔说:“这实在是贪得无厌。如此贪得无厌,将会给我带来杀身之祸。”于是就发兵攻打虞公。所以,虞公出奔到共池那个地方去了。在这段故事中,虞叔因为担心贪图财宝招来祸患,所以,把宝玉献出去了;但是,虞公得到了宝玉仍不知满足,最终因为贪得无厌而引来灾祸。
静思有我:
我想起中国的一句古话:“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里的璧是指玉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本来没有罪,但是因为怀里揣着一块玉,就变成了一个罪人。
这句话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经典《春秋左传·桓公十年》,这篇文章里面讲了一个故事,就是有一个叫虞叔的人,手上有一块玉,他的国王虞公想得到这块玉,但虞叔这个人不想把这块玉给他的国王虞公。后来虞叔这个人后悔了,他说了一句话,说:周朝有一个谚语叫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就是说本来一个人没有罪,但是却因为手上有宝玉而获罪。
虞叔这个人想明白之后,就把宝玉献给了他的国王虞公。可是过一段时间,虞公又来索要虞叔这个人的宝剑,虞叔就发现他的国王实在是太贪得无厌了,于是就发兵攻打了虞公,并且打赢了。
这就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句话的来历。后人把它比喻成:一个人本来没有罪,但是却因为自己身上有宝贝、或者有才能、或者长得漂亮、或者比较有思想、或者比较有理想,总而言之,而招致灾难。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也经常看到这样的例子:
比方,一个穷人突然发了一大笔横财,于是各方人士、七大姑八大姨都来问他借钱,于是产生很多矛盾,于是日子过得一团糟,还不如穷的时候的样子,甚至出现杀身之祸。
再比如,一个人日子过得本来好好的,但是由于他太有才能了,或者干脆是因为他长得太漂亮了,所以周围的人都嫉妒他,因为嫉妒而经常陷害他,给他挖坑,于是他的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这就叫: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静思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