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原来隐藏着老子道的模板,应该仔细品读

老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是朴素的唯物论者。
老子的“道”和孔子的“德”就像传统文化中的太极图一样影响着传统文化的阴阳两面。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但自从老子提出“道”以来,人们对于“道”的理解和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息过。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更替,圣人思想的不断叠加,人们有了更多的支点来理解老子道,但最后反而让老子道蒙上了更加神秘的面纱,翻遍诸家之言,最后也没有找到老子玄之又玄的道的边境,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弄明白老子道的模板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看到的不是道而是术,所以就无法迈出应用老子道的第一步了。
那么老子道的模板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
首先,我们先从人性说起,一个有坚定信仰的人,他的思想,一定是对自己一生实践的真实总结,一个人拥有的一切精神的或者物质的方面,都是人性的内在或者外现的成象。

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老子其人。大多数人认为,老子生活的时代是春秋末期,也有人说老子生活在战国初期。无论老子是生活在无义战的春秋时期,还是生活在争霸主的战国时代,一个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代,一个是以百家之言头天换日的时代,反正都是礼崩乐坏了,老子道是朴素的自然规律,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讲不言之教,时代的交替是德的交换而不是道的改变,所以这些并不妨碍我们理解老子道。
其次,我们再看一下老子的客观环境,《史记》中记载老子是周朝的“守藏室之史”,以博学闻名。所以才有了儒生们津津乐道的孔子问礼。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
由此可见,身处周都得老子不仅是一位饱学之士,更是一位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的大德。

然后,我们再看一下老子对孔子的影响,孔子问礼不仅从老子那里阅读过不少上古典籍,还在问礼过程中让孔子临摹过老子道的模板。
孔子之所以能够费心整理、编订《诗》、《书》、《易》等古文典籍,并于晚年又修订六经,一生讲学而又不著述,很有可能就是从老子道的模板中得到了启发。
孔子说老子就像龙一样让人无法捉摸,说明孔子对老子是无比的崇敬,同时又说明孔子并未完全领悟老子的虚空之道,但孔子又充分理解了德之于国的重要性。
那么,为什么就是这么一位让孔子敬佩的智者,最后却辞去国家图书馆馆长的工作,骑着青牛西去了呢?

我们无法猜测老子辞职的真正原因,但是我们知道,如果换做我们提出辞职的话,无非就是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付出与得到的不成正比。二是因为不被人尊重,又不想委曲求全。
如果提出辞职,结果无非两个。一是老板听取了意见,挽留了你。二是老板欣然同意了你的请求。老板留下你,是发现你还有用,老板放你走,是因为你已无用。
老子的思想讲无为,直到现在我们还是愿意把无为理解成无用,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当时的社会是个怎样的情况,君王不再需要老子观象授时指导农业生产,历法失度了,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活动,那么老子辞职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兵荒马乱,而老子的治世思想不适用于当时的时代。
最后老子是完全自由了,同时也成为了无用之才,只好骑着青牛西去。

通过以上分析,老子道的模板就逐渐浮现出来了,我们会发现,凡是成形的事物都不会是“恒道”,那么老子为什么还要留下这五千言之德呢?
其实,这正是老子一生思想的最后绽放。老子出关,什么也不想带走,包括滞留在老子身上的“道”,而老子的道,顺其自然,无相对性,无德不成象,好在最后西出函谷关时遇到懂老子的关令尹喜,所以才有了流传至今的各种版本的《老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道德经》,可能很多人并没有完完整整地读过老子的这五千言,但是这一段几乎人人都听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虽然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与王弼、河上公、严遵等通行本有差别,道经与德经的顺序也不一样,但整体思想是一致的,到这里我们发现,两千多年来恒古不变的老子道的模板就这样建立起来了,成为我们分辨对错、黑白、动静、高低等等等等,诸多方面模板。
原来《道德经》开篇隐藏着老子道的模板,值得我们仔细品读,领会其中更多的奥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