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山公园馆花宫,您所不知道的故事

8月初,闭馆多年的中山公园馆花宫完成了加固维修工程重新对外开放。连日来,这座富含岭南园林特色的主题庭园以其独特的艺术造型和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吸引了众多游客关注的目光。事实上,馆花宫除了其别具一格的造园特色,背后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馆花宫的设计者是谁?

图|馆花宫全景

馆花宫位于公园牌坊西侧,占地面积约11000平方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馆花宫基址所在园区仅剩几处福建柏,其余一片荒芜。因此,公园决定建一个盆景园,而且组织设计人员前往苏州参观,其中就包括了馆花宫的设计者——旧汕头埠汉文台书法家张铭浩之子、汕头城建局总工程师张慕韩。

图|俯瞰馆花宫

归来后,张慕韩提取了此行中收获的设计元素,将有限基址用地规划为规模不大的盆景园。其范围为方形水池以西的区域,第一期建设主要设施有盆景(桩景)展示架、壁山、壁泉、海棠门、嵌瓷景墙、曲尺形水池、花架、平分亭、曲尺廊及相关植物配置等。此后,馆花宫又历经了二期、三期、四期建设,于1996年竣工。

馆花宫的名字从何而来?

图|馆花宫匾额 郭斯琨题

1986年春,馆花宫第二期建设竣工,盆景功能从单一的植物桩景展示扩展到桩景艺术造型和奇花异卉的收集和展示。据此,花卉展览处题名为“馆花宫”。此名借意东周时期吴国吴王阖闻和夫差修建的姑苏台中的馆娃。据记载,馆娃宫是吴王金屋藏娇的地方,宫里居住的全是年青貌美的女子。馆花宫的“宫”里,则“住”着美丽的花草树木。

馆内雕塑是谁的作品?

图|二期 - 回廊

馆花宫内栏杆迂回逶迤,连庭接院,园内有亭,亭畔有池,园内喷水池中又有栩栩如生的雕塑各一座,为园林增添了许多亮色。这两座雕塑均以身态曼妙的女子为造型,一为“天女散花”,一为“吹箫引凤”。

“天女散花”坐落于玩花池中央,“吹箫引凤”坐落于玩月池中央,二者相对而立,为钢筋水泥结构,外刷乳胶漆。其中,“天女散花”由雕塑家谭存创作,“吹箫引凤”则是雕塑家吴智强的作品。

馆花宫中的获奖盆景

图|艺术盆景

馆花宫自建成后,吸引了不少名人到访,也曾举办过多场盆景艺术展、书画摄影展、插花竞赛等文化活动,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而一些园林工作者,更是在馆花宫与盆景结缘,从此痴迷于盆景制作。

馆花宫中约中十几个品种盆景180盆,其中6盆在全国盆景展中获得金奖、二等奖、优秀奖等奖项。如被馆内园艺人悉心培植并命名为《小鸟天堂》的榆树盆景曾获得全国金奖,此外,还有一盆名为《腾蛟起凤》的榆树盆景参加潮汕地区盆景艺术展览会获一等奖。

从一座纪念性的凉亭到一处展示盆景、奇花异卉的厅堂,其间经历了约55年,而馆花宫同样也不再年轻,岁月的风霜使馆内建筑物及设施破损严重,从2006年开始停止对外开放。如今,馆花宫经过修复重新揭开神秘的面纱,就让我们好好地看一看,细细地品一品,在夏日灿烂的阳光中,感受这座优美的园林独特的艺术魅力。

来源:汕头城管、名家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