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篇第七》主要讲什么(1/2)
【原文朗读】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撰的,记载了孔子一生主要的言语和事迹。编者将《论语》分为20篇,共492章,大约两万五千字左右。每一篇有一个篇名,这一篇的各章都是围绕这个中心思想展开的。所以我们要深刻理解论语中的话语和蕴含的哲理,首先就得要弄清楚每一篇的脉络和主题思想。
《公冶长篇第五》和《雍也篇第六》都是评价古今之人的得失,《公冶长篇》侧重于评价受到过误解之人,《雍也篇》侧重从正面评价。在《雍也篇第六》的最后一章中,分别展现了圣人和仁人的不同境界,告诉我们如果做不了“圣人”,那就先向“仁者”的境界努力。
评价完别人后,论语的编撰者马上就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述而篇第七》主要展现孔子是具体做的。本篇共38章,下面我们依次梳理一下各章的衔接关系和哲理。
展现了孔子学习和治学的原则,孔子说:“我的治学原则是只记述旧章而不创始制作,对于古人的文化和言行,不仅笃信而且深深喜爱,我私下里常把自己比作远古的老彭。”
上一章孔子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紧接着孔子具体展开来说。
孔子为谁而忧?一是为自己而忧,担心自己在这几个做得不到位,这是责己。二是为世人所担忧,这是忧众。
孔子并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仙人,他也与我们每个人一样,在闲暇之余,也要放松放松,没有总板着一副面孔,让人不可接近。
上一章说“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看似孔子平日安闲舒适,实际上,孔子的内心无时无刻都在忧国忧民,他一生的志向是克己复礼,复的就是周公定下的《周礼》,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连晚上睡觉做梦都要与周公时常相见。
孔子列出了他教导弟子进德修业的次序和方法,从“道、德、仁、艺”四个层次由高到低排列。层次分明,像一个教学大纲。
在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开创了私学的先河,让穷苦人家的孩子也有机会上学受教育。
在具体的教和学上,孔子提倡学习要用心动脑筋,要深入思考。
本章通过孔子生活中的细节展现其仁爱之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孔子也不例外。比如说,孔子在有丧事的人身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
上一章说“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展现了孔子的恻隐仁爱之心。本章又记载了孔子生活中的一个细节。
孔子一生做事谨慎,深谙处世之道,进退自如,不冒无谓的风险,也不做无谓的牺牲,通过他与颜渊和子路的谈话就可看出来。
本章继续展示孔子对财富和择业的观点,俗话说“君子求财,取之有道”,孔子不反对获得财富,也不反对做官,只是这一切都要符合道义才行。
正因为珍惜人生,所以才有所谨慎。孔子对斋戒、战争和疾病的谨慎态度,体现了他对生命的重视。
孔子有极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为了学习一首好乐曲,有时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忘我程度。
孔子做人有一贯的原则,眼里不揉沙子,不因有求于人而特意讨好人。通过孔子对卫君父子争位这件事的评价,可以看出孔子的处世原则。
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追求舒适的生活,也视富贵为过眼烟云。
孔子晚年编撰了《易传十翼》,领悟到了周易的博大精深,再回顾检讨自己一生的得失,不由得发出感慨说:“如果能给我增加几年寿命,让我五十岁那时候就好好学习《易》,就可以没有这么大的过失了。”
孔子前半辈子在教书育人,后半辈子周游列国,各国各地的方言差别很大。孔子之所以注重说通用的雅言,一是为了广泛传播文化传统,让大家听起来不太费劲。二是为了实现天下一家的理想。
在不熟悉人的眼中,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孔子自己做了回答。
孔子多才多艺无所不知,当时有人以为孔子一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孔子听说后特别加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