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之死真相大白,内容颠覆历史,学者太惨了,正史怎么可能写!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威震华夏。此时的关羽,已快六十岁了。从初平年间随先主周旋,尔来二十余年。东奔西走,居无定所,如今,关羽在人生暮年,终于走上了自己的巅峰。只是这一切,来得太慢,又去得太快,关羽驻足巅峰不久,旋即又坠入深渊。
>孙权阴诱糜芳、士仁,糜芳、士仁使人迎孙权。孙权已据江陵,尽虏关羽士众妻子,关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关羽,斩关羽及子关平于临沮。
三国志对关羽之亡,记载凝练:孙权诱降糜芳和士仁,糜芳和士仁开城投降,献上江陵,关羽遂败,孙权派人追捕,关羽被擒,见杀。
然而,三国之后近两千年,新疆出土的一本古书残卷,可能重塑这段历史。考古学者在新疆鄯善地区,发现了迄今最早的裴注三国志抄本,因新疆气候干燥,这些抄本得以保留。
《歩骘传》残卷
抄本中,录有一本叫作《蜀记》的失传古籍的片段,其中,关羽之死,有这样一段记载:
>权遣将军击羽,获羽及子平。权欲活羽以敌刘、曹。
从记载可见,东吴擒关羽后,并非直接斩杀,而是有过杀与不杀之权衡。可见,关羽原本并不一定会死,但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关羽非死不可?残卷中还有一句记载,紧承上句:
>左右曰:“狼子不可养,后必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议徙都,今岂可生!”乃斩之。
原来,不是孙权不想留关羽,而是江东众文武齐刷刷要除关羽。可以想见,在江东权衡生杀关羽之时,其内心是多么煎熬。
关羽之死,有一个很根本的原因,就是糜芳和士仁的反叛,而二位的反叛,也是因为和关羽关系糟糕。因此,我们顺便分析:关羽和糜芳、士仁,到底为何关系糟糕?为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先从更宏观的角度切入,谈一下关羽为何会对士大夫阶层,终其一生都抱有敌意?
我认为,这与关羽的出身和成长经历有关。关羽的出身,相对一般,祖上虽不是文盲——这在那个年代已极其罕见,一九四九年,中国文盲率还保持在百分之八十左右——但也不是什么大人物。关羽出身于这样的普通人家,其“阶层认知”,必然会在潜意识中,将自己默认为普通人家的子弟。
一般来说,出身普通人家的人,在家庭出身更加优渥,社会阶层更高的人面前,十有八九会产生自卑感。这种自卑感,会让人感到焦虑;焦虑的产生,一方面有可能让人愤怒,另一方面,会触发人性中的自我防卫机制,例如否认、合理化,等等,来缓解焦虑和愤怒。
然而,焦虑和愤怒只能部分被缓解,不能根除。而且,即便缓解了焦虑和愤怒,认知依然未变。在关羽内心最深处,他依然将自己定位在普通出身这种角色——尽管他自己意识不到这一点。这种潜意识层面的认知产生的焦虑和愤怒,应该就是关羽一生中都与士大夫阶层的人相处不好的原因之一。
当年的关羽,如果遇见一位士大夫,尤其是一位性格自大,而且出身又比关羽高的士大夫,其内心历程,很可能是这样:遇见之初,关羽在潜意识层面的情感和认知上,会由于自己出身地位不如对方,而产生自卑和焦虑,这种自卑和焦虑,会让关羽脆弱,为自我保护,关羽会启动自我防卫机制,同时升起愤怒,以彰显自己的威力——想想动物为何发怒吧,十有八九都是因为恐惧——当然,如前所述,这一系列心理历程,关羽自己恐怕意识不到。
这可能就是关羽一生都对士大夫阶层抱有敌意的一个潜在原因,当然,这是我的认识,诸位也一定都有自己的批判和看法。
或许,如果关羽遇见的士大夫,虽然出身优越,但很有本事,他还不会如此鄙视。然而,如果这位士大夫虽然出身优越,还没有与其出身相匹配的能耐,那关羽估计要喷射鄙视了。
糜芳,就是这样的人。糜芳的出身,远远超过关羽。糜芳之兄,叫糜竺,糜竺是东汉末年徐州首屈一指、人尽皆知的世家豪族人士。徐州糜氏,不但是超级富豪,而且在徐州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也非常恐怖。陶谦死后,糜竺(以及陈登)竟有能力把刘备扶上徐州牧之位,就可见一斑。
但糜芳并不是很有本事(相比关羽),他的能力,充其量也就是个中规中矩,十分普通的县令级、或小郡郡太守级。糜芳这样优越的出身和这一“普通的”能力,正好撞上了关羽这样的性格,两人不和,是必然的。既然关羽看不起糜芳,糜芳又怎会喜欢关羽?
>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士仁屯公安,素皆嫌关羽轻己。
史料明确记载:糜芳嫌弃关羽轻视自己。以上,就是关羽和糜芳关系糟糕的原因。
关羽和士仁,则稍有不同。士仁流传的信息,极少。只知道他是涿郡人,和刘备是老乡。以及,可能是在刘备起兵前后,就追随刘备了。我认为,士仁几乎可以肯定,不是什么大家出身,否则史料一定会有痕迹。如果真的如此,那关羽鄙视士仁,恐怕仅仅是因为士仁没有什么能力,以及与关羽天性不合了。
《吴书》对有段记载,谈到了士仁。说吕蒙兵临公安城下时,要和士仁见面,“士仁不肯见”,至于为何不肯见,就不得而知了。但后来吕蒙说了一大堆劝降的话,无非是“你再坚守也终究无用”,“你若早降必受厚待”之类客套话,总之,士仁最后的回应是:“流涕而降”——哭着鼻子投降了。为何如此,也不能得知了。
杨戏在《季汉辅臣赞》里,这么说士仁:
>古之奔臣,礼有来逼,怨兴司官,不顾大德,靡有匡救,倍成奔北,自绝于人,作笑二国。
杨戏说士仁因“怨兴司官”,就“不顾大德”,意思是“仅仅因为和主将(关羽)关系不好,就做出背叛蜀汉这种违背大德之事”,然而杨戏的记载,也并没有什么新认识。况且,杨戏在这里带有明显的立场,他是以嘲讽士仁为主的,并不客观。
因此,由于士仁相关记载太少,所以只能认为,关羽之所以与他关系糟糕,就是因为性格不合,以及士仁没什么本事。而这里最核心的原因,还是天性不合。
捎带一句,所谓“士仁”和“傅士仁”这事儿,是这样:《三国志》中的记载,全部都是“士仁”;到了《资治通鉴》那儿,就成了“傅士仁”,《三国演义》因袭《资治通鉴》,皆作“傅士仁”,我们熟稔的是《三国演义》,所以我们也习惯了傅士仁这个名字。但压倒性数量的学者,统统使用“士仁”,而非“傅士仁”,所以,我提到他,也使用“士仁”。至于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涉及旁的话题,以后再说。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