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技能五:备课写教案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滚滚大潮,猛烈冲击着小学教学管理的陈腐体系。我们多年来一直奉行的教学常规管理,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繁琐滞后的规定要求,机械僵化的检查方式,已经严重挫伤了广大教师改革创新的热情,束缚限制了广大教师创造潜能的发挥。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工作的开展,关于如何备课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的而又至关重要的工作,备课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见备课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备课与教案的关系
备课是教师独立钻研教材并与教材对话,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实际,选择、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的过程。而教案则是教师把备课中得到的展示在教案本上,只要求写上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加工的东西,要避免把演讲、讲述的内容作长篇大论的书面抄写。教师要讲给学生的知识要装在教师的头脑里,而不要做详尽的笔录。可以说,教案是备课的集中表现,备课是写教案的基础,两者密不可分,但我们不能把教案等同于备课。
二、如何提高备课写教案的实效性与针对性的认识
从总体来说,首先,领导观念要改变。备课管理的实效,即应关注备课的实际用途,引领教师经历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组织教材和选择教学方法等相应的教学准备过程,尽量减少格式化书写等无效劳动,提高备课活动的效率和效益,从而达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其次,还需要教师和领导相互理解,加强沟通。就学校领导而言,要为教师创造成长环境,不要强迫教师进行无效劳动。对教师而言,也要加强师德修养,提高业务素质。
当然,备课要真正达到实效,真正起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的职业态度,看其是否有从教的荣誉感,从教的责任心,是否能够真正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真正为学生的发展而教。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营造良好的教学教研氛围是引导教师抓好备课的必要条件。从教学条件的改善,备课资源的准备,特别是在良好的教学条件之下引导教师去熟悉、去运用,让教师在备课中有学习,在学习中有探索,在探索中有发现,在发现中有创新,这也是促进教师有效备课的有效方法。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依赖教材、教参和现成的教案等备课用书的做法十分普遍,教案很“规范”,要求有的都有,在教学检查中或职称评比中都能受到好评,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之中,这种教案脱离了教学实际,派不上用场,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当然,关于备课,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管理方式,其最终目的就是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目前,课后补写教案,频抄教案的现象越来越突出。本应为教学提供服务的教案,却成了一些教师的“累赘”。出现这样的现象,就需要我们从备课管理的流程上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
由于备课更重要的体现在隐性过程中,这个过程教师是否亲身经历了,从教案是无法完全获知的。我们需要把教师从不当管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学生基本情况出发,从教师自身水平出发,从教学实际出发,引导教师真正经历备课的过程,切实走进教材,走进学生,切实提高备课的实效,努力把务虚的行为变成教师自身务实的劳动。
三、对教案管理的理性反思
1、教师备课该不该编写教案
教案是什么?教案是课堂教学前教师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是教师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分析学生情况后,在头脑中形成的对教学目标要求、重点难点、教学思路、教学环节和策略的认识的表现形式。
教案有两种:一种是用书面形式把备课成果描述出来的书面教案,描述具体完整者为详案,不具体完整者为简案;另一种是将备课成果放在脑海里,必要时才将容易忘记或散失的东西标注在课本、教参上,摘记在卡片上,输入到电脑中,完全随个人需要和喜好,并不一定要用书面形式描述出来,可称为非书面教案。
无论是书面教案还是非书面教案,都是备课成果的体现,都是为教学实践服务的。教师要上好课就必须认真备课,认真备课的目的是形成高质量的教案,但教案的质量高低却是由教案实用与否、是否符合教学实际、能否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来决定的,而不是由教案的具体表现形式来决定的。具体完整的书面教案并不一定质量高,备在脑海里的教案也不一定质量低。编写高质量的教案不仅能提高教学实效,而且能逐步提高教师把握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因此,教师备课应该编写教案,而且必须编写高质量的教案,但教案的具体表现形式却完全可以随实际需要、个人喜好来确定,不一定所有的人、所有的学科、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非写具体完整的书面教案不可。
2、为什么会出现“抄教案”的现象
一方面由于所任课时数多,试想一学期要写那么多教案,每天还要上3、4节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能有多少时间认真备课,只好“抄”,完成假教案任务。另一方面,辛辛苦苦写好的教案,有的只是等待“检查”。这种教案浪费了多少教师有效的工作时间!
教师备课中“抄教案”的“造假”现象,固然还与教师的责任心有关,但主要还是因为领导检查的方式方法过分机械。假如领导根本不查教案,无论有无责任心,谁都不会去抄他人教案;假如领导检查的方式方法灵活一点,不是机械地数页数、课时数,看书写认真程度,而是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看备课的实际效果,也不会有人犯傻去抄他人教案作无用功。
因此,出现“抄教案”的现象责任不在教师,应该首先问问教学管理者是怎样管理备课的,给教师提出了怎样的要求,是用怎样的方式方法检查备课效果的。
3、教案管理该不该改革
当前,我们小学教师备课机械地抄教参、抄他人教案的现象非常普遍。无论是什么人,不论是哪个学科、什么教学内容,都一律要求写具体完整的书面教案,无形中浪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加重了工作负担,影响了备课实效,与教学管理者的初衷大相径庭。领导检查教案的方式方法简单机械,不仅不能了解备课的实际效果,而且加重了教师的心理压力,助长了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风气,挫伤了教师认真备课的积极性,有百害而无一利。教案管理的方式方法必须改革。
我们来听听老师们对教学常规管理的呼声:
“太浪费时间了,写好的教案上课没多大用处。”
“绝大多数教师的教案是抄的、假的,是给领导检查看的。”
“备课中很多东西,特别是一看就明白的东西,有必要写下来吗?”
“如果将抄写、打印教案的时间用于钻研教材、教参,讨论教学设计,做到课前心中有数,要比写教案、打印教案更实用……”
“我们学校应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写教案不一定上不好课,为什么一定要那样机械地检查教案呢!”
“上完课我们应该反思,总结得失,那样更有利于改进教学”。
听完这些后,为了彻底解放广大教师的手脚,克服形式主义的“应查”弊端。我们不得不下定决心进行教案管理的改革。
四、我校改变备课写教案的思考
2006年,我开始在电脑上备课写教案,起初是想:这一轮我认真的在电脑上自己备好,到下一轮再上,就可以在上面修改用,这样第二次上,备课就省事多了。起初我不会下载别人的教案来用,只是用电脑当自己的笔代写,写了一个学期,就觉麻烦,效率不高。于是就下载别人的教案在上面进行修改来用,这样和上完课补抄教案相比实在多了。于是很想让我校老师都能这样做,但这需要每位教师都要有电脑,要有一定操作电脑的能力,才能做到。就现在我校情况看这根本不可能,所以就想到下载来给老师们在上面修改来用。
这样改到底行不行?首先要澄清以下几点认识。
1、“改变写教案的方式”不是笼统地否定一切工整的教案,只是不再要那些工工整整写在备课本上、填在机械繁琐的表格中的形式主义的教案。只要能备好课,教案怎么写都可以,“写”在脑海中也可以。
2、“改变写教案的方式”不是“不备课”,该做的工作仍然要做,只是不再为写形式主义的教案做那些无用功。
3、“改变写教案的方式”不是不要备课管理,只是不再用那些机械僵化的检查办法束缚教师,不再毫无意义地加重教师的工作负担而已。
时代在发展,教学在革命,教学管理也必须与时俱进,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五、我校实行改变备课写教案的具体方法
1、版面设计
我们把从网上下载的教案放在A4纸靠左边,右边留6.7厘米宽写教学过程中补充的内容、教学反思。页眉上写明新课标语文S版、几年级上(下)册,最下面标上王家庄小学。
2、具体要求
教案是现成的,是不是就等于备好课了不用备呢?肯定不是这样的,我们要求老师在课前备课,除了要熟悉教材、教参以外,还要求教师要备方法、备感情、备语言、备教态、备教具,备课的每个环节都不能少。
现在的备课写教案,和以前的备课写教案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处。相同处:备课的每个环节都没少,课前同样要做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使课堂秩序有条不紊,教学时间也会相对充裕。不同之处:以前备课写的多,动脑的少。现在备课动手写的少了,用脑想的时间多了。
3、检查落实
对教案的检查不再统一时间,每两个单元订为一本,用完一本后来换第二本,这时再仔细看各位老师备课情况,并在后面写出完成情况及建议,然后面对面和老师们交流用后的心得体会,听取老师们的建议。
4、管理办法
每年级,由一位教师负责审阅下载网上教案,到每本教案用完收来后负责把教师们修改的内容在电脑上补充存档,以供下年使用,计划用三时间把现在的“拿来教案”换成适合我校教学的“我校教案”。
第一年,把所有年级的教案下载下来供老们使用,让老师们学会怎样使用。
第二年,把老师们修改的内容补在电脑教案上存档供下年使用。第三年把每课的课件用下载和自制的方法配齐供老师使用,让有利的资源真正达到共享。
为了确保管理放开后教师备课质量不至于降低,我们加强了备课管理,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
(1)加强备课指导。首先,在开学的第一个例会上统一讲解了这学期的语文怎么备课写教案,然后,无论工作多忙,我和分管各级的教师都坚持分别跟每位语文教师面对面的讲解怎样使用、设计教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思路、环节、策略的设计与选择,课堂教学的得失分析,跟教师一起修改完善教案,研究改进教学策略。几周下来,全校每位语文教师都能得到一次跟领导谈课的机会。谈课时领导、教师一块平等地探讨教学问题、研究教学环节策略,有助于领导了解教师备课情况,起到检查督促的作用,更能有效地促进教师成长,拉近干群距离,促进教研氛围的形成。淡化检查强化指导,这样的管理方式老师们喜欢。
(2)组织集体备课,让同级班的两位老师对下载来的教案使用后,对教案各自修改部分进行交流,最后定下在电脑上怎么修改存档。
(2)这学期认真组织公开课的教研活动,指导教师确定具体的教研专题,定期组织专题研讨交流,想方设法以多种形式促进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
(3)一个月组织一次对新的备课写教案方式的交流活动,大家互相交流学习收获及建议。年终以这个为主题写一篇教学论文。
(4)学期结束后让老师们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问题一:改变备课写教案你是怎么想的?
问题二:经过一学期的实践现在的认识怎样?
问题三:教学思想、教学水平与原来相比有何变化?
问题四:你认为是否可以重新回到原来教案管理的路子上去?
问题五:谈谈通过一学期的实践,对教学反思的理解。
问题六:你有什么好的建议?(版面设计及各块内容具体操作)
六、总结
总之,教案是多元的、多样的,没有唯一形式,如果盲目取消写教案,或把写教案等同备课,只能导致教师的教无序,学生的学无章,那么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是非常不现实的,是有害的。教案的改革要因地而异,因校而异,我们改变备课写教案的思想和现在的操作方法,还是初步尝试阶段,具体的的操作过程有待这个学期结束后,经我们全校老师实践总结才能成形,这种备课方法能不能成功,关键要看是不是有利我们的教学,能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要做到这些我们的路还长,还要不断的改进管理方法及操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