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巍峨,云雾环绕,王原祁绘《春崦翠霭》
崦,是高山的意思。这幅画是清代画家王原祁的作品,叫《春崦翠霭》。他用了一个生僻字,有点卖弄学识渊博的意思。
毕竟作为清初四王的一员,王原祁在创作中要显露出他的深厚学养。王原祁是王时敏的后人,据说王鉴和王时敏都很看好他在绘画方面的潜力,他也不负众望,高中进士之后没有放弃笔墨耕耘。
按照画中年款推算,这幅画是王原祁60多岁时的作品,可以代表他在艺术成熟期的风格。清初四王在师承关系方面都和明末董其昌有联系。
王鉴和王时敏是董其昌的弟子,王原祁是王时敏的孙儿。还有一个王翚也曾多次给王时敏写信,请教绘画方面的问题。
王原祁 春崦翠霭
有了这层关系,他们四人在画风上相对趋于一致,都喜欢临仿南宗文人画,尤其是元四家的作品。
这幅《春崦翠霭》致敬的对象是元代名家黄公望,呈现出的风格保留了王原祁自己的特征。
王原祁身居官场,他把风水堪舆方面的知识引入了山水画中,他喜欢画气势浑厚的巍峨高山,在构图上强调地理、阴阳、山水之术。王原祁的这个习惯,既有缺点又有优点。
缺点在于,他为了追求形式感常常会忽视自然山水的妙趣,让作品看上去千篇一律。优点在于,他通过构图上调整,画出了符合大多数人审美的山水。
王原祁 春崦翠霭 局部
学习黄公望的画风,技法上的特征必不可少,但更多要呈现出真山真水的灵秀苍润。王原祁也知道自己在构图上的问题,于是他在创作中运用了青绿技法,通过颜色赋予作品自然气息。
临仿前人画风是传统画家必要的学习手段,对于已经笔墨纯熟的王原祁来讲,他依然要通过临仿反复锤炼他的技巧。他以笔力雄健著称于世,外人夸赞他运笔像持握“金刚杵”。
王原祁尝试把运笔上的力量“藏起来”,让霸气收敛起来。这种近似于含蓄的表达手法,会让作品耐人寻味。
常说的“笔墨趣味”其实就是这种感觉,画家在刚柔并济之间,表现出山的内敛气质。
王原祁 春崦翠霭 局部
也许是临仿了黄公望的缘故,这幅画没有强烈堆砌感,多了一些天然韵致。随着山体层层推进,依次安排了村落,小桥、雾霭、飞瀑等景致,冲淡了因笔法细密带来的单调性与压迫感。
由此可见,王原祁在创作中改变了他的既有方法,展现出一个画家的多面性。
王原祁画《春崦翠霭》的时候,达到了“熟而不甜,生而不涩”的新境界。他笔墨上纯熟,让人不觉得油腻讨厌。他追求质朴淡雅让人觉得清新滋润。不得不佩服这位名家的成功绝非浪得虚名。
王原祁 春崦翠霭 局部
王原祁的传世作品较多,把他大部分作品放到一起欣赏,会有一种雷同的感觉。包括这幅《春崦翠霭》也有这种感觉。
由于缺乏对自然山水的体悟,只能在前人的传承中汲取营养,限制了王原祁的艺术成就。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