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福宫大火说起——故宫的消防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
本文作者:susu
建福宫始建于乾隆五年(1740年)是利用西四所及其以南的狭长地段修建的,包括建福宫和建福宫花园两个建筑群,建福宫为南北狭长的院落,东西宽约21m,南北长逾110m。包括抚辰殿,建福宫,惠风亭,静怡轩四座主要建筑以及其他附属小建筑,是标准的四进庭院。
因为并不对外开放,故宫博物院官网给出的游览地图并没有建福宫的位置
具史料记载1923年6月26日晚9点多钟,建福宫起火。东交民巷港使馆区内的意大利消防队观察到紫禁城中的火光,立即开着消防车驰入宫中救火,不久后,北京消防局也前来救火,但是由于火势过大,在用完消防车中仅有的几吨水之后,消防队员无计可施,大火顺着风向一路向北烧进建福宫花园,将周围宫殿化为火海。直到次日七时,大火才被完全扑灭。
这次大火几乎破坏了建福宫建筑群内的全部文物,出来延寿阁内的文物尽毁之外,广生楼的藏文藏经,吉云楼,凝辉楼内的金佛,法器,金亭,经版,全部化为尘土,甚至还包括一座大金塔。
这场神秘的大火官方给出的说法是太监缺少用电知识,漏电失火,但是现在一般认为与建福宫文物频频失窃有关,但是由于当时缺少现代的火场勘探技术,这场大火究竟何人所为,也成了一个永远的谜。
读到这里细心的读者已经发现了,这场火灾中故宫本身的救火系统几乎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后来的灭火,也是消防队员拆除周围建筑和用自带水管引护城河水扑灭的。
皇宫起火并不稀罕,具不完全统计明清24朝有记载的火灾大大小小有八十多起,因为是全木质结构的宫殿,紫禁城并不缺少防火措施。
介绍一下故宫的主要消防手段:
首先是太平水缸
当时铸造这样一口直径1.6米,高1.5米,3392公斤的铜制鎏金水缸要花费500两白银,这口缸可以看到一道道刮痕,是光绪26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留下的。
太平水缸
在故宫内的重要建筑前,都设有巨大的水缸,有铁铸的,铜铸的,铜铸鎏金的。这些水缸是专门用于蓄水防火的,因为要避忌讳,称之为“太平水缸”“吉祥缸”“门海”失火也被称之为“走水”。这些水缸的储量极大,少则数百升,多则数千升,每天都有专门的太监挑水灌缸,值班大臣每天检查,冬季还需在缸外套上棉套,加设缸盖 ,在下边石座内置炭火。每年由小雪节开始点火, 到第二年惊蛰节时撤火, 撤棉套。
其次是激桶
水铳式激桶(无水箱)
雍正五年产的杠杆式激桶
激桶又称唧桶,就是早期的水泵,激桶附带水箱,通过杠杆原理带动活塞吸水,从铜管处喷出,康熙帝对防火尤为在意,甚至成立了激桶处来进行宫内消防设施的使用和维护。属于比较现代的防火工具。《清宫述闻》中说“紫禁城禁饬火烛,乾清宫等处机桶七十架”雍正元年(1723年)朝鲜李朝景宗皇帝曾派官员进京“入燕中得来”这种“水流器”,得知“乃救火灾者也”,因而传到了朝鲜。
最后是封火墙
雍正帝关于封火墙的上谕
封火墙,又称封火檐,风火檐。雍正五年(1728年)雍正皇帝在”上谕”中指处宫中围墙的防火问题应该加强,尤其是做饭值房,应尽数改为封火檐,随后三大殿的东西配殿及东六宫,西六宫两侧山墙和后屋檐墙统统改为封火檐,全然不使用木质材料,这十三处围墙的总长度约4000米,是当时最先进的防火围墙。
坐拥三重保险,按理说宫内的火势很容易被快速控制,为什么还会有建福宫大火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答案很简单,不管多么严密的消防流程和多么先进的消防设施,都需要人力维护,可是当时清朝皇室已经没有任何实权,刚刚成立的中华民国正在忙于建国之后的各种事宜,纵使你紫禁城是聚天地灵气的万福之地,又有几个人关心这座城的事无巨细呢?
这里我们来详细看一下建福宫的平面图以及它所处紫禁城的具体位置:
对没错,这套建筑就是在这样一个小胡同一般的地段“挤出”空间修建的,更要命的是,它两侧的围墙都是加高的院墙和封护檐墙,用于保护周遭的咸福宫和中正殿是专门修建的防火能力一流的隔离墙。
换句话说,建福宫被修在了防火层里。
没有专人的维护,没有防火墙的保护,只需一火折子,足以将这些宏伟的宫殿化为尘埃,建福宫大火是偶然,也是必然,至于为什么将如此多的奇珍异宝存放在这样的地方,就要撬开棺材板问问乖张的乾隆帝了。遗憾的是建福宫建筑群并不在故宫博物院的开放范围内,我们也不能实地的感受建筑结构,只能“纸上谈兵”,从现代消防工程的角度去体会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