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武汉杂记》 一解乡愁的好书

我有幸拜读了姚光武先生的散文集《武汉杂记》。我先是利用电脑断断续续地翻阅了全部文稿——虽然我在为本书设计封面时看过部分文稿的电子版。其间有几次与姚大哥在活动中相遇,他夸奖我曾有一篇书评写得不错,那是在长沙打工时空闲时间太多为了消磨时间而写的,虽然谈不上有多好,但我确实花了点功夫,自认为还有点干货。在姚大哥又一次表扬我的那篇书评时,我一激动对他说:我也想评评你的集子。姚大哥平时耳朵有点不太灵,很多话要大声说两遍才行,但这次他一秒也没耽误马上连声说,好!好!感谢。于是我重新捧起《武汉杂记》认真的阅读并随手记下读书时的杂感和心得。

本文作者与姚光武老师

《武汉杂记》近28万字,分为三大版块,一块是“汉镇纪实”,另一块是“撒哈拉沙漠遗梦”和“读书随笔心语”,据看过全部电子文稿的人说,还有一个精彩版块被撤稿了,是作者在文革中亲身经历过的惊心动魄的往事。在已刊行的三大版块中,重头是“汉镇纪实”,是作者在武汉生活工作几十年的心境历程和真实咏叹,“撒哈拉沙漠遗梦”是作者勘测自己笔力和文章架构能力的一次探险之旅,“读书随笔心语”则是在读书和与文友交往中心灵激荡中产生的涟漪和绽放的小花。

一本以记实性自传体为主的散文集,它用文字记录了什么?又希冀带给读者什么?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并产生一定的社会效果?阅读再三,几番掩卷长思、扼腕叹息和击节称奇,这本书在我的脑海中萦绕,挥之不去,作品的特色也逐渐分明起来。

一是展现了对故乡深沉而热烈的爱。

翻开书卷,开篇第一章即是《我爱你,江城武汉!》,作者丝毫不吝惜笔墨和情感,文章中敞开感情的厚重闸门,尽情赞美歌颂江城武汉。在《光谷——关山巨变》、《汉口看城记》、《硚口看硚去》和《失落的古城》等文中,深沉之爱更显得凝重。在这类文章中,作者既有儿时对武汉的回忆,也有作者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的“寻访”,他穿寻于老武汉的大街小巷,把对故乡的旧怜新爱复制叠加,如数家珍地记录、描述和赞美家乡的每一个美的细节。

在《沧海云梦泽》一文中,描述了解放公园附近的儿时印象之后写道:春去冬来,在不太长的时间里,眼睁睁地看到这条小路变成了汉口又一条宽敞的主干道——建设大道的一段路。两边菜地上耸立起了高楼大厦。我辈人有福啊,小小十年,就目睹到菜地、桑田变成城市繁华的居民小区、美丽的家园!改革开放以来,武汉三镇面貌,日新月异。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神州大地,政通人和,迎来了蓬勃繁盛的二十一世纪。

在《光谷——关山巨变》一文中描述,如今关山地区马路两边高楼华厦林立,成为了享誉中国、世界含金量极高的光谷创业一条街。鲁巷、吴家湾一带的农田菜地早已建成为一座庞大的广场、商业中心不夜城,现代化的城市街道和市民社区。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辉煌和成就,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英明决策。

这样的赞叹在作者初期的文字中俯拾皆是。不过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热烈的爱和深沉的爱逐渐有了细微的差异。这大概是随着土地财政的兴起,在破拆机隆隆轰鸣和旧式建筑的轰然坍塌声中,作者自幼熟悉的地望和城市风貌迅速的改变着,让作者有些茫然和无措,特别是武汉的古建筑和优秀建筑以及代表性的标志物的加速消亡让作者顿生遗憾和惆怅。

古镇的酒楼、茶肆、店铺、房屋、街道,古香古色,使怀古的游人趋之若鹜,流连忘返。随着旧城改造的不断深入,抢救保存汉口古代文化建筑、历史遗址,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失落的古城》)

将保寿硚一带打造成具有明清建筑风格,山陕、徽派地方特色的小商品市场,美食城,休闲娱乐区。此等好事,何乐而不为之?(《硚口看硚去》)

作品中流露出来的疑惑和诘问,或许不能与“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进行简单类比,但我们完全可以体察到作者对武汉家乡的热爱是浸之入骨发乎其心。别说那些担纲大任、镀金而去的城市过客,就是我这个生于此长于此的“汉人”对武汉都缺乏这样刻骨铭心的情感。

二是对城市朴素生动的描述中,留下了史料般的城市记忆。

作者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在长江的波涛、汉江的湍流、铁路的轰鸣、街道的叫卖、邻屋的炊烟和汉味美食中长成。他细腻而具体的景物描写,为我们留下不可多得的城市记忆。

永清路靠公园院墙一带都是菜地。我就读的长春街小学有一个同学的父母亲是菜农。他家就在新成立的解放公园大门侧边,永清路路口(现在的长办加油站)。同学们常到他家去玩,进门一个大堂屋,地上摆放着各种农具,居住的房间分列在两国,典型的三四十年代农家房舍。

还清楚地记得公园一号门门口现今那块刻有追求卓越等文字的巨石前几米处,曾是一个用砖头砌的积肥用的圆形储粪池,因为修了公园就把池内清理干净,蓄了半池雨水,曾经和小伙伴们在池子里面叉过青蛙。

从胜利街尽头汉口铁路医院再往前走,经过一块块菜地,就到了麻阳街、分金炉。过了黄浦路,除了马路旁有些房子外,其余地方都是菜地、水塘、沟渠。再往远走,就是二七路黑泥湖一带,一望无边,尽是些坟地、藕塘、养鱼池、农舍,一派葱郁、祥和的乡村田园风光。......每次去郊外、田野几乎都有收获。有时挖到几筒野藕,在田间捡到一把小白菜,抓到了乌龟青蛙,或者是摸了许多的田螺、蚌壳,捉了一些小鱼小虾。(《沧海云梦泽》)

类似这样的描写还有许多,这些素描一般的画面,真实可信。(武汉)有些文史大家要么不知晓无法写,要么不屑写这些小文字。但正是这些看起来不经眼的“小文字”,在今后的岁月里,都有可能成为“文史互证”的好素材,为我市的历史细节提供辅助材料。

三是状物写人坦露真性情,文字“风”“骨”俱存。

白乐天诗云: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问杨琼》)作品的真情实感是衡量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标识。“汉镇记实”篇中的传记性文字中最可宝贵的就是作者几十年人生的心路历程的真情流露,在“唱声”之中注重“唱情”,努力做到声情并茂。

作者的生活多姿,爱好广泛,朋友众多,其情感也必定丰富多彩。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做事为人和学艺交友都是敦厚实在、注重感情。在《啊,朋友再见》、《梦中的橄榄枝》以及《芦笛欢歌》中随处可见感情之厚重,作者几位好朋友叶君、熊君及尹君的遭遇令人唏嘘,同情及无奈之情跃然纸上;而《君生我未生》、《襄河怅望》和《阿宝 男人别哭》则是另一种情愫,一个男人的自幼发育、性启蒙、荷尔蒙高涨和情感的抑张,甚至是生活道路的扬弃,都一一彰显在读者面前,使你觉得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又有理性掌控的男人呼之欲出。这男人可与之义结金兰、歃血为友,可与之愤世嫉俗、长歌当哭,可与之琴棋书画、梅兰竹菊,可以与之烹字煮酒、低吟浅酌。

“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文心雕龙》)”作者在文章中一以贯之的真情铺陈,成就了这本书的基本骨架和风格,如同姚先生平素吹奏竹笛、芦笛和巴乌一样,悠然一声畅真情,绕梁三匝上旁梁。

四是作品朴素的文风、鲜活的语言和白描式叙述,也是本书的特点。

作者并没有因为欲著述付梓,便在文字上刻意追求文采华丽和堆砌词藻,而是“我手写我心,我文抒我情”,很自然地用朴素的文字来表达自己几十年的风雨心路。我以为这是聪明之举。重要的是事件本身的价值以及对事件的清晰表述,能够做到文从字顺,叙述清楚就是好文章。当然,作品中在抒情写景中也有诗一般语言,看来赏心悦目,读来琅琅上口。

鲜活的语言使描写生动有趣,不刻意生造便活灵活现。《那些年 武汉的晃晃》是写得比较成功的篇章。也许大家都不同程度在江湖上“晃”过,即使自己未“晃”也会遇见过许多“晃晃”,对“武汉晃晃”应该不陌生。作者的X朋友公司的老总,表面光鲜,睥眤天下,有君临天下舍我其谁的傲气,但谁又知道他竟是一个“负翁”呢?因了欠债,被债主派来的打手百般欺凌羞辱,其情其状可怜。还没完呢,讨债人一走,老总弯腰从地上捡起被打落的眼镜和香烟,若无其事燃起一支香烟翘在嘴角,晃晃悠悠踱起了方步。他站在17楼高处独自俯视车水马龙、行人如织的大街时,表面上仍看不出是心烦意乱还是气定神闲。

——我简直佩服死这个总经理了!作者没有问他的X朋友这位总经理结局如何,我衷心祝福他转危为安,逢凶化吉。他虽然是个晃晃,但他的债主很有可能是个大晃晃,他的欠债也是因为他遇到了比他高明的晃晃。只要他不违法,坚定地晃下去,他不发财怎么对得起这改开的四十年呢!我说真心话。

整部作品中撒掉了文革经历的内容是一大损失。姚光武先生在文革爆发时是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年青,年轻人的冲动、激情和无穷的精力,使他目睹了和亲身经历了文革中种种“波澜壮阔”的运动事件,甚至因沾“火星”几次差点陈尸街头。但因出版限制这些内容无法与读者见面。作品中的“撒哈拉沙漠遗梦”又占了本书很大的篇幅。相比之下,这版块显得比较逊色。但这文章也“骗”了我一阵子,我刚阅读时,是当成作者写的游记来读,读了几章后才发现不对——语言环境和时间节点不是游记体例。所以我把这版块当作是作者勘测自己笔力和文章架构能力的一次探险之旅,作为非专业作家,这次“探险”还算是成功的。

作品的不足,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值得改进。一个是自身方面,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就有相当的可读性,但凡有虚构的地方就多少会露出一些破绽,这与专业作家或受过严格训练的写家相比很明显。另一个原因是外因,编辑和编排设计都没有到位,如同单打独斗的运动项目在比赛中需要一位场外教练,文章刊行之前也是需要一位编辑帮助看稿提出修改意见,但感觉本书的编辑阙如。

在设计方面,我只是做了一个封面“示意图”,并提供了符合设计要求的素材。但出版社的专业设计做出来的成稿让我大失所望——我的缺点他没有改正,我的正确的东西他改成不正确的。

姚光武老师

郭迅老师为本书撰写了前言。郭老师眼睛很“毒”,将本书称为“一本解乡愁的好书”,同时也认为作者表达了他内心深藏着的记忆中的情与爱、喜与忧,甚至呐喊和追求,这是很有见地的,可谓一语中的。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写出了许许多多武汉人的共同心声,这也包括许多“新武汉人”——尽管他们来自四方八方,但他们也把武汉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和下一代的繁衍之地,对武汉是怀着热爱和寄予希望的。这与在我市担任高官的“城市过客”的心态完全不一样。姚光武先生工作之余,阅读、行走和写作不已,辛勤之甘泉浇灌出艺文之花朵,为我市的建设和发展注入点滴精神能量,值得佩服,值得庆贺。

《武汉杂记》汉口澳门路卓尔书店有售。

打捞城市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近期一些公众号转载、引用本公众号内容并注明出处,本号表示欢迎;但有公众号引用后未注明出处,请自爱!

扫描二维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