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在美上市的中国原研药,欲借“头对头”挑战赛突围海外市场
近日,百济神州(BGNE.NS、06160.HK)宣布旗下BTK抑制剂百悦泽(即“泽布替尼”)对比伊布替尼用于治疗成年复发或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头对头全球三期临床试验在中期分析中取得积极结果,达到疗效主要终点及安全性相关的次要终点。
一般而言,抗癌药通过头对头临床试验对比,能够为医生和患者在疾病治疗方面提供清晰直接的证据。但退一步讲,百济神州为何执着于“头对头”临床试验研究?这是百悦泽第二次对伊布替尼发起“头对头”挑战赛。百悦泽也是我国首个与外资药企进口药物开展头对头三期优效性试验的本土研发抗癌新药。
BTK 是一种胞质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属于Tec 激酶家族(在肝癌细胞中表达的酪氨酸激酶),在各种细胞表面受体的信号传导中起着核心作用(主要包括B细胞抗原受体,BCR)。BTK抑制剂通过作用于BCR信号通路,与BTK结合而抑制 BTK 自身磷酸化,阻止BTK的激活,从而阻断信号传导并诱导细胞凋亡,抑制B细胞肿瘤的发展。
伊布替尼属于第一代BTK抑制剂,是全球首个上市的BTK抑制剂,由强生和艾伯维共同研发,被视为是未来五年全球销售最好的肿瘤“神药”之一。除了美国、中国外,该药在全球上市的国家和地区已超过80个。
百悦泽则属于第二代BTK抑制剂,于2019年11月在美国获加速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项疗法的成年套细胞淋巴瘤患者,成为了首个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本土创新药。之后,百悦泽在中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加拿大也有相关适应证获批上市。
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负责人汪来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海外市场,尤其是在美国,同类型的药物中,第一个实现上市了,之后上市的新药,如果疗效没有很突出的话,很难与前者竞争。“我们是一家刚刚从中国起步的公司,我们想要超越第一代的BTK抑制剂伊布替尼,需要做头对头试验,拿数据来证明我们的药物更有效。”
不过,创新药进行头对头临床试验的话,同时面临两大挑战,一是风险很大,如果疗效对比失败,就会在市场中失去竞争力;二是临床试验成本颇高。
“做头对头临床试验时,需要购买对方的药物,我们在启动该试验时,伊布替尼针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适应证在美国的定价是12万美元/年,即接近80万元人民币/年,这个适应证的患者需要持续用药几年,可以想象一个病人的治疗费用非常高。我们这项临床试验最终入组的病人中,有300多个患者使用了伊布替尼,整体算下来,光是买药,就是一笔庞大的支出。好多人说我们烧钱,但对于药企而言,有时是无法回避的,因为你想证明药物是国际领先的话,就不得不投入。”汪来说。
对于百济神州而言,如果百悦泽在这次头对头临床试验胜出的话,也有助于后续新增治疗成年复发或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适应证在美国上市,进而提高在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值得一提的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一种白血病,在2017年,全球范围内约有11.4万起新增病例。
公开资料显示,伊布替尼2020年全球销售额达到94.42亿美元。相比之下,百悦泽的销售还处在爬坡阶段。百济神州公布的年报显示,2020年,百悦泽的销售额仅有4170.2万美元。
百济神州方面表示,除中美以外,百悦泽已在全球递交超过30项相关上市申请,覆盖超过40个国家或地区,进一步拓展全球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