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而不从

唐太宗李世民从善如流,虚心纳谏,在历史上是有定评的——我们或许可以说,在中国历代帝王中,能够像他这样对于来自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表现出无比宽容、虚心接受的态度的,没有第二个。但让人非常遗憾的是,在他的晚年,他虽然对进谏者的宽容一如既往,可在虚心接受方面却严重打了折扣。
唐人吴兢的《贞观政要·卷九·论征伐》中记录了这样两件发生在同一年的事: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38年),唐太宗打算讨伐高丽,房玄龄已经病危但为了国家利益,依然上表劝止。唐太宗看到此表后叹息道:“此人病重到了这样的地步,还能为国家分忧!”尽管最终他没有听从房玄龄的意见,但他认为这是好的建议。还是这一年,朝廷对外频繁发动战争,又大兴土木,老百姓不堪重负,宫中女官徐氏上疏加以劝谏,太宗非常赞赏这些意见,特地厚加赏赐,但是,同样的,他征伐与大兴土木也没有因此停止。
唐太宗晚年对高丽发动的讨伐,备受诟病。而更早一些时候,其实,他对于类似的做法是持坚决反对态度的。举例说,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主管大臣报告唐太宗说,南方的林邑国,上疏的言辞不恭顺,请陛下发兵讨伐他们。唐太宗说,出兵讨伐破坏性太大,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采用。因此,最终没有对林邑国用兵。同样的,在登基之初,唐太宗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贞观二年(公元628 年),有臣下奏请在皇宫中建一间暖阁,以改善夏日有哮喘病的唐太宗的生活质量,但唐太宗认为这会浪费许多人力物力,以致奏请再三,依然不许。
为什么十多年前唐太宗坚决反对的做法——对外用兵与大兴土木,十多年后,即便是臣子们力谏,他也依然故我,甚至于成为他热衷之事?这或许与这样三个因素有关: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唐太宗的想法悄然发生了变化——更热衷于做成些什么与享受生活;二是唐太宗最为信任的谏臣魏征这时已经辞世,因此,臣下进谏的力度和影响急剧下降;三是在封建社会中,帝王之人的意志,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动摇、改变。
贞观初年,唐太宗还只是刚刚登基,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危机感,一心想着把国家的经济建设搞上去,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自己能够做一个流芳百世的明君。因此,他力主休兵息战,发展生产。什么扩张版图,什么个人享受等等,都被他所排斥。而与此同时,诸如魏征这样善于进谏也勇于进谏的忠臣与诤臣的存在,也对他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唐太宗或许已经感觉到了衰老正在到来,尽情享受生活因此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而没有了魏征,唐太宗的个人意志便失去了一个能够有效制约的因素。因此,早年不会发生的事儿,在他晚年发生了。
这其实是封建制度“胎”中带来的毛病:权力的高度集中,没有真正能够制约的制度性的力量。当唐太宗们头脑还算比较清醒,又有魏征这样的臣子的存在的时候,那么,他们的肆意妄为会少一些;而当他们失去了理智——通常表现为年事已高、自觉属于自己的日子越来越少,急于做成些什么的时候,荒唐之事就有可能一桩接一桩,从而将整个国家带入危险的境地,让老百姓遭受厄运与痛苦。因此,唐太宗的“叹而不从”真的值得我们很好地反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