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会变得十分脆弱,十分无助,特别希望有个人陪着
因为得病而产生身体上的不舒服、因为身体上的不舒服而衍生出恐惧,这确实没什么奇怪的。不过我们可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在病痛正在进行的当时,我们会突然变得十分脆弱、十分缺乏安全感、十分无助,并特别希望有个人能陪在自己的身边、能缓解自己的病痛、能让自己快些好起来。
心理学丨能否拥有安全感的“关键”,在于能否“自己支撑自己”
因为得病而产生身体上的不舒服、因为身体上的不舒服而衍生出恐惧,这确实没什么奇怪的。不过我们可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在病痛正在进行的当时,我们会突然变得十分脆弱、十分缺乏安全感、十分无助,并特别希望有个人能陪在自己的身边、能缓解自己的病痛、能让自己快些好起来。

我承认,在我出现肠胃炎的时候,也多次想要敲开父母的房门,然后让他们带我去医院。
“不就是个肠胃炎嘛,至于这么夸张么?”
怎么说呢。天一亮我就去了医院,结果看了医生后就给开了20块钱的药,甚至最后药都没吃完呢,肠胃就好了。
无论是从结果,还是肠胃炎过程中对当下状况的理性认知,我也都觉得“其实没什么大事儿”。但是你也看到了,在过程中我还是出现了很多不好的想法、很多恐惧、很多怀疑和不确定,并且天一亮就去了医院,这说明虽然理性上觉得“没什么”,但内心中依旧存在很多不安。

“身体难受的时候,人当然就变的有些脆弱了,毕竟难受是非常真实的。”
没错,我也很认同“人在难受的时候会变脆弱”这句话。
作为生物而言,最核心的本能和目的就是“活着”,所以当我们处于病痛中的时候,身、心会感觉到威胁和风险,然后就用恐惧、不安、不确定等刺激我们,让我们早些去寻求帮助,从而解决问题。
虽然我们是在探讨“安全感究竟来源于哪儿”,但只要涉及到“安全感”就不能回避掉“不安是我们天生就拥有的、是我们的一部分”,并且“具备对我们很重要的意义”这两点。

“那按照你的说法,我们就只能任由不安存在了吗?”
承认不安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不把目标定为“一点不安都没有”、是为了让我们接受“不安”、是为了让我们看到“学会与不安相处(前面已经提及)”的重要性,但并不代表我们要任由不安存在、发展、壮大,并最终给我们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和束缚。
而放在这里,其实也有别样的用意。
在一开始你已经看到了,“即便理性层面明确的知道'不会有什么’,但不安还是出现了”。这种状况从一定程度上反驳了“人要么理性,要么感性”的言论,并悄悄的暗示“理性与感性是可以共存”的含义。
确实,我们经常会处于“理性与感性”的纠结与矛盾中,在不确定究竟该如何做决定、如何做选择的时候,我们确实会陷入焦虑和不安中。而处于这种状态的我们是如何自救的呢?
就像一开始提到的例子中我的表现一样,当我们自己难以真正确定、难以独立解决问题、难以做决定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求助他人、求助更专业的人士,从而获得陪伴、支持、安慰、理解与解决办法。
这就好像是“现在这个问题,我自己解决不了,所以我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协助我解决”。

当然,自己不会做饭,所以天天下馆子、自己不懂医学,所以得病了找医生、生活用品自己不会生产,所以就购买现成的,这种“借助外界协助来解决自己问题、暂时提高自身解决能力”的情况其实早就遍布我们生活中的每分每秒。
并且,这种模式对我们的生活的渗透并不局限于日常层面,也包括了精神与心理层面。就比如,难受的时候,我们会找人倾诉、我们会通过不断的要求别人做一些不那么容易做到的事情,来获得安全感与关注、我们会不断的要求对方作承诺,由此来提升内心的确定感、我们会希望他人能完全听我们的,这样自己就不会遇到不顺心,只会遇到快乐与舒适……
在心理学上有“社会支持体系”这样一个概念,它所描述的,就是我们从亲人、朋友、他人与社会中收获情感与心理层面的慰藉与支撑,从而从中收获力量去面对自己的人生、去解决人生中出现的问题、去将自己的人生往前推动。
而我想每个人都拥有一些“从他人那里获得温暖与支撑”的经历,所以基本都能体会到“社会支持体系”的作用。

单个的我们是脆弱的,所以我们需要他人、单个的我们也没什么力量,所以我们需要他人、虽然我们的躯体会成长,但成长起来不代表我们就拥有了一个强大的内在,所以在我们尚不能独立面对世界的时候,我们需要他人。
这份需要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也是非常正常的,只是它同样也伴生了巨大的风险。
因为我们是依靠着别人才一点点成长起来的,所以在依赖的同时,便也失去了锻炼自己某些能力的机会。这也就使得长大后的我们,仍旧必须活在依赖他人、依赖社会支持体系的状态里。
当然了,他人与社会支持体系有存在的必要,而我们再强大也不可能完全脱离这两样。但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我们需要通过他人才能收获快乐、需要通过他人才能知道当下面对的问题该如何解决、需要通过他人才能收获安全感,那不就代表着我们其实什么都没有、若丢了他人的支持,就会一直处于不快乐、迷茫与不安的状态中吗?
他人与社会支持体系是需要存在的、我们也是需要这两者的。但它们的存在,仅仅是作为一种补充,即我们暂时没能力独自面对时的应急之法,最终我们还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支撑自己的能力。
这样不仅自己不用面对“必须极度卑微才能让对方留下”的状况,也不用活在“没有对方的爱,自己一点也不特别、一点世界也没有,很轻易就会被抛弃”的焦虑中,更不用在社会中行走的时候,因为自己的能力确实有限,而无法抓住机会、无法被认可、无法被认定为“可以合作的对象”。
若达成上面的状态,是否能让你觉得有更多的安全感呢?

社会支持体系是相互的,在我们索取的同时,对方也在期待,如果我们不能一定程度的满足对方的期待,对方就会转而用自己的“好”去从他人那里换取“满足”。
可能你会觉得“这样的人不值得深交”、“这样的人不是真爱”,那我要说,我明白你的内心深处其实存在着很多纠结、你很希望有人能稳定的呆在你的身边、你一边希望能被善待,又一边怀疑自己可能得不到,但决定我们被如何对待的,并不在于他人,而在于我们自己,所以这两句话可能会对源于曾经的创伤有一些安抚作用,但实际上不过是在为自己的“不作为”找借口、实际上是为了“保护自己”而阻止自己相信“我会被善待”、实际上代表着“我还没从过去某些不好的经历中走出来”。
而这样的朋友,往往只有在身边出现一个怎么打骂、怎么任性的人之后,才会拥有一些安全感、才会逐渐袒露内心、才会稍微走出过去的影响、才会拥有一些改善。
你看,这不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支持体系”的作用吗?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不离开”,所以她的处境真的好吗?
她需要走出过去对自己的影响、她需要自己给自己安全感、她需要相信自己和自己的未来、她需要一段过程才能拥有这些,而别人吃的再多,也永远不可能填饱我们自己的肚子,所以这个过程需要她亲自去走。

外界的协助只是协助,我们需要有能力自己支撑着自己走过痛苦、黑暗、孤独、落寞、迷茫与无助。
是啊,他人可以哄我们开心,但我们仍需要拥有自己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他人可以告诉我们怎么做,但我们仍需要拥有“独立思考,并独立产生答案”的能力、他人可以替我们遮风挡雨,但我们不能只是享受,仍需要用力回馈对方、他人可以在我们困难的时候借钱给我们,但我们仍需要有赚钱的能力。
“什么事情都需要自己来”,这样的描述确实听起来“很孤单”,不是吗?
它确实孤单,但自己的人生路只能自己来走,如果这个自己总是欠缺打磨,那又如何能走的相对顺利与安稳呢?

当然,这样的描述确实看起来有些类似“人要独立”,但是“独立”对应的是“自己掌控自己与不被束缚”,而这里侧重的是“我们需要有一定自给自足的能力”。
那这时候如何培养“自给自足”的能力呢?
既然这是一条略显孤独的路,那就:
尝试减少外求,增加内求;
尝试增加主动面对与承担;
尝试利用每次实践,去了解与之相关的信息和来龙去脉,并更用心的做好所要做的事情;
尝试增加定期的反思,或借助专业人士的帮助来自我梳理;
尝试在高压或难受的时候,利用冷静的思考来锻炼自己寻获答案与突破口的能力。
依赖充满诱惑,可让自己熠熠发光的却是“自己支撑自己”。“即便理性层面明确的知道'不会有什么’,但不安还是出现了”。这种状况从一定程度上反驳了“人要么理性,要么感性”的言论,并悄悄的暗示“理性与感性是可以共存”的含义。
确实,我们经常会处于“理性与感性”的纠结与矛盾中,在不确定究竟该如何做决定、如何做选择的时候,我们确实会陷入焦虑和不安中。而处于这种状态的我们是如何自救的呢?
就像一开始提到的例子中我的表现一样,当我们自己难以真正确定、难以独立解决问题、难以做决定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求助他人、求助更专业的人士,从而获得陪伴、支持、安慰、理解与解决办法。
这就好像是“现在这个问题,我自己解决不了,所以我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协助我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