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邕城遗址古迹,解读邕江文明密码
邕江,从南宁穿城而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就这样奔腾不息,流过了岁月,淌过了光阴。从远古到现代,她孕育出生命、文明、历史、文化。斗转星移,岁月变迁,这条母亲河永远古老而年轻。
如今,我们试图从散布在邕江两岸的历史遗迹中去追溯她的过往,探究她的来处。在古砖旧瓦、文物遗址这些年代密码中,我们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傍水而居,已是南宁人深入骨髓的依恋。
顶蛳山贝丘遗址:远古先民依水而居撩螺欢
邕江支流八尺江畔,静卧着一个小土坡,坡上树木高耸葱郁,树下泥土松软肥沃,地上散落着不少螺蛳壳。“随手捡一颗,可能都有上万年历史呢!”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珍笑道。
画红圈处就是顶蛳山遗址。南国早报记者 苏华摄
原来,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土坡,就是顶蛳山贝丘遗址。坡上随处可见的螺蛳壳、贝壳,都历经了上万年的风霜。遗址旁一个外形像贝壳的建筑,是南宁市顶蛳山遗址博物馆。这里陈列的螺贝壳、骨器、石器、蚌器、动物骨骼等各种展品,向人们还原了顶蛳山当年的场景。
距今约10000~6000年前,南宁温润多雨的气候、面积广阔的浅湾滩涂、生长繁盛的动植物以及快速繁殖的水生动物,为先民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丰富的食物资源。他们依水为生,以螺贝为食,用骨、蚌、石器加工食物,制作和使用原始的陶器,过着渔猎采集为主、简单而惬意的生活,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顶蛳山文化”,构成了中华多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支。
顶蛳山先民的足迹遍布邕江流域,他们的聚落散布在南宁及周边地区,他们的饮食习惯、生活习俗影响深远——直到现在南宁人仍喜欢“撩螺”,壮族群众仍保持着住在干栏的传统。
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南宁是我国内河淡水性贝丘遗址分布数量最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迄今为止,文物工作者已在邕江流域发现了如那北咀、豹子头、凌屋、灰窑田等多处贝丘遗址。其中,顶蛳山遗址保存最完整、文化内涵最丰富,是目前国内外发现的同类遗址中面积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存。
李珍说,目前顶蛳山是目前所能探明的南宁最早的人类居住文明,也是南宁历史上第一个繁荣期。这一遗址充分说明,南宁在上万年前就已适合人类居住,人们在邕江两岸依水而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江口汉代遗址:南宁在汉代已有管理机构
南宁三江口离市中心约20公里,因左江、右江、邕江汇合形成一个三岔口而得名。
在三江口的三江坡宋村,村子周边的沿江坡地上有一块东西长约75米,南北宽约67米的玉米地,这就是汉代遗址所在地。李珍介绍,该遗址是南宁市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及进行邕江流域专题调查时,在市区内首次发现的一处保存较好的汉代遗址。
三江口宋村保存着完好的古建筑群,并曾先后出土距今2000多年历史的戈、剑和编钟等文物。 南国早报记者 闭强摄
李珍参与过该遗址的发掘。据李珍回忆,当时在这块坡地上,随处可见散落在地上的板瓦、筒瓦、陶罐等残片,他还在现场捡到一片纹饰清晰的瓦当,“瓦当在汉代可算是高级装饰品,只有大户人家或是官邸可用,普通居民用不起”。据此,专家们推测,在这个遗址区域内,应存在过汉代大型建筑。
既然有大型建筑,那么这个遗址当年究竟是军事据点,还是行政设郡中心?“至今还没有定论。”李珍介绍,单从地表遗址规模和地理环境分析,有专家认为该遗址很可能是当时的一个军事据点,因为遗址处于三江汇合处,本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设置军事据点有把守重地之意。李珍认为,由于当时南宁算是偏远地区,一般来说管理应该是“军政合一”——既是军事机构又是管理机构。
遗址的发现有其重大意义:史料记载,南宁市在东晋时期才开始行政建制,而三江口遗址的发现,证明南宁早在汉代(2000多年前)就已经设立了管理机构,纳入到了中央王朝的管辖范围。
该遗迹也凸显出邕江的重要地位。古人交通都是以水路为主,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一般都依水而建,而三江口属于交通要道,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在此设立管理机构的重要原因。同时还说明,有了邕江的滋养,南宁早在汉代就已人口兴盛,还出现了城镇,有了管理机构。
缸瓦窑古窑址:明清陶瓷制造业生机勃勃
南宁五象新区良堤路、广西体育中心斜对面的邕江岸边,树木葱郁、绿草如茵、鲜花摇曳,优美的景致看上去与其他的滨江公园无异,很少人会知道这里隐藏着一个年代久远的缸瓦窑古窑址。可惜,由于遗址正在修葺中,有关部门对其进行了保护,记者没能一睹真容。
邕江边的几个大缸,就是缸瓦窑所处的大致方位。
缸瓦窑古窑址,是南宁市唯一的晚清民国时期(约100年前)烧造陶缸瓦的窑址,也是南宁市陶瓷工业发展史的重要历史见证。据介绍,缸瓦窑是从河边往坡上建起的一座龙窑。龙窑是明代开始南方地区古窑的典型形制,因其建在坡地之上,形如斜躺的长龙而得名。用龙窑烧纸瓷器,火和热气往上走,过火面积大,节省燃料,烧制的产品质量过硬。
李珍说,从良堤路到三岸大桥一带的邕江边,分布有许多明清时代的古窑址,包括缸瓦窑、三岸明代窑址(已有600多年历史)等,多生产缸、瓦、碟等日用品。之所以选在邕江边建窑,一是取水方便、泥土适合烧窑,二是当时交通运输都是走水路,在这里建窑方便把瓷器直接搬上船运出去。“当时邕江这一带村镇依水而建,产业也沿江分布,焕发出勃勃生机。”
更多文物遗存:见证邕江灿烂辉煌的文明
诞生了南宁的人类居住文明,印证了南宁的行政建制,亲历了南宁手工制造业的繁荣……但这些只是邕江“经历”中的沧海一粟,更多的历史和文明因她而起,更多的灿烂和辉煌因她而生。
南宁市文旅局文物科相关负责人介绍,邕江大桥邕江宾馆一侧,一段100多米的古城墙,始筑于唐代(1100~1300多年前),明、清时均进行了扩建,民国时期大部分被拆,2005年由南宁市政府按清代城墙形式进行修复。这一块块青砖和片片斑驳的石板,仿佛在向人们述说着邕城的往事,也镌刻着南宁这座城市的千年沧桑巨变。
古城墙
南宁市邕江大桥北端的一段约300米长的邕江防洪古堤,是南宁市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清代防洪设施(建于270多年前),是邕城人民抗洪魔、保家园的历史见证。
新会书院、金狮巷民居群、黄旭初故居、邕宁电报亭等古建筑、古民居,工艺精湛,各具特色,组成了南宁不可分割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南宁市民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见证。
金狮巷古民居群
南宁自唐宋已有一定规模的城池,明清有更大的发展,至今尚保留有清至民国时期的兴宁路、民生路、解放路、中山路等传统街区,是目前南宁市区内保存最完整、最能反映城市发展历程、最具近代岭南骑楼特色的传统商业街区。
邕江及邕江沿岸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疍家婚礼、扬美龙舟上水节、南宁下楞龙舟节等申报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和传承了南宁悠久的地域文化与独特的壮乡水文化……
原来,从古至今,南宁人与邕江有如此密不可分的纽带和难以割舍的情结。
难怪,与邕江为邻,伴邕江而居,成为那么多现代人孜孜不倦的追求。
期待,后人以对邕江的依恋、骨子里的热爱,为这条母亲河增光添彩。
【来源:南国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