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猛禽-“猫头鹰” (2)

夜行性的猛禽“鸮”—就是人们口中经常提到的“猫头鹰”。鸮与其他鸟类不同,长着圆圆的面盘,大大的眼睛注视前方,看起来睿智机警又不失可爱。

在我国,虽然传统上人们由于惧怕猫头鹰在静夜中的鸣叫和悄无声息的飞行而把猫头鹰视作“不祥之鸟”,但越来越多人觉得这是一类很“萌”的动物,甚至不少人想饲养一只猫头鹰,殊不知猫头鹰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买卖、持有猫头鹰的行为会触犯法律。

雕鸮 北京/叶翔燕

树洞里居住的领鸺鹠体长仅15厘米/留鸟河南/董磊

鸮作为猛禽,都是不折不扣的狩猎大师,自然界中受万众敬仰的“顶级消费者”。各种鸮的体形差距颇为悬殊。在我国,体形最大的雕鸮体长可达75厘米,重达4.5千克。而同为鸱鸮科的领鸺鹠体长仅15厘米,体重最重也仅仅63克。相对于白天捕食的鹰隼,鸮的体色通常都比较暗淡而不醒目,这是它们在黑夜的暗光条件下以“偷袭”为主要捕食方式的一种适应。

世界上猫头鹰有原鸮科、草鸮科和鸱鸮科3科。

原鸮科的化石被发现于北美洲始新世底层中,共计5种,现已全部灭绝。

我国有草鸮科(按中国鸟类名录V4.0,为仓鸮科)3种,主要分布于南方;鸱鸮科29种,分布于全国各地。

雕鸮

Bubo bubo

体长58-71厘米;翅长40-52厘米;体重1550-4200克

北京/叶翔燕

黑龙江/贾云国

辨识要点:大型鸮。有显著耳羽,长达6~10厘米。面盘显著,淡棕黄色。眼大而圆,头顶有深色纵纹。后颈和上背棕色,各羽具粗重的黑褐色羽干纹。胸部黄色,具深褐色较粗重纵纹,腹部纵纹逐渐转弱,致密的细横纹变

得明显。与毛腿渔鸮、乌雕鸮的区别为胸部纵纹更加粗重。虹膜橙黄色或金黄色,喙灰色,脚黄色。叫声为沉重的boo boo声和嘴叩击的哒哒声,叫声带有颤音。

分布:在中国分布于多数省区。在国外广布于欧亚地区与非洲。北方鸟冬季向南迁移。

习性与栖息地:繁殖季节多栖于山区,营巢于崖凹处或洞穴内,喜有峭壁的开阔森林地区。飞行迅速,振翅幅度大。在欧洲,本种栖息地可高至海拔2000米处,在中国新疆、西藏、喜马拉雅山脉可在海拔高达4500米处生活。通常站在高处守株待兔等待猎物,有时也会进行“搜索式飞行”。捕食能力强悍,猎物以鼠类、兔类为主,但也能捕捉狐狸、豪猪、野猫等兽类。天黑后,许多白日强悍的老鹰也都曾不幸被其偷袭得手,包括棕尾鵟、苍鹰、鹗、游隼等。

林雕鸮

Bubo nipalensis

体长51-63厘米;翅长37-47厘米;体重1300-1550克

云南/赵兴

辨识要点:大型鸮。有长而厚的耳羽簇,向两边平展几成180°。背色与胸腹色一黑一白,形成鲜明对比。体背多深色杂斑但无条纹,胸腹白色而具大量深褐色心形、“V”形点斑。虹膜褐色,喙黄色,脚皮黄色并被羽。叫声为轻柔但具回音的boom呻吟声,2-3秒重复1次,甚远可闻。

分布:在中国见于云南西南至东南部及华南地区局部,可能分布于四川西南部、西藏东南。在国外分布于印度次大陆至东南亚。

习性与栖息地:生活在亚热带低山至中山成熟原生阔叶林中。在林间空地及溪流中捕食,猎食时多沿林缘开阔地带、竹丛或河岸附近活动。曾出现在印度西南海拔高达2100米地区和喜马拉雅山脉海拔3000米处。过去一些目击者曾在水域附近看到这种鸮站立捕鱼,但事实上水域附近并不常发现其踪迹。本种喜欢捕捉大型鸟类与哺乳动物,也会捕捉蛇和蜥蜴。常在猎物休息时发动突然袭击,就连豺、幼鹿、孔雀这样的大型目标都偶尔会沦为其口中餐,甚至曾出现本种成功捕食亚洲胡狼的目击记录。

乌雕鸮

Bubo coromandus

体长48-60厘米;翅长38-44厘米;体重 不详

印度/Bjorn Johansson

辨识要点:大型鸮。有突出发黑的耳羽簇。上体褐灰色遍布黑色纵纹,胸腹黄灰色,具狭窄但明显的黑色纵纹,但胸前纵纹远不如雕鸮粗重。整体比中国其他带耳簇羽的大型雕鸮灰色更深。虹膜黄色,喙灰白色,脚灰色并被羽。叫声为深沉而响亮的wo,wo,wo-o-oo-o…声,越叫越快而声音渐小,有些类似乒乓球反弹的声响。

分布:在中国华东的历史记录存疑。在国外见于印度次大陆、缅甸。

习性与栖息地:栖于海拔2500米以下有高大多叶树的潮湿林地和开阔林地中,一般附近水资源丰富,不喜欢在荒漠地区活动,也会出现在农场、公路边和人类居住区的附近。性情活跃,主要在黄昏时活动,偶尔白天也会捕食。食物主要以各种鸟类为主,也捕食蛙、蛇、蜥蜴、大鱼等。常常利用鹰类的旧巢繁殖。

毛腿渔鸮

Bubo blakistoni

体长60-72厘米;翅长50-56厘米;体重3400-4500克

日本/龚本亮

辨识要点:大型鸮。有尖角形的1对耳羽簇。胸腹部有明显的深色细纵纹,羽毛上遍布浅褐色细横斑,腿上有羽毛覆盖可区别其他渔鸮,与雕鸮的区别为体色较浅且胸部纵纹较细。虹膜黄色;喙角质灰色;脚灰色,腿被羽。毛腿渔鸮的叫声是boo boo boo三音节,亦区别雕鸮boo boo的两音节。

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曾有广泛分布,目前仅可能残存于小兴安岭局部。在国外分布于俄罗斯东部、朝鲜半岛、萨哈林岛及日本北海道。

习性与栖息地:居住于两岸有茂密松柏林和针叶林的溪流边。即使是严冬来临也不迁徙到南方避寒,靠不结冰和部分解冻的水域勉强取得少量食物。一些个体也居住在有礁石的海岸。但均只生活在低海拔地区,通常在一个狭小的地域过着与世隔绝的隐者生活。本种常贴着水面、地面做低空飞行,每次飞行的距离也不远。主以鱼类为食,也吃虾、蟹、龟等水生动物。国际IUCN受胁等级为“濒危”,数量在全球最乐观的估计亦不足5000只,通常估测在1000只左右,在日本北海道生活着超过130只的已知最大种群。

褐渔鸮

Ketupa zeylonensis

体长48-58厘米;翅长125-140厘米;体重1105-1308克

斯里兰卡/李锦昌

云南/刘璐

辨识要点:大型鸮。有耳羽簇。棕褐色,腿长,颏喉部淡色泛白,胸腹底色皮黄、有黑色纵纹和密集的浅褐色横纹,脚裸露不被羽毛。和黄腿渔鸮的区别在于橘黄色较少、腹部纵纹粗重且下体具浅褐色极细横纹。本种虹膜黄色,喙灰色,脚灰色。叫声为深沉的booming oomp-ooo-oo或boom boom声,不断重复,还可以发出类似猫的喵叫声。

分布:在中国见于云南、广西、海南岛、广东、香港,亦可能见于西藏东南部。在国外分布于中东至印度次大陆、缅甸、印度支那。

习性与栖息地:居住在发育良好且靠近河岸、海岸、湖泊、鱼塘的海拔1500米以下之低地森林,一些个体也生活在人类村庄、农场、稻田附近。常单独活动,有时也成对栖息在森林中的枝叶稠密处,但通常两只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大多时本种站立在水边的树桩、树枝等高处,或在水面上空飞翔,一旦发现鱼类就迅速降低,在水面上抓取活鱼。有时也像涉禽一样,在浅水区慢慢踱步。除了鱼、蟹、虾、蛙、水生昆虫外,本种偶尔也会捕捉小型哺乳类、鸟类、蛇、蜥蜴等。

黄腿渔鸮

Ketupa flavipes

体长48-58厘米;翅长125-140厘米;体重1800-2200克

陕西/宋晔

凌晨2点捉到鱼准备美餐一顿/陕西/宋晔

辨识要点:大型鸮。具耳羽簇。颏部蓬松的白色羽毛形成喉斑,但没有褐渔鸮明显。胸部棕黄色,具醒目的深褐色纵纹,腹部较少纵纹,脚不被羽可区别于雕鸮;体色较黄、腹部纵纹较细、胸腹部无明显浅褐色细横纹而别于褐渔鸮。飞行时翅膀飞羽和尾羽可见显著浅色条带。虹膜黄色;喙角质黑色,蜡膜黄绿色;脚偏灰黄。叫声为深沉的whoo-hoo声,亦可发出猫的喵叫。

分布:在中国分布于甘肃西南部、陕西南部、四川、贵州、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台湾岛。亦见于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南半岛。

习性与栖息地: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山区茂密森林的溪流河畔,在树龄大的原生林中活动。

通常生活在平原到海拔1500米高处,但在印度,出现了海拔高达2450米的本种目击记录。和其他渔鸮一样嗜食鱼类、蟹、蛙等水生生物,偶尔也吃蜥蜴、大型昆虫和鸟类,并且具备捕杀大型鸟类如雉类的能力。

褐林鸮

Strix leptogrammica

体长40-45厘米;翅29-40厘米;体重800-1100克

台湾/吴崇汉

江西/林剑声

辨识要点:中型鸮。无耳羽簇。眼极大,眼周均为深褐色,头顶纯褐色,眉白色,面盘分明。胸腹底色发白遍布红褐色横纹,颏部、胸部染巧克力色。虹膜深褐色,喙偏白色,脚蓝灰色。叫声复杂,常发出的声音有特别深沉的boo-boo声和四音节的goke-galoo,huhu-hooo声,还会发出各种各样的类似号啕大哭、震颤、尖叫和窃笑声。

分布:在中国见于南方地区,包括海南岛和台湾岛。在国外见于印度次大陆至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

习性与栖息地:栖息于亚热带、热带茂密的原生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尤其偏爱河岸与沟谷的森林,海岸附近的林地有时也可见到,主要生活在海拔500米以下。标准夜行性,常成对活动。主要以啮齿类为食,也吃鸟、蛙、小型兽类和昆虫,具备捕捉雉类、竹鸡等较大鸟类的能力,偶尔在水中捕食鱼类。捕食方式主要是静立于枝头,当猎物出现时,突然扑向猎物。

灰林鸮

Strix nivicolum

体长35-40厘米;翅长28-32厘米;体重375-392克

云南/李利伟

北京/张永

辨识要点:中型鸮。无耳羽簇。有灰色和褐色两种色型。体形比乌林鸮、长尾林鸮小得多。头圆且面盘明显,眼中央有偏白“X”形斑。胸腹具浓褐色的纵纹及细小虫蠹纹。虹膜深褐色,喙黄色,脚黄色。叫声为非常响亮浑厚的huhu声,不断重复。

分布:在中国常见于西藏南部和东南部以及华南和华中大部地区,少量见于河北、山东,在台湾岛为留鸟。亦见于喜马拉雅山地区。

习性与栖息地:生活于低山海拔1000米至中山2650米的各类林地中,尤其偏爱橡树林,有时还在城市公园、绿地活动。在树洞营巢。白天通常在隐蔽的地方休息,晚上外出捕食。田鼠是灰林鸮的主要猎物,也常捕食不同种类的猎物,如鼠类、兔类、鸟类、蚯蚓及大型昆虫等,而选择在城市中生活的灰林鸮则主要以鸟类为食。

长尾林鸮

Strix uralensis

体长50-62厘米;翅长27-40厘米;体重451-1307克

黑龙江/张岩

迎面飞来的长尾林鸮/号鸟吉林/叶航

辨识要点:大型鸮。无耳羽簇。浅灰色调为主,眉偏白色,面盘宽且呈灰色,给人温柔之感。胸腹灰白色,具深褐色明显但稀疏的纵纹。上体褐色,具黑色纵纹和棕红色、白色的斑点,两翼及尾具横斑。较灰林鸮体形大,比乌林鸮小,与四川林鸮的区别在于本种整体色调浅但反衬出较深的面盘轮廓线。飞行时感觉有些类似普通鵟。本种虹膜褐色,喙橘黄色,脚被羽。叫声为深沉悠远的wohu wohu-huwohu,10-15秒后再次重复。

分布:在中国分布于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吉林、辽宁的长白山以及北京西部山区。在国外见于欧洲北部和东部,俄罗斯、蒙古北部、朝鲜半岛、日本。

习性与栖息地:居住在成熟但并非特别茂密的针叶林和混合落叶林中,这些林子通常距离沼泽、湿地、开阔地不远。白天大多栖息在密林深处,直立地站在靠近树干的水平粗枝上,由于体色与树的颜色相似,并不容易被发现。多活动于树林的中下层,除非进行远距离飞行才会高于树冠。

四川林鸮

Strix davidi

体长58-59厘米;翅长27-40厘米;体重1100克

四川/罗平钊

辨识要点:大型鸮。无耳羽簇。面盘灰色,轮廓似灰林鸮,但体形更大且尾较长,胸腹有稀疏纵纹,类似长尾林鸮,但体色通常更加灰暗、色调更深,而面盘轮廓线被体色反衬得较白。虹膜褐色,喙黄色,脚被羽。叫声为深沉悠远的whoo bububub,与长尾林鸮相仿。

分布:中国鸟类特有种。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北部,见于青海东南部、甘肃南部和四川北部、中部及西部。

习性与栖息地:为中国唯一一种特有分布的鸮形目鸟类。居住在针叶和落叶的混合林或老的针叶林中。通常生活在海拔2900米-3300米处,有时候也出现在海拔5000米的高山上。喜食小型哺乳动物,如鼠、兔等。习性类似长尾林鸮。以前被认为是长尾林鸮的一个亚种,但由于已经与其他长尾林鸮亚种发生了长时间的地理隔离,现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四川林鸮已经独立演化成一个单独的物种。

乌林鸮

Strix nebulosa

体长57-67厘米;翅长39-48厘米;体重568-1900克

内蒙古/张明

吉林/龚本亮

飞行中的乌林号鸮鸟/内蒙古/徐永春

辨识要点:大型鸮。无耳羽簇。眼间有对称的“C”形白色纹饰,颇为明显。面盘具独特深浅色同心圆,眼周至喉中部黑色,似蓄有胡须,两旁白色的领线平延成面盘的底线。通体羽色浅灰,上、下体均具浓重的深褐色纵纹,两翼及尾具灰色及深褐色横斑。体形明显大于同域分布的所有林鸮。虹膜黄色,喙黄色,脚橘黄色。

分布:在中国位于其分布区边缘,见于大兴安岭。在国外见于欧洲、俄罗斯、蒙古北部、加拿大、美国。

习性与栖息地:栖息于靠近开阔地的云杉林、白桦林、针叶林、混交林或落叶林中,栖息地海拔从低地到最高3200米,以800-1800米最为常见。在冬季,它们常会去农舍和田地的附近。部分昼行性。喜食小型哺乳动物,如鼩鼱、旅鼠等,也捕捉鸟类。有能力捕杀雉类等较大型的鸟。性机警,飞翔迅速无声,除繁殖期外,常单独活动,停息在高大乔木顶端,静静俯瞰林地,寻找猎物。繁殖季节对人类具有一定攻击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