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银丝似白雪,藏在穆阳线面里的时光记忆
编者按:这是一位刚加我微信而远在海南省的陌生作者发来的作品。我问她,你是外省人,怎么对穆阳线面这么了解?她说因为自己是穆阳人的朋友,前阵子收到并享受了穆阳朋友寄来的一箱穆阳线面,觉得非常好吃,便深入了解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动笔写下了这些文字。
如丝似雪,藏在穆阳线面里的时光记忆作者:邓婷面条,中国最为制作简单而又营养美味的主食之一,无需其他菜品相佐,汤与面的简单交融,便足以征服所有人的味蕾。中华几千年制面历史中,衍生出了众多经典面食,而穆阳线面就凭借着其细如银丝的特质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宋代名诗人黄庭坚在《过土山寨诗》有云,“汤饼一杯银丝乱,牵丝如缕玉簪横”,便是对穆阳线面最好的描述了。
穆阳线面的盛名源于穆阳镇苏堤村,自元朝时期从穆阳溪传入苏堤,在680多年前,苏堤人就利用周边丰富的农副产品,以穆阳溪水为动力进行磨粉,从而形成风靡数百年的线面产业。作为地方代表性美食之一,穆阳线面承载着着古镇的人情温暖与文化内涵。在近700年的悠悠岁月里,土坯青瓦、面竹、面架,这些制面时必备的老物件儿,在制面人粗糙的双手中一代一代传承,也传承着苏堤人手工制面的不变初心。
在苏堤制面师傅的心里,制面既是赖以为生的手艺,也是刻在灵魂深处的骄傲。“做面的手艺都是祖祖辈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做面时间长,每道工序的制作也都有不同的讲究。就比如这关键的拉面,讲究个轻重有序、进退合宜,进两步让面松弛,而后退两步将面延展,反复进行,一进一退,这面呀越拉越细,根根均匀,宛如流纱、细如发丝,形容得就是咱这线面了。”色泽洁白、线条细匀、质地柔润、落汤不糊,这些普通人眼中线面制作的超高标准,在苏堤制面师看来,却仅仅只是线面必须要有的品质底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苏堤人在坚守着纯手工制作的同时,也不断完善着线面的制作技艺,也正是这份代代传承的坚守,才让“穆阳线面”享誉四方。
穆阳线面需经发、捶、挤、搓、拉等九道不同工序成,每一道工序都考究着制面师傅的技艺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和面,将面粉和水按比例混合,历经千百次的揉搓,成就手中松软柔韧的面团;制条,将和好的面团压平,切成条状,搓成小条,待变成原先一半儿大小,在以机器相辅助,师傅们默契配合操作,将面条变得更加精细;绕面,是最展示师傅技术的时候。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绕面的诀窍便也在一个“快”字。而绕面机器的普及,无疑帮助师傅们节约了制面的时间,也让线面的口感一代一代得以提升,这是技术与传统的完满结合。
再说后续的发酵,在绕好的面条上撒上面粉防止粘黏,放入箱笼静待时间发挥魔法。这是对制面师时间掌握能力的考验,发酵时间过短,则抻拉的时候面条易断,过长则又影响线面的口感,唯有恰到好处的时间把控,才能使面条柔韧筋道,为之后的抻拉打好根基;拉面,是几十年制面经验的大师傅也不敢轻忽的环节。拉面时,将一端面竹固定在支架上,双手则握住另一端的面竹,屏气,躬身,马步,用力上扬,拉拽……随着余粉抖落,线面越拉越长,丝丝缕缕,宛若雪中银丝。这是对速度、力道、条形毫厘之间的掌控拿捏,有经验的制面师甚至能将线面拉至7米多长,足见功力之深厚。而说到晾面,则是光有手艺都不行,还得老天爷赏饭吃,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正所谓“做木惊(怕)做櫈,做面惊(怕)阴天”,天气好了才能做出好的线面。也因此,穆阳线面又有“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有着不同的配方”的说法,而这全靠制面师对气候的精准把握。因此,每当天气晴朗的时候,苏堤村房前屋后的空地上总是排满了一座座制面架。细若银丝的线面按“口”字型仔细摆放着,人们用细棍细心分梳着面条,让线面在自然风和太阳光中充分晾晒,最终成就极致的美味。
穆阳线面最后一环的包装,有着自己的讲究。线面制成后,要分成一绺一绺,不能切断,收成大约0.5米的长度,然后用红丝线扎住“头部”称为“只”,一公斤分为八“只”,这就是传统的“红头线面”。当地百姓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及寿诞生辰,穆阳线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彩头”食品。甚至于,在福安本地穆阳线面还有着“寿面”的美誉,大年初一迎新,第一道呈上的“开春菜”便是这长寿线面,寓意着长寿幸福。“我们本地产的线面,只用精粉、精盐和水制作而成,不加防腐剂,味道好又吃得放心,关键彩头也好。几百年了,大家走访亲戚都喜欢带一“只”线面。像现在很多去外地打拼的人,每次回来也都要带线面走,这是别的地方都吃不到的家乡味。无论多远,吃上了这一口线面,就没那么想家了。”
从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到福安人恋恋不忘的家乡味道,穆阳线面融入了福安人的生活,也融入了福安人的心灵。这一传承几百年的制面技艺,满足的不仅是人们的味蕾,也是福安人对传统习俗的记忆与守护。人们依靠线面,创造着幸福,品味着幸福,也传递着幸福。
有空闲,继续看请您点击以下名称进入福安各地人文景观城区甘棠下白石湾坞溪尾松罗溪柄赛岐罗江溪潭康厝穆阳穆云晓阳社口范坑上白石潭头坂中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