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直视你的对象10秒钟,ta就会自然而然地亲上来。很多人尝试这样的#对视挑战#,并产生了各种高糖、虐杀单身狗的视频。今天这篇小文章,就来聊聊人类「深情的对视」——两人对视,真的会爱上对方吗?眼神究竟有什么魔力?在韩剧《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里面,女主高文英在童年时期受到母亲的精神折磨,差点被父亲谋杀。童年创伤让她封闭了自己的内心,变成了冷漠变态的占有狂——喜欢尖刀和钢笔,总幻想着把人开膛破肚,把喜欢的男人像扯线木偶一样掌握在手里。而金秀贤饰演的男主文康泰,是一位善解人意的保护师,专门帮助精神病人生活。他们第一次的相遇,文康泰抓着高文英捅向变态男的刀子,一动不动地看着她的双眼。正是那长达十秒的凝视,让冷漠的高文英第一次确认,眼前的男人可以成为她的拯救者,或许她可以不用这样孤独地过一生。也许有人会不屑一顾地认为:这种凝视只有在帅哥美女身上才有用。1989年,Kellerman, Lewis, and Laird三位教授做了一项神奇的实验:他们找来了84对彼此不认识的男女大学生,安排他们互相观察对方各部位2分钟。结果显示,参与者在互相凝视对方的眼睛2分钟后,会对彼此产生更高水平的激情、喜爱和感情上的联系。《纽约时报》爱情专栏的一篇文章,也讲述了一个类似的实验。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Catron教授邀请一些异性恋男女从不同的门走进实验室,面对面坐着,在回答一些个人问题后,让他们相互凝视4分钟。
很多人认为恋爱不受主观意志驱动,是「自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
很多人以为爱情可能是命运,但说到底还是大脑内化学物质的作用——注视行为,能够激活一个人大脑里的奖励系统,促进分泌苯乙胺(此物质也正是巧克力可以催情的原因),提升情感唤起。影视剧,很多时候即使剧情推进得很慢,但观众仍然能沉浸其中,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大量男女角色的对视。当男主对着摄像头深情直视的时候,甚至连屏幕外的观众,都能感受到由他们瞳孔往外散发的情愫。有一档网络节目叫《你正常吗》,节目组发起了一个与亲友对视3分钟的征集活动:人们可以上传与自己父母、兄弟姐妹、伴侣、朋友的对视视频,超过3分钟即挑战成功。他们看着看着就笑出声来,并且抱怨看对方“快看吐了”,28岁的陈磊和她53岁的母亲施细沫对视了1分多钟后,双方同时开始控制不住地鼻翼抽动。儿子欲说还休,只好将双手搭在母亲的肩膀上,但又很快抽了回去。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才第一次好好地看着自己爱的人的脸,复杂的感情不断涌现出来,所以很难控制住自己。有些明星,像杨幂、唐嫣、杨紫、包贝尔等都参与了这次活动,其中最让人感动的是包贝尔夫妻的对视。一开始包贝尔做古怪动作想要让妻子笑场,但没到两分钟,妻子就开始哭:现在这个社会里面,不仅玩桌游很难凑齐8个人,就连想要好好跟身边的人聊聊,好好看看对方,都总是没有机会。一回到家,每个人的目光都被各类屏幕占据,连吃饭也不忘带手机上桌,扒两口饭就急忙解锁手机看最新的消息。一位英国科学家发现,现在的日常沟通里面,人们只有30%-60%的时间里是看着对方说话的。在《大西洋月刊》上,一位作者就提到一个13岁的小女孩尝试与某人面对面交谈,但没有被注视时的感受:“我觉得很痛苦,我可能在谈论对我来说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他们甚至没有在听”。对于孩子也好,对于成年人也好,有时候沟通并不是在于说了什么,而是在于我是否被看见,是否被尊重。当人们四目相对的时候,两个人成为Koike教授所说的“单一连接系统(singular connected system)”——人们生理上大脑同步,在情感上也传达了一种“我一直会关注你,一直在你身边”的信念。很多时候,我们关系困境的解决方法,并不在于大处,而往往是每个人都能做、但都下意识排斥的小动作,例如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有时候,好好看看对方,直面困境,传递爱与在乎,或许关系在那一瞬间就能变得不同。因为有很多话,不用说出口,一个眼神,一次凝视,就能把心底难以言说的情绪传达给对方。凝视,是两个灵魂之间的连接,是最深层次情感的释放、融合,又重新恢复新的平静。
[1]Kellerman, J., Lewis, J., & Laird, J. D. (1989). Looking and loving: The effects of mutual gaze on feelings of romantic lov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3(2), 145–161.[2]https://www.nytimes.com/2015/01/11/style/modern-love-to-fall-in-love-with-anyone-do-this.html[3]https://www.theatlantic.com/magazine/archive/2017/09/has-the-smartphone-destroyed-a-generation/534198/[4]Koike, T., Tanabe, H. C., Okazaki, S., Nakagawa, E., Sasaki, A. T., Shimada, K., Sugawara, S. K., Takahashi, H. K., Yoshihara, K., Bosch-Bayard, J., & Sadato, N. (2016). Neural substrates of shared attention as social memory: A hyperscanning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y. NeuroImage, 125, 401–412.
本文授权转自公众号看见心理(ID:kanjianxinli1 ):改变,从看见开始。这里是看见心理,提供专业心理内容与服务,由知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创立。作者:黎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