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娃系列]不刷练习册又该怎么办呢?
原创 大陆博士 大陆的星辰大海 2019-08-06
低幼小朋友我不主张刷练习册,更不赞成刷题,为此我写了一篇文章:
有不少家长表示,偶尔刷刷练习册也没什么关系,
也有家长认为,刷刷练习册是有必要的,能知道孩子处于什么水平。
这里我再次强调一下:
从我能够想到的任何方面来讲,我都不认为低幼小朋友“刷练习册”是有必要的。这里定义的低幼小朋友是学前班以前的孩子,也就是大班以前的孩子,实际上,若不是因为中国的国情,有所谓幼小衔接,我个人会认为大班都没有必要刷练习册,只是理解我们家长身处国内这样的环境,不得不为上小学做些准备,那么适当做些练习册也是能够理解的。大班以前的孩子就没有任何必要了。
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我在[小问题专栏]学龄前低幼儿童应该“刷题”吗?这篇文章中已经仔细分析过各种情况了,这里就不再重复。
今天要接下去谈,既然刷题没有必要,那低幼儿童又该怎么办呢?家长困惑于怎么教孩子,而我看到的则是其他的隐藏的问题,今天我用一个例子来深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昨天交流群里有家长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孩子在做练习册时,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能够排序,但是家长认为孩子不会按照题目的要求做题。
请大家注意练习册上还对孩子做题标注了时间上的要求,20秒。
事实上,这类题目,无论从形式,还是从难度,以及要求上来讲,都比较符合小学一年级新生水平,甚至如果有些孩子没有进行早期数学启蒙,对于排序,以及里面的数学用语不熟悉的话,那么可能要上个一年半载的学,才能分清楚“第三大”与“第三小”的区别。
这个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呢?我从以下三点来讲。
第一点:
让儿童通过动作
感受空间秩序的必要性
在过去,人们对于数学的定义是有关于数量与空间关系的学科,尽管这个定义已经有所变化,更多人认为数学是有关于模式的学科,但是,数与空间依然是我们学校数学教育的核心。
理解数,离不开对空间秩序的理解,也离不开实际操作。
我一直给家长讲:动作推动思维。在孩子发展的早先几年,动作对他们的影响深远,你可以认为孩子的绝大部分思考都源自于他们看到的动作,现象。
各种显性和隐性的因果关系,会促进孩子去理解数学概念。
比如,当我们让孩子理解“序数”的时候,最开始往往是通过排列成一排,按照一定标准摆放,并对应第一第二第三这样的序数词,此时空间秩序与序数词本身的关系是不言自明的,儿童对于“序”的概念的最初理解就源自于此。
当孩子渐渐理解序数,能够在内心进行排序,他们心理层面的思考,也更接近于把物体按照某种标准进行“排队”这样的意象。
象上图6个物体这样的排序,通常对于5-6岁的孩子来讲是可以胜任的,家长会以为孩子能够排列顺序,就代表孩子理解“序数”的概念,也应当能够胜任各种练习题,如果孩子不会做,通常是孩子不懂看题,还不习惯,可能多做一些题目,熟悉题型就可以了。
实际上,序数的概念还包含了“方向”,对应于空间秩序就需要儿童具有某种心理意象,这一点是练习册无法做到的,或者说表现会是刻板的。
同时练习题是静态的,扁平的,结果式的,你看不到孩子思考过程,你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如果依然按照这样的模式继续进行练习,那么就会造成你忽略孩子很多在概念上的缺失,不完整甚至是错误。
第二点:
通过游戏活动有层次地
突出重点对比
我们说数学是有关于“关系”的学问,要让孩子理解数学概念,重点就是让孩子体察到事物之间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又是看不见的,你表述不清,也无法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讲透彻,就象隔靴挠痒一样,仅凭口头灌输,实在难以接触到核心。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孩子来一场互动性的游戏。就上面这道题目,我把它改编成一个游戏场景:
注意以上互动过程都不是家长单独一个人在说,而是可以提示孩子数的方向,让孩子自己动手去数,通过家长的引导,让孩子自己察觉和总结出数数的方向问题。
最后让孩子理解的是,“第三大”意味着从第一大开始数,“第三小”意味着从第一小开始数。
这个游戏还可以用其他物体,让孩子一次又一次巩固对概念的理解,比如家里人的身高,谁是第二高,谁是第二矮;比如吃饭,谁吃的第二快,谁是第二慢等等。
隔些天,可以再拿出小鱼,尝试让孩子排列5条小鱼,同样找出“第三大”和“第三小”,让孩子发现,此时“第三大”与“第三小”变成同一条鱼了,这是为什么呢?引入认知冲突有时候是推动孩子思考的最好的办法。
而对于低幼儿童来讲,具体情景中的认知冲突才会感受深刻。
这个游戏还可以拓展到小学一年级的“排队题”,第三条小鱼前面有几条,后面有几条,结合整体部分概念,就能理解,处于中间位置的小鱼,无论从哪边开始数,都是同样的序数。可以拓展的概念还有很多,家长可以在不同的情景中反复和孩子玩序数游戏,从而逐步加深孩子对序数的理解。
上面的游戏过程中,由于是一个动态过程,尤其是充满动作分解的过程,成人可以通过控制动作的顺序,突出重点,语言对应等等方式来强调让孩子关注的重点应该在哪里。
这些重点才是理解概念的关键,如果没有引入对比两排小鱼的位置相同,但是小鱼本身是不同的这样的认知冲突,那么对于上题中我们想让孩子掌握的概念来讲,学习是不够充分的,同时,家长也难以通过一道题目去定位孩子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第三点:
动态互动可以放大
思维上的盲点
讲到这里,也就引出了今天要讲的最后一部分。我认为低幼孩子没有任何必要进行刷练习册这件事,也是因为,练习册会误导家长对孩子的判断,通常是会高估孩子的能力,或者低估孩子的推理思考的能力。
孩子会做一类题,就认为孩子概念已经完整;孩子不会做某题,就觉得孩子不善于思考,缺少做题经验。
但是假如你花点时间,用点小心思,去和孩子进行一场游戏活动,你能看到的是更多的点,比如:孩子可能能够排序,但是比较擅长从小到大,不擅长从大到小,或者孩子能够数数,但是始终不能理解正数与倒数的差异,又或者用语言“第一大,第二大,第三大”以及“第一小,第二小,第三小”去对应具体的事物,会出现偏差错乱,很多细节都会在你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出现,因而能促进你去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你的注意力就会从做题进入到让孩子理解概念本身上去。
从这样的对比分析,你不难看出,不仅从孩子的角度讲,我不建议低幼儿童刷练习册,更是从成人辅导教学的角度讲,练习册其实在不经意间增加成人的焦虑,转移成人的注意力焦点,把本应该传授孩子知识概念的“传道授业解惑”,变成了天天考核孩子有没有进步过没过关的“刷题集中营”,这就很不值得了。
当然,如果家长把练习册看成是自己辅导孩子的素材,象我上面这样,通过一道题目,把它改编成一个游戏活动来进行,那当然是可以的,不过对于有这样能力的家长来讲,其实也已经不需要用练习册来提供素材了,生活中到处都是素材。
最后今天看到低幼班级的家长分享的内容,非常棒,与我要写的很一致,如果你也能注重每天在生活中进行数学概念的引导,轻轻松松,几个月过去,你就会发现孩子对数学概念的敏感度,理解力都不同往日了,就好像家长说的,打通任督二脉一样,那是因为通过这样的方式你给孩子积累了很多具象的经验,真实事物的经验是鲜活立体的,比起练习册上平板的卡通图会给孩子带来更深刻的体验和理解,有了这样丰富变化的铺垫,当我们再正式去教孩子数学的时候,孩子就能触类旁通,也就象“打通任督二脉”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