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诞生前传之春秋图霸和战国争雄(上)

春秋图霸

  • 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周朝赖以立国的分封制逐渐瓦解,各个诸候国相互征伐、兼并。到了战国时期,几个强大的诸候国相继实行变法,封建生产关系逐渐确立,其中,秦国从中脱颖而出,最终吞并六国,实现了统一大业。

  • 齐桓公五年(公元前681年),是齐桓公霸业的开始之年。此前,齐国曾几度与邻近的鲁国交战,结果都没有取得多少胜利。这人使齐柜公与管仲看到,仅靠齐国自己的力量,是不能称霸于天下的。于是,他们想到了利用周天子。

  • 齐桓公首先与周室结亲,他迎娶周庄王之女共姬,向全国诸候表明自己与周天子的亲近关系。在拉拢到周天子之后,齐桓公又以尊崇周天子为口号,取得各国诸候的支持。

  • 公元前681年,齐柜公奉周整王之命,通知各国诸候到齐国西南边境上的北杏(今山东东阿县北)开会。这时候,齐柜公在诸候中的威望并不高。通知发出以后,只有宋、陈、蔡、郑四个国家来了。还有几个接到通知的诸候国,像鲁、卫、曹、郑(都城今河南新郑)等国,采取观望的态度,没有来。齐桓公便以此为突破口,杀鸡骏猴,制伏了鲁国,随后,齐桓公又软硬兼施,把卫国和郑国拉入同盟。

  • 齐桓公七年(公元前679年),在齐国的帮助下,原先国内政局很混乱的宋国和郑国也实现了初步的稳定。齐柜公的霸主地位终于被各诸候国认可,齐国开始称霸中原。

  •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周朝国都迁到洛量(今河南洛阳),东周开始。

  • 公元前613年,《春秋》记载“秋七月,有星幸(暦星)入于北斗”,为世界上对哈雷暦星的最早观测记录。

春秋五霸

  • 东周末年,先后出现5个大诸候,包括齐桩公、宋裹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把他们称作“春秋五霸”。还有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春秋五霸”应该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阔间、越王勾践。

  • 公元前741年,楚国熊通杀侄自立,自号武王,开启春秋时期诸侯称王的序幕。秦穆公称霸西戒。

  • 齐柜公和晋文公相继称霸中原之际,西部的秦国也逐渐强大起来。晋文公死后,秦穆公想趁机进占中原,但是与晋国交战几次,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秦穆公只好转而向西发展,派兵进攻西我,先后征服兼并了十四国,开拓了上千里的疆土,成为西戒地区的霸主。

晋文公

  • 晋文公(公元前697~前628年),姓姬,名重耳,谥曰“文”,史称晋文公。春秋中前期晋国国君,晋献公之子,晋惠公之兄,政治家、外交家,公元前636年至公元前628年在位。他在位期间,勤于修政,励精图治,使晋国成为春秋时代第一强国,开创了晋国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中原霸权。

  • 为纪念晋国贤人介子推,人们开始过寒食节,后来演变为踏青的节日。

  • 公元前632年,晋、宋、鲁、齐等盟于践土,周襄王派人赴盟,共立晋文公为霸主。

  • 公元前627年,秦穆公派兵大举进攻郑国,郑国商人弦高假装使者,智退秦军。

秦晋之好

公元前676年,晋献公即位。献公之父武公晚年娶齐柜公女儿齐姜,齐姜则与时为太子的献公有私情。献公继位后,把庶母齐姜娶为夫人,生女伯姬及子申生。伯姬在后来的秦晋政治联姻中嫁给秦穆公为夫人,这便是所谓“秦晋之好”的开端。

  • 在此后二十年间,又有过两度“秦晋之好”。因此秦晋之好代表的是一种政治上的联姻,是国家之间的联合,但后来渐渐将男女之间的婚姻也称作结为“秦晋之好”。

  • 孟明视虽然屡败于晋军,但秦稳公对他仍然信任。终于在公元前624年率秦军攻晋,夺得晋国城池,报了般之战的仇。

  • 公元前656年,楚国修建了最早的长城,做防御之用。此后,各国相继兴建长城。

  •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攻伐陆浑戒,兵抵周朝郊野,问鼎中原。

  • 公元前605年,郑国的子公因为食聖之事与郑灵公产生冲突,递与子家合谋杀死灵公。

  •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即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

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主要的学派之一。

  • 道家学派以春秋时期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为理论基础,并以此说明宇宙及社会万象的本质、根源、构成及其变化。道家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以老子的“道法自然”为基点,主张人们在思想上遵循“生而不有,为而不特,长而不宰”“清静无为”的“道”理;政治上倡导“无为而治”“小国家民”“不尚贤,使民不争”;伦理上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号行为上主张顺乎自然、“守雄守柔、以柔克刚”由于各自阐发重点的不同,战国时期的道家分化成若干派,其中以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著名。道家学派对后世影响极深,并成为传统文化的基干之一。

  • 公元前546年,晋、楚、齐、鲁等十四国在宋国会盟,举行弹兵大会。晋国和楚国被奉为霸主,接受各小国的定期朝贡。

  • 公元前515年,专诸刺王僚,公子光即位,是为吴王闻间。他在位期间重用伍子胥和孙武等人,使吴国国力大盛。

  • 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命伍子胥营建阖城,即今天江苏苏州。

  • 公元前513年,晋公命人铸刑鼎,颁布范宣子所定的刑书。

  • 公元前476年,齐国田氏大于公室,田氏一族不但掌握国政,其封量也大于齐平公。

  • 公元前458年,晋国四卿合谋灭范氏、中行氏。晋国六卿由此变为四卿,斗争更加激烈。

战国七雄

  • 战国时期的7个大国,即齐、秦、燕、楚、韩、赵、魏。除秦国在函谷关以西,其余六国均在函谷关以东。七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连年征战争雄,故名。后秦国兼并东方六国,完成统一大业。

  • 公元前338年,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去世,商鞠因谋反罪而遭五马分尸、灭族之祸,但秦法未废。

  • 公元前329年,魏国张仪入秦,公孙衍离秦赴魏。秦国攻打魏国,夺取河东汾阴、皮氏、焦、曲沃等地。

  •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实施胡服骑射,使赵国军事实力明显增强。

  • 公元前279年,齐国田单以“火牛阵”发动反攻,逐步收复齐国失地,史称“田单复国”。

  • 公元前283年,赵国以廉颇为上卿。廉颇大破齐师,攻取晋阳。此后廉颇为赵国掌兵数十年。

  • 公元前266年,秦昭王任用范难为相,采纳了范难提出的“远交而近攻”的战略,把斗争重点放在邻近的韩、赵、魏三国。

  • 公元前256年,周王卒,秦取九鼎宝器,东周亡。

  • 公元前270年,秦将胡阳经上党进攻赵国阀与,赵将赵奢率军救网与,大破秦军。

  • 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历时3年,以赵国大败,白起坑赵卒40万结束。

  • 公元前262年,楚国任命春申君为相,当时战国四公子“辅国持权”,养士成风。

  • 公元前259年,秦军乘长平之战胜利之机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郵,历时两年未能攻下。其后魏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大败秦军于邯郵城下。信陵君由此不敢再回魏国去。

  •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亲政,借助相国昌平君、昌文君之力平定媛南之乱,主持国政。

  • 公元前237年,尉绚入秦,他协助秦王收买六国权臣,乱其部署,统一中国,被封为国尉,掌管军事。

  • 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停虎韩王安,以其地置颖川郡。

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晋献公宠爱一个妃子驱姬,想把驱姬生的儿子买齐立为太子。后来晋献公年纪大了,想到立嗣的问题,便狠了狠心,将原来的太子申生杀了。申生一死,晋献公的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性命难保,便都逃到别的诸候国避难去了。晋献公死后,夷吾回国夺取了君位。夷吾感到留着重耳是个祸患,便想除掉重耳,重耳不得不到处逃难。重耳在晋国时很有声望,一批有才能的大臣都愿意辅佐他。

  • 晋文公打败了楚国后,会合诸候订立盟约,连归附楚国的陈、蔡、郑三国也与晋国成了盟约国。但是,跟晋国订了盟约的郑国,又暗地里跟楚国结了盟。晋文公知道了这件事,非常生气,打算再次去征伐郑国,还与秦国约定,一起攻打郑国。

  • 秦穆公一心想向东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就亲自带着兵马到了郑国边界。晋国的兵马在西边驻扎,秦国的兵马在东边驻扎,两军声势十分浩大。郑国的国君忙派辩士烛之武去劝说秦穆公退兵。烛之武来到秦国军营,对秦穆公说:“秦晋两国一起攻打郑国,郑国一定会亡国。但是郑国和秦国相隔很远,郑国一亡,土地全归了晋国,晋国的势力就更大了。它今天在东边灭了郑国,

老子论道

  • 老子,姓李名耳,字聘,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量)厉乡曲里人,东周时曾任守藏史,掌管图书典籍。相传孔子曾向他问“礼”,他却给孔子讲述许多深奥的道理,使孔子折服于他。

  • 《老子》以“道可道,非常道”开篇,提出了一个最高的哲学概念“道”。老子哲学就是由“道”推演出来的,他也因此成为道家的始祖。

  • 老子把天、地、人等宇宙万物连贯成为一个整体,突破了古代哲学以政治和伦理为轴心的局限。老子认为“道”是先于天地生成的,是天地万物之源,宇宙间的一切,包括人在内都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这种思想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天人合一”思想,这一思想为后来的庄子所继承和发展。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对中国古代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老子思想中最大的闪光点是他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观察到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存在着互相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世间万物有阴阳、刚柔、强弱、兴废等分别。

  • 扁鹊姓秦,名越人,渤海鄚郡(今河北任丘)人,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

扁鹊在医学上的成就,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诊断方面,扁鹊采用了望色、闻声、问病、切脉的四诊合参法,尤其擅长的是望诊和切诊。在给蔡桓公看病的过程中,通过察看蔡桓公气色,就知道其疾病症结,就是望诊的体现。因此《史记》中称赞道:“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在经络藏象方面,扁鸭提出病邪沿经络循行与脏腑的深浅,以及病由表及里的传变理论。

从史籍记载中,我们看出扁鹊已经熟练掌握了砸石、针灸、汤液、按摩、照帖、手术、吹耳、导引等方法,并将其灵活兼用于具体病案之中,综合治疗。

在科学预防方面,扁鹊提出了6种病不能治。即“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轻身重财,二不治;衣食不能适,三不治;阴阳并藏、气不足,四不治;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信巫不信医,六不治。”其中不治“信巫不信医”,反映出扁鸭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把中药制成丸、散、膏、丹、汤剂等品类也是他的创造。他是我国中医发展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医学家,为我国传统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人们把他比做传说中黄帝时代的神医扁鸭,后来的中医都尊他为祖师。扁鸭的医学理论,被后人整理成一部医书,名叫《难经》,是中医学的宝贵文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