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省心理学的四大意识流理论揭示了人脑的意识是如何思维的

反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意识流分为内吸流、内闯流、外吸流、外闯流这四种意识流,而我们大脑思维的过程(包括逻辑思维、联想思维以及灵感、直觉、想像等各种思维的过程)就是这四个意识流的流动过程和相互转化、相互切换的过程,在人清醒的状态下,意识流总是象流水一样不断地进行的,也就是说四者的切换是不断地进行着的,在人做梦时和清醒时一样,也是四大意识流不停地转化和切换着的。四大意识流打开了人脑思维的黑箱,画出了思维的形状和过程,使人的思维变成了看得见和摸得着。

1,什么是意识流

反省心理学的定义是:意识流指来自外界和内部无意识的某一(或某些)信息、情感、欲望以连续运动的方式进、出意识的过程。

意识流又名“思想流”“主观生活流”。心理学界最早论述意识流的是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1842—1910)。他在1884年发表的《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是“一股切不开、斩不断的'流水’”。他说:“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不断流动着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后,我们再说起它的时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识流或者主观生活之流吧。”后来,他又在《心理学原理》(1890)一书的第九章中加以详尽的阐述。

2.为什么可以通过意识流进行心理分析

意识流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人脑的智力活动、情绪活动、意志活动等心理活动都是以意识流的方式进行的,因此,通过意识流即可分析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内闯流”是四大意识流之一,是四大意识流中最重要的一个意识流,这是因为它既是思维活动的发起者、推动者,同时也是思维活动的打断者。浅层中的信息,一旦以内闯流的方式闯入意识就能打断意识中正在进行的思维,并可同时发起一个与其有关的新思维。例如,一个学生正在听老师讲课,突然一个“内闯流”闯入意识,想起了昨天电视中的一个镜头,随之浮想联翩。人的幻觉、强迫思维、强迫行为等都是由内闯流引起的,科学家常常不由自主地思考科学研究中的事情,网瘾患者常常不由自主地思考网络游戏中的事情,艺术家常常不由自主地思考艺术创作中的事情,这些都是由于“内闯流”所引起的。浅层中的信息不同,“内闯流”的内容便不同,所引起的思维便也不同。综上所述,“内闯流”掌握着意识中信息加工或思维活动的主动权,因此,它也是心理分析的一个最重要的工具。

3.学习意识流知识是非常有用的

学习意识流知识是非常有用的。比如,一些人之所以怕鬼,之所以会因出现幻觉而自杀,就是因为不懂意识流,鬼和幻觉都是由意识流中的“内闯流”所引起的,掌握了意识流知识就会知道鬼、幻觉、强迫思维、强迫行为等都是由“内闯流”引起的,是一种心理现象,自然也就不必害怕了,不会选择自杀了。

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两大部分,其中,意识的基本活动就是“意识流”,无意识的基本活动就是“心潮”。

反省心理学继承了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詹姆斯的“意识流”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完整的意识流学说,对意识流做出详细的定义和分类。反省心理学对意识流的定义是:“来自外界或内部无意识中的某些信息、情感、欲望以连续运动的方式进、出意识的过程。”根据意识流内容的不同,把意识流分为信息意识流、情绪意识流、欲望(意志)意识流;根据意识流的来源和形式的不同,把意识流分为“内吸流”、“内闯流”、“外吸流”、“外闯流”四大意识流。反省心理学对意识流的研究代表了当今心理学界的最高水平,其应用价值也远在西方的意识流学说之上。

人脑“做梦”和思维的过程(包括灵感、直觉、想象等高级思维过程)就是意识流的流动过程。掌握了意识流知识就可以用来分析“梦”;分析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分析和判断心理疾病的一些症状(如幻觉、强迫思维、强迫行为等);分析和调控智力活动、情绪活动;分析人脑的逻辑、灵感、直觉、想象等高级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过程,从而提高自己捕捉灵感的能力、想象的能力以及直觉思维能力等。同时它也是人工智能中用计算机模拟灵感、直觉、想象等高级思维的基础,是治疗幻觉、强迫思维、强迫行为等心理疾病的方法。总之,掌握意识流方面的知识无论对心理调控、心理潜能开发或是心理保健、心理治疗等都有重要意义。

4.四大意识流

詹姆斯提出的“意识流”概念,既强调了思维的不间断性,即没有“空白”,始终在“流动”;同时也强调其超时间性和超空间性,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因为意识是一种不受客观现实制约的纯主观的东西,它能使感觉中的现在与过去不可分割。他还认为,参与意识流的要素有感觉、表象、思维、情感、欲望等,但他未对意识流的实质和具体过程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反省心理学在此基础上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意识流即“经由意识的信息、情感(绪)、欲望等心理要素的流动”,并对意识流做出了详细的分类,根据意识流的内容的不同,可把意识流分为:“信息意识流”“情感意识流”和“欲望意识流”;根据意识流的来源和进入意识的方式的不同,可以把意识流分为:内吸意识流,简称“内吸流”;内闯意识流,简称“内闯流”;外吸意识流,简称“外吸流”;外闯意识流,简称“外闯流”四种。信息意识流可分为内吸流、内闯流、外吸流、外闯流四种,而“情绪意识流”和“欲望意识流”只可分为两种:内吸流和内闯流,如图1-21所示。

“信息意识流”既可来源于内部无意识,也可来源于外界,因此,信息意识流(以下简称“意识流”)可分为四种:内吸流、内闯流、外吸流、外闯流。而“情感意识流”和“欲望意识流”只能来自内部无意识,而不能来自外界,因此只有两种:内吸流和内闯流。详细分类如下图所示。

如图1-21

下面重点论述“信息意识流”的四个支流。

(1)外闯流:外界的声音、图像等信息擅自闯入意识

外闯流是指外部的声音、图像等信息不请自来,擅自闯入意识。如:上课时,老师讲课的声音对你来说就是一种外闯流;或突然一声巨响惊动了你,这“一声巨响”就是外闯流;或突然屋门打开,外面走进来一个警察,警察的形象信息就是外闯流;或有人突然从后面拍了一下你的肩膀,把你从沉思中惊醒,身体上的触觉信息就是外闯流……这些外部信息都是不请自来,擅自闯入你的意识的。外闯流的特征是:①来自外界;②通常违背人的意志,出人意外地、擅自地闯入意识。外闯流通常会打断我们正在进行的学习、思考活动。不过有时候意外闯入意识的外闯流也能给人以有益的启示,使人获得灵感。如,鲁班受草叶划破手指的启示而发明出锯子;笛卡儿受天花板上蜘蛛网的启示而发明出解析几何;阿基米得受洗澡时盆水溢出的启示而发现浮力定律,并成功解决了“王冠问题”;牛顿因树上落下的苹果砸在头上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等等。

(2)内闯流:“幻觉”和“强迫思维”“强迫行为”原凶

内闯流是指无意识浅层中的某些信息、情绪、欲望不请自来,擅自闯入意识。如,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时,突然想到了昨天晚上电视中的一个镜头,并随之浮想联翩;一个学生在做数学作业时,突然思想走神了,想起了昨天发生的一件事,随之思绪万千,沉浸于回忆和想象之中;一个人在经历挫折事件后反复自动地、闯入性地体验某种痛苦、愤怒的情绪;突然体验到一种欲望;我们刚听过的一首好听的歌曲,在歌声停止后会自动地在脑海中盘旋;我们外出旅游回到家后,旅游地的风景会自动地在脑海回现,等等。心理学界的有关统计表明,学生头天晚上看电视的时间越长,第二天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次数就越多;经过一个长长的寒假或暑假,刚开学的头几天,学生在课堂上最容易走神,思想最容易开小差。上述心理现象都是浅层中的信息以“内闯流”的方式擅自闯入意识的结果。此外,我们的口误、笔误、幻觉(包括幻听、幻视、幻味、幻嗅、幻触等)、强迫思维等心理现象也都是浅层信息以内闯流方式擅自闯入意识的结果。内闯流的特征是:①来自内部的无意识浅层;②通常违背人的意志,擅自意外地闯入意识;③只有位于浅层的信息、情绪、欲望才能以内闯流的方式进入意识,位于深层中的信息、情绪、欲望不能以内闯流方式进入意识,而只能以内吸流(下文有详述)的方式进入意识,因此,通过“浅层置换”的方法,把引起幻觉和强迫思维的那些信息从“浅层”置换到“深层”中去就可以治疗幻觉、强迫思维等心理疾病(详见本书第五章),如图1-23所示。

图1-23 四大意识流之发生图

通过图1-23,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浅层信息可以“内吸流”和“内闯流”两种方式进入意识,而深层信息只能以“内吸流”的方式进入意识,不能以“内闯流”的方式进入意识。

和外闯流一样,内闯流通常也会打断我们正在进行的学习和思考活动(如上述学生在课堂上的内闯流现象),这是其不利的一面;但同时,内闯流也有其有利的方面,很多科学家、发明家都是因为受到内闯流的启示而得到灵感思维,做出重大发明、发现的。如瓦特在发明蒸汽机的过程中,曾苦思冥想、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蒸汽机的发明方案,但一次他在格位斯哥大学的操场上散步时,突然来了一个内闯流,想到了太阳系的结构—众多行星围绕太阳旋转的图像,这一图像使他大受启发,发明出了能做圆周运动的活塞,终于发明了万能蒸汽机,把人类带入了机器大工业时代。又如,一天,贝多芬来到一家饭馆用餐。点过菜后,一个“内闯流”给他带来了灵感,他便顺手抄起餐桌上的菜谱,在菜谱的背面作起曲来。不一会儿,他就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了。服务员看到贝多芬那十分投入的样子,便不敢去打扰他,打算等一会儿再给他上菜。大约一小时之后,侍者终于来到贝多芬身边:“先生,上菜吗?”贝多芬如同刚从梦中惊醒一般,立刻掏钱结账。侍者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先生,您还没吃饭呢!”“不!我确信我已经吃过了。”贝多芬根本听不进侍者的一再解释,他照菜单上的定价付款之后,抓起写满音符的菜谱,冲出了饭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内闯流非常重要。因为“浅层”主要就是通过内闯流来控制意识,进而控制人的整个心理活动的。为什么呢?因为“内闯流”闯入意识后,可以打断正在进行的学习和思考活动,并可同时引起新的联想、思维活动,也就是说它还可以发起一个新的思维。我们的口误、笔误、幻觉、强迫思维等现象,都是由内闯流引起的。科学家通常会强迫思考自己科学研究方面的事情,文学家、艺术家会经常强迫思考自己文学、艺术创作方面的事情,网瘾患者会强迫思考网络游戏方面的东西,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浅层信息结构不同,因而内闯流的内容和由内闯流所引起的思维便也不同,所以说,控制了一个人的浅层就可控制他的意识和整个思想。如果浅层中充满了有益的信息,就会经常出现有益的内闯流,如科学家的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强迫思维;反之,如果浅层充满了不良信息,就会经常出现有害的内闯流,如网瘾、赌瘾患者的内闯流。因此,用浅层置换的方法(把不良信息置换到深层中去,把有益的信息置换到浅层中去)既可以治疗网瘾、赌瘾等心理疾病,又可以培养天才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杰出人才。

下面对口误、笔误、幻觉(包括幻听、幻视、幻味、幻嗅、幻触等)、强迫思维、闯入性回忆等内闯流现象分别予以详细说明:

① 口误:口误就是说错话,把不该说的、本想隐瞒的话给说出来了。比如,一个人本想撒谎,结果由于口误,反把真话给说出来了;警察在审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通常会连续发问,这时候犯罪嫌疑人最容易出现口误,把真实的情节说出来。“意识在先,表达和行动在后”,一个信息进入意识后,我们才会把它说出来、写出来、做出来。刚发生的事情,通常存放于无意识的浅层,浅层信息会以内闯流的方式擅自闯入意识,因此,审讯的时候,犯罪嫌疑人很容易发生口误。

② 笔误:笔误就是写错字,本想写A,却把B字写了出来,这是因为B字以内闯流的方式闯入了意识,随即我们就把它写了出来。

③ 幻觉:幻觉包括幻听、幻视、幻味、幻嗅、幻触等,精神症人经常会发生幻觉,正常人偶尔也会发生幻觉,幻觉并不可怕,也是完全可以治疗的。因为它的本质是意识中的内闯流,治疗幻觉的方法就是“浅层置换法”。因为只有浅层中的信息才能以内闯流的形式进入意识,而深层中的信息是不能以内闯流的方式进入意识的,只能以内吸流的方式进入意识,因此,把浅层中那些内闯信息置换到深层中后,就不会再发生以前的幻觉了。很多人因担心幻觉是精神病的先兆而恐惧,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这是很不必要的,也是很可惜的。例如,2010年7月,内陆著名演员贾某在北京朝阳区的家中跳楼自杀,年仅43岁。自杀前曾长期伴有幻听、幻视症状。据说他的自杀就与幻觉有关。还有一部分人,他们出现的幻听,是被要求杀人或自杀,患者会坚信这是一个命令,要去完成,因此而出现危险的情况。然而,假如他们懂得一些心理学,知道这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意识流、内闯流,也就不会出现自杀、伤人那样的严重后果了。

④ 幻听:幻听就是我们听到一个声音,但该声音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来自我们的无意识。正常人偶尔也会出现幻听,如,处于热恋中的男女青年很容易发生幻听,有时坐在屋里会听到对方在外面叫自己名字的声音,声音非常熟悉、非常逼真,以至于他(她)认为对方来找自己了,但当他(她)到室外寻找时却又看不到人,这时才知道是自己发生幻听了;再如,我们在焦虑地等待某人到来时,忽然会听到敲门声,实际却没有人来;一个母亲突然失去儿子,悲痛万分,有时会幻听到儿子在同她讲话;等等。正常人发生幻听的比率较少,但精神病人出现幻听的比率要高得多,如很多精神病人常会听到别人骂自己、指责自己。周围实际上很静,但患者却能听见很多声音。能听见的声音也包括很多种类型,比如患者觉得有人在和他说话,也可能会觉得有人在骂他、评价他。除了说话声以外,也可能听见飞机声、呜呜声等,但实际上,这些声音都是不存在的,正常人根本听不见的声音,患者却能听见,这是因为患者出现了“内闯流”。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某个人总是自言自语,冲着外面骂,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患者并不是在自言自语,而是在和他听到的声音“对话”。幻听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发生的比率非常高,据有关医学统计,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半数以上都会发生幻听,病人常听见邻居、亲人、同事或陌生人说话,内容往往是使病人不愉快的。最具有特征性的是听见两个或几个声音在谈论病人,彼此争吵,或以第三人称评论病人(评议性幻听)。语声常威胁病人、命令病人或谈论病人的思想,评论病人的行为。病人可以清楚地听出议论他的每一句话,因此十分痛苦。病人行为也常受幻听支配。如与声音做长时间对话、发怒、大笑、恐惧或喃喃自语,做侧耳倾听状,或沉醉于幻听中,自笑、自言自语、做窃窃私语状。幻听是由内闯流造成的,是浅层中的声音信息以“内闯流”方式进入意识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的内闯流声音都是幻听,只有高度清晰、高度逼真,足以以假乱真的内闯流声音才是幻听。例如,我们刚听完一首歌曲或音乐,其声音、旋律会自动在意识中盘旋、回忆,这也是一种声音内闯流,但我们当时能分辨出这不是原声,而是回忆的声音,因此不会发生幻听。

⑤ 幻视:幻视是指我们看到一个形象,但该形象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来自内部无意识。世界上是不存在鬼的,但有的人在孤单、害怕的时候会看到鬼,这是无意识中“鬼的形象”以内闯流的方式擅自闯入意识的结果,所以,相信鬼的人,很容易看到鬼,而不信鬼的人,永远也看不到鬼。有些精神病人经常会发生幻视,如他们会把墙上的一只猫看成是老虎而惊恐万状;他们还会看到有人拿着刀追杀自己,而事实上外面什么人也没有。有的精神病人还会看到面前有个人在指责自己,骂自己,并和这个人对骂,而事实上他周围什么人也没有,只不过他本人发生了视觉信息的“内闯流”而已。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视,其形象往往很逼真,颜色、大小、形状清晰可见,内容多单调离奇。如看见一只手、半边脸、没有头的影子、灯泡里有一个小人等。幻视的形象也可在脑内出现,病人说是用“内眼”看见的。“幻视”和“表象”不同,因为幻视中的形象是意外地、被动地闯入意识的,这是一种内闯流;而表象是对以前所见事物的主动回忆,因此,表象中的形象是主动调入意识的,这是一种“内吸流”。据科学家研究,少数十岁左右的儿童能进行非常清晰、逼真的表象,如他们在对一头牛进行表象(回忆)时,头脑中牛的形象与他当时所看到的牛的形象几乎一样逼真;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到了18岁以后就很难做出这样清淅逼真的表象(回忆)了,原先的“特异功能”也退化、消失了。幻视中的形象就是一种高度清晰、高度逼真的形象,所以它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同样,上述幻听中的声音也是一种高度清晰、逼真的声音,足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⑥ 幻嗅:幻嗅是指闻到一种气味,但该气味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来自内部的无意识。存放于浅层的某种气味信息以内闯流的方式闯入意识时,我们就会发生幻嗅。如刚经历恐怖事件的人,走进一个干净的房间时,会闻到一种血腥味,这是浅层中的气味信息以内闯流的方式闯入意识的结果。

⑦ 幻触:幻触是指主体感觉到一种来自身体皮肤或身体内脏的虚幻的触觉,这种触觉在客观上是不存在的,做体表或体内医学检查时查不出任何客观外在的接触物。幻触的本质是一种内闯流,这种触觉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来自内部无意识,是浅层中的触觉信息以内闯流方式闯入意识的结果。幻触者通常会自己感觉到皮肤黏膜有虫爬、火灼、通电、湿润等异常感觉。还有一种“妄想性触幻觉”,病人能清楚地描述其体表或体内“有虫、兽在活动”。这种特殊的体感幻觉,往往带有妄想的色彩。

⑧ 幻味:幻味是指口中品尝到一种虚假的味道。如有些精神病人会拒绝进食,说饭菜中有煤油味或毒药味,而事实上饭菜是很好的,没有任何怪味。幻味往往与病人受过迫害有关,如以前曾经有人在他要吃的饭菜中下过毒药或泼洒了煤油,但病人没有被害死。吃饭时,存放于浅层中的气味信息以内闯流的方式进入意识时,病人就会出现幻味。

⑨ 强迫思维:强迫思维又叫“强迫性穷思竭虑”,是指本人主观意志上不愿思考某件事,但就是会不停地、自动地思考这件事,自己没有能力制止它。比如,再有三天就要考试了,一位网瘾很重的学生感觉到这几天不能再玩网络游戏了,于是下决心来个“突击战”,争取考试过关(及格);但当他坐下来看书、复习的时候,会不断地发生强迫思维,不由自主地思考网络游戏方面的东西,以致无法复习下去,一小时也看不完一页教材的内容,非常痛苦。这种强迫思维就是由内闯流引起的。

⑩ 闯入性回忆:闯入性回忆又叫“强迫回忆”,是指不由自主地、强迫性地回忆已发生过的某些场景、往事,本人不愿意回忆这些事情,但自身却无法制止。急性应激障碍患者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通常都会发生这种“闯入性回忆”。如汶川大地震中的幸存者,在地震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会不断地反复回忆地震发生时的悲惨场景,有时做梦都在回忆,以至于被恶梦惊醒,这种“血淋淋”的回忆是很痛苦的,是患者本人所不愿回忆的,但就是制止不了,还是经常反复不断地自动回忆。这种闯入性回忆也是由内闯流所引起的。

内闯流中除了上述信息内闯流外还有“情绪内闯流”和“欲望内闯流”。当我们自动地、反复地体验某种情绪的时候,就是在进行着情绪内闯流,抑郁症患者之所以会反复体验抑郁、痛苦等不愉快情绪,焦虑症患者之所以会反复体验到焦虑情绪,就是“情绪内闯流”不断擅自闯入意识的结果,当然,在我们成功时,也会沉浸于高兴的情绪之中,反复体验到愉快的情绪,这也是由于情绪内闯流频繁闯入意识的结果。同理,当我们突然体验到某种欲望的时候,也是欲望内闯流正在进行的时候。

(3)外吸流:向外界搜索、吸引信息

当我们带着一定的“目的”或“疑问”对外界进行观察时,或向书籍、网络查阅资料时,我们的意识中就正在进行着“外吸流”。所谓外吸流,是指原先进入意识的“线索信息”(如疑问、观察的目的等),吸引外部相关信息进入意识的过程。如,你带着某一疑问去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或向别人口头请教;又如,感觉到腿疼时,查看腿部,以寻找疼痛的原因等。如此,相关的外部信息便被“请”或“吸引”入你的意识。一个以上的外部信息以“吸”的方式进入意识即构成“外吸意识流”,简称“外吸流”。

外吸流的特点是:①主动性,与前述“内闯流”和“外闯流”的被动性、意外性不同,外吸流是主动进行的,即在我们意识的支配下主动进行的,是我们有意地进行观察和查阅资料的结果,外界信息是被主动“吸”(请)入意识的,而不是擅自闯入意识的,因此,外吸流不会像内闯流和外闯流那样打断我们正在进行的学习和思考活动;②信息来源于外界,而不是内部的潜意识。

(4)内吸流:向无意识搜索、吸引信息

当我们处于“联想”“想象”和“努力回忆某一事件”等的状态时,我们的意识中正在进行着“内吸流”。所谓内吸流,是指首先进入意识的某一信息(如疑问,或看到、想到的某个信息),吸引内部无意识中的相关信息进入意识的过程。如一个人故地重游,故地的一草一木会勾起他对早年往事的回忆,这些往事(信息)之所以能进入意识,是因为上述的“一草”“一木”进入意识后把它们吸引进意识中来的,即以内吸流的方式“请”进意识中来的。又如,一个人头脑中先产生某个疑问,接着出现了该问题的答案,则该答案信息也是被“在先”进入意识的疑问信息“请”进意识中来的。概言之,内吸流就是指利用“在先”进入意识中的“线索信息”,把无意识中的“相关信息”(与该线索信息有关联的信息)吸引进意识,而一个以上的内部信息以“吸”的方式进入意识的过程便构成“内吸意识流”。

联想、想象和主动回忆(有意回忆)是内吸流的三个典型实例。我们联想的过程就是一个内吸流不断进行的过程,如由A想到B,再由B想到C、D、E、F……由事件A想到事件B的过程即是A吸引B进入意识的过程,C、D、E等依次类推。

想象的过程也是一个内吸流进行的过程。如,我们可以想象出现实中不存在的“牛头蛇身”这种动物,当这一“想象动机”进入意识后,它就会先后吸引无意识中的“牛头”和“蛇身”这两个形象信息进入意识,最后在意识中加工、合成出“牛头蛇身”这一全新的动物形象。文学家之所以能塑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各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就是通过想象这一“内吸流”在意识中加工合成出来的。

主动回忆或“有意识地回忆”的过程也是一个内吸流的进行过程。回忆的开始总要有个回忆的原因或“意图”,这个“意图”进入意识后,就会不断地吸引无意识中的相关信息进入意识,这一过程就是内吸流的进行过程。比如,现在我们就可以回忆昨天发生的事,或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赛中的事情等。

内吸流的特点包括:①主动性,与前述“内闯流”和“外闯流”的被动性、意外性不同,内吸流是主动进行的,即在我们意识的支配下主动进行的,是我们有意地进行联想、想象或回忆的结果,无意识中的信息是被主动“吸”(请)入意识的,而不是擅自闯入意识的,因此,内吸流不会像内闯流和外闯流那样打断我们正在进行的学习和思考活动;②信息来源于内部无意识,而不是外界,如图1-24所示。

综上所述,我们大脑中的意识流由四大支流—内吸流、内闯流、外吸流和外闯流共同构成,意识流即四者的统称。四大意识流的起源有所不同,外吸流和外闯流来源于外部,而内吸流和内闯流起源于内部无意识,但四者最终都要流向内部无意识区域存储。四大意识流与外界、意识、无意识之间的关系如图1-25所示。

图1-24 “内吸流”详解

图1-25 四大意识流与外部、意识、无意识之关系

5.四大意识流之间的关系

四大意识流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表现在四者之间既有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一面、又有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一面。此外,内吸流和外吸流之间、内闯流和外闯流之间还有相对称的一面,即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关系。

(1)四大意识流之间的对立、排斥关系

先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一面。四大意识流之间的对立排斥关系是指,由于我们的意识是一个非常狭小的通道,所以在同一时间内或同一瞬间,当一个意识流进入意识时,其他的意识流就不能进入意识。

例如,当一个人高度专心地阅读(外吸流)或思考(内吸流)时,他对外界的风景、声音(外闯流)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表明意识流之间发生了排斥关系,当一种意识流(如思考时的内吸流)进入意识时,另一种意识流(如来自外部声音、图像等的外闯流)不能进入意识;又如,一个人正在思考问题(内吸流)时,突然大脑开小差了,想到了与该问题毫不相干的另外一个念头(内闯流),原先的思考(内吸流)随即中断,这表明内闯流打断(排斥)了原先的内吸流;再如,一个人正在专心阅读(外吸流)或专心思考某一问题(内吸流),突然有人从背后推了他一把(外闯流),原先的思考(内吸流)和阅读(外吸流)随即被打断,这表明外闯流打断(排斥)了原先的内吸流和外吸流。上述事例表明:四大意识流只能依次轮流进入意识,而不能同时进入意识,因此,一个人在过于嘈杂的环境中学习和思考,会降低其学习、思考的效率,而一个人如果头脑中开小差过于频繁,也会降低其学习、思考的效率,因为四大意识流之间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谚语“一心不能二用”也表明了这一点。四大意识流相互排斥的关系表明,我们的意识非常狭小,因此在同一瞬间,只能由来自一个方向、一个通道的信息进入意识。这一点和计算机的处理器或工厂中的机器也是类似的。计算机在同一时刻(瞬间)内只能执行一项指令,进行一个“进程”(程序),工厂的机器在同一时刻内也只能加工一种产品。

以下是一些发生在名人身上的案例。牛顿曾因忙于思考科学研究中的事情而把自己的怀表当做鸡蛋扔进锅里给煮了;中国当代数学家谷超豪也常因忙于数学思考而把自己口袋中的钥匙当做废纸扔进废纸篓中;英国近代物理学家迈克斯维随时随地都会陷入沉思,每当他思考时,周围的学生即便大声向他提问题,他都听不到;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籍华人杨振宁,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有一次在大学图书馆中看书入了迷,下班关门时,图书管理员对着里面大声喊叫了几次 “里面还有人吗?要锁门了。”杨振宁始终都没听见,结果被关了一夜禁闭;法国近代科学家安培(1775—1836)思考科学问题总是专心致志,有一次,他正慢慢地向他任教的学校走去,边走边思索着一个电学问题。经过塞纳河的时候,他随手拣起一块鹅卵石装进口袋。过一会儿,又从口袋里掏出来扔到河里。到学校后,他走进教室,习惯地掏怀表看时间,拿出来的却是一块鹅卵石,原来,怀表已被扔进了塞纳河。

以上故事说明了我们四大意识流之间的对立排斥关系,当我们的内吸流(思考)在繁忙地进行时,外面的声音、图像等外闯流信息不能闯入我们的意识。

(2)四大意识流之间的相互促进、转化关系

四大意识流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关系是指当一种意识流进入意识后,能引起另一种意识流的产生,也即前一种意识流转化为后一种意识流。如一个信息以内闯流的方式进入意识后,又引起了联想,导致了新的内吸流的产生,这一过程就相当于内闯流转化成了内吸流。

① “内闯流”可以转化为“内吸流”。例如,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听课时,突然思想开了小差(内闯流),想起了昨天的一件往事,随之浮想联翩,头脑中先后闪现出许多与该往事有关的人和事(内吸流);又如,学生小张散步时突然想起了牛顿力学中的一个公式:F = ma(内闯流),接着又对这一公式产生了一个怀疑:为什么“力=质量×加速度”呢?带着这一疑问,他又展开了很多联想和想象(内吸流)。

② “外闯流”转化为“内吸流”。如,多年不见的一位朋友意外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外闯流),随即使你想起了许多与他有关的往事(内吸流);又如,众人在屋里开会,突然门一开,从外面走进一个警察(外闯流),人们纷纷展开联想(内吸流)—警察进来要干什么?

③ “内闯流”转化为“外吸流”。如,一个学生在操场上散步时突然想到一个数学公式(内闯流),他感觉这一公式与自己所学过的另一公式有些类似,于是马上回到教室里,打开书本查阅相关的数学公式(外吸流);又如,一个网瘾少年在吃饭时突然想到网络游戏中的一个东西(内闯流),于是放下饭碗回到电脑前打开电脑游戏查看(外吸流)。

④ “内吸流”转化为“外吸流”。如,一个学生在考试前闭目回忆一本教材的内容(内吸流),突然他觉得其中的一个知识点有点疑问,自己对它还不太了解,记忆也不准确,于是打开教材认真查看(外吸流);又如,一个作家在写文章时,经过初步的思考(内吸流)提出了一个论点,但要证明这一论点需要一些事实和论据,于是打开电脑,在网络上查找相关的事实论据(外吸流)。

⑤ “外吸流”转化为“内闯流”。这是因为,信息以外吸流的方式进入意识后往往会被暂时存放于浅层,而浅层中的信息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能以内闯流的方式不请自来、闯入意识,这表明原先的“外吸流”可以转化为“内闯流”。例如,当你放下一本爱不释手的好书去吃饭、走路或做其他事情时,你头脑中会自动想起刚才所看过的内容(内闯流),这表明:原先的阅读(外吸流)转化成了当前的自动回忆(内闯流);再如,一个人对某一问题苦苦思索,却久思不得其解,无奈放弃思考(内吸流)而去干别的事情或外出散步,但此时,头脑中却突然来了灵感(内闯流),找到了该问题的答案,这表明:原先的思考(内吸流)转化成了目前的灵感(内闯流)。

(3)四大意识流之间的切换和转化:灵感、直觉、想象思维的秘密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处于清醒状态,我们的意识中就会有连绵不断的意识流,而这些意识流并不总是单一的一种意识流,而是上述四种意识流的相互切换、相互转化的过程,如内闯流—内吸流—外吸流—外闯流—内吸流—外吸流等类似的连续切换、转化的过程,一种意识流停止后,另一种意识流马上就会开始,使得我们的意识总像流水一样川流不息。我们的灵感、直觉、想象等高级思维通常都是由两种以上的意识流共同完成的。比如,阿基米得解决“王冠问题”中的灵感思维就是由“外闯流”和“内吸流”共同完成的,阿基米得洗澡时看到自己的身体浸入浴盆后,盆中的水溢出了一部分,这是一个“外闯流”,接着他联想到溢出的水应该等于自己的身体这种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于是想到了用这种方法可以测量王冠这种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是一个“内吸流”,这一灵感思维如图1-26所示。

图1-26 阿基米得灵感思维过程

图1-26中,外闯流信息进入意识后引起了内吸流,两个信息(来自外界的“启示信息”和来自浅层的“疑问信息”)在意识中合并(合成),从而完成了一个灵感思维,解决了“王冠问题”。

人的直觉思维同样也是由两个以上的意识流共同完成的,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中的直觉思维就是由“外闯流”和“内吸流”共同完成的—从树上落下的苹果砸在牛顿的头上,这是一个“外闯流”,接着,牛顿联想到这是由于地球和苹果之间有引力,这是一个“内吸流”,而苹果和地球又都属于物体或物质,这又是一个“内吸流”,因此,牛顿大胆地推测万物之间都有引力,这也是一个“内吸流”。

(4)四大意识流之间的对称关系

最后,四大意识流之间还有“对称”的一面,即“外吸流”与“内吸流”相对称(大小相当,方向相反);“外闯流”与“内闯流”相对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众所周知,牛顿力学四定律中有一个“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指的是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对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在心理学领域,四大意识流之间也有类似的对称关系。四大意识流之间的对称关系如图1-27所示。

图1-27

首先,外闯流与内闯流相对称,即二者大小相当,方向相反。例如,①心理学中有一项调查表明:学生头天晚上看电视(外闯流)时间越长,则第二天上课时思想开小差(内闯流)就越多,这表明外闯流和内闯流在数量上相对称;②一个人从生活多年(外闯流)的A地出发,到达较远处的B地后,头脑中会自动浮现出A地的风景和往事(内闯流);③一个人听广播、看电视(外闯流)的时间越长,则此后做别的事情时,头脑中开小差(内闯流)想到广播、电视中信息的次数也越多。以上三例都表明外闯流和内闯流在数量上是大小相对称的。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其次,内吸流和外吸流相对称,即二者大小相当,方向相反。例如,①一个人思考(内吸流)越多,头脑中产生的疑问也就越多,这些疑问又会促使他去查阅(外吸流)越多的相关资料,或请教(外吸流)越多的别人,或进行越多相关观察(外吸流);②一个人从事的观察(外吸流)或阅读(外吸流)越多,事后对观察或阅读的内容所进行的思考、加工(内吸流)也就越多;③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王夫之对“学”(外吸流)与“思”(内吸流)之间关系的论述是:“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其中“学”代表着“外吸流”,而“思”代表着“内吸流”,学与思相互促进就意味着二者在数量上是大小对称的。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