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悬解》痰饮——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杏仁与大黄汤

痰饮咳嗽三十五

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服苓甘五味姜辛汤后,咳满即止。设其更觉发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本为热药,服之热伤肺津,应当遂时作渴,津亡燥动,风木乃发。若渴反止者,此为支饮内停也,此为支饮也。支饮格其阳气,法当昏冒。冒者胃气升逆,必作呕吐。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饮,而止呕吐也。

1 咳满即止,而又见渴,冲气复发者,此是肺燥失敛,风木乃发也。以细辛干姜,本为热药,服之饮化肺燥,故遂时作渴。而渴反止者,此为支饮内停也。肺燥之冲气,区别于支饮之呕逆,支饮不渴之呕逆,区别于肺燥渴之冲气。支饮者,法当昏冒,冒者胃逆,必作呕吐,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饮。

重点;口渴肺燥,失敛之冲气,区别支饮不渴,胃逆之呕吐。

2 提示,虽然细辛干姜,是为热药,服后会渴,痰饮之病,必用温药和之。不要畏惧热药,而不敢用,本条加半夏汤,仍用细辛干姜,就是用其热燥,降逆回阳,燥湿建中。虽为热药,仍照用之。

  上条提纲方药,如果直接加上半夏,就不会有本条提纲,为什么不加,大概是析理之用,或重申降胃之中气。

痰饮咳嗽三十六

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

  服苓甘五味姜辛半夏后,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此卫气之郁,宜加杏仁,利肺壅而泻卫郁。肿家应用麻黄,以泻卫气,以其人服小青龙后,阳随汗泄,手足麻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手足厥冷。所以然者,以汗泻血中温气,其人阴中之阳已虚,麻黄复泻其血中之阳气故也。

1 其人形肿,卫气之郁,当加麻黄宣肺也,但其有手足麻痹不仁(三十三条),是为阳虚血寒之象,当用而不敢用,若误用麻黄,汗出亡阳则麻痹愈痛。故以杏仁理肺,助肺之发散,通达皮毛。本条不用麻黄,以防汗出亡阳,也为夺血者勿汗,痹为阴中之无阳,误汗则为夺血也。

按;杏仁理肺破气,内降于胃,外达于皮毛,内外皆宜。故此药治咳甚效。一见皮毛外闭而喘咳,麻黄与杏仁,必是标配。三十二条,已用小青龙证后。

痰饮咳嗽三十七

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服小青龙后,其面翕热如醉,此胃热上冲,熏蒸其面。若服苓甘五味姜辛半杏之后,此证犹存,宜加大黄以利之,则胃热清矣。

1 小青龙汤后,面热如醉者,表闭腑热也;汗出表解,而腑热不泄,故面热如醉。加大黄以利胃热之。

附方 卷十四·内伤杂病

◎《外台》茯苓饮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1 此土湿胃逆,肺气不降,膈间停饮也。茯苓饮,利尿以泄水,行气而荡浊,枳实陈皮生姜泻壅,苓参术泻湿建中。痰气消则能食。

论;本方人参与枳实配伍。太阳篇又有厚朴与人参配伍,从一补一破来看,补中气而破滞气。后世皆言人参忌萝卜,此论或也当商榷,但用人参不吃萝卜,这点忌口,也非难事,留作参考,先不对此发表观点。本方可与苓桂术甘汤互补方。

(0)

相关推荐

  •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笔记

    ​卷中·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十二20201104 (论一首 脉二十一条 方十八首)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每个人都有饮,饮会停在里面,.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 ...

  • 经方: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咳嗽,白痰)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 [原文]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开,日三. [作者]张仲景 [出自]< ...

  • 化痰药方系列

    痰咳病治法 二陈汤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1)二陈汤是化痰基本方,很多化痰的药方都是以这个方为基础方进行加减. (2)二陈,是指陈皮.半夏,越"陈"越好,也就是保存的时间 ...

  • 金匮痰饮咳嗽病经方20210215

    痰饮咳嗽病经方:20210213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痰饮,苓桂术甘汤, ★悬饮,十枣汤, ★溢饮,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麻黄加术汤,. ★支饮,咳嗽,跑到肺里 ...

  • 金匮诵读98丨桂苓五味甘草汤加减

    尤在泾注解 (三十八)冲脉之火,得表药以发之则动:得热药以逼之亦动.而辛热气味,既能劫夺胃中之阴,亦能布散积饮之气.仲景以为渴而冲气动者,自当治其冲气,不渴而冒与呕者,则当治其水饮,故内半夏以去其水. ...

  • 经方心裁(78)桂苓五味甘草汤:更年期综合征(潮热出汗怕冷心悸)、更年期综合征(失寐头晕)

    桂苓五味甘草汤(又名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原文]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冲气. ...

  • 《金匮要略》——桂苓五味甘草汤方

    110条,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方解]桂枝.甘草辛甘化阳,以平冲 ...

  • 半夏厚朴汤合桂苓五味甘草汤证

    编辑整理  刘军 半夏厚朴汤合桂苓五味甘草汤证 刘欧厦,男,58岁,酗酒,有高血压病史.于2016年6月上旬就诊.虽由于高血压,已忌酒二年,但近半年来常颜面发烧发红,状如醉酒,头晕甚,现如今,除上述证 ...

  • 桂苓五味甘草汤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医案案例配方

    桂苓五味甘草汤 [组成]桂枝茯苓四两五味半升甘草三两,炙 [用法]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作用功效]平冲降逆,通阳利水. [主治]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 ...

  • 【纯干货】愛中医群课堂笔记第188期 -- “ 桂苓五味甘草汤加减治疗阴梦”

    愛中医188期 做梦,梦到喜事就特别开心:可梦到去世的人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征兆还是身体哪里出了问题?实际上这正反应身体出了问题!今天的愛中医课程,让我们用<金匮要略>中的桂苓五味甘草汤加减 ...

  • 桂苓五味甘草汤

    别名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茯苓桂心甘草五味子汤.茯苓五味子汤.苓桂味甘汤.苓桂五味甘草汤.桂苓甘草五味汤 处方茯苓4两,桂枝4两(去皮),甘草3两(炙),五味子半升. 功能主治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 ...

  • 《金匮悬解》黄疸,猪膏髮煎,桂枝加黄芪汤,大黄硝石汤,小柴胡汤,小建中汤

    黄疸十九 诸黄,猪膏髮煎主之. 诸黄,湿热瘀蒸,膀胱闭癃,猪膏利水而清,发灰泻湿而开癃也. 论:治水气者,发汗与利小便.黄疸者,从湿得之,故也适用发汗与利小便之法.猪膏发煎,重点在泻膀胱闭癃,通利膀胱 ...

  • 《金匮悬解》痰饮——小青龙汤,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

    痰饮咳嗽三十一 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 久咳数岁,是肺胃之常逆也.其脉弱者,土金未败,犹为可治.实大数者,肺胃上逆,阳气绝根,土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