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小故事精品之六

犹太人卖烧饼

没钱没人脉时,牢记犹太人“卖烧饼”思维,普通人:没早点知道。

要问世界上最会赚钱的民族是哪个民族,一定少不了犹太人。他们是世界公认的聪明、会赚钱。有一句话说“犹太商人打个喷嚏,世界上所有银行都将感冒”,这话可能有点夸张但是也显示了犹太人的厉害之处。

很多人都好奇,犹太人的生存条件明明不是那么好,但是为何能够有如此高的成就。

其实只要认真研究他们的经历就知道,犹太人从不相信传承下来的财富,只相信赚钱的能力。

在犹太民族的财富宝典《塔木德》里,流传着一个“卖烧饼”的故事,你能看懂故事背后的经商之道吗?

市场上有两个卖烧饼的小贩,我们暂且称呼他们为小贩甲和小贩乙。

一段时期内,两家的生意都不是太好,两人无聊时就决定玩一个有趣的游戏。

小贩甲花一元硬币购买小贩乙家的烧饼,同样地,小贩乙也花一元钱购买小贩甲的烧饼。

第二天,两人分别花3元钱购买对方的烧饼。之后,两人将价格调了又调,很快飙升到100元一个。

路过的客人看到价格上涨得这么快,以防价格再次上涨,就赶紧购买两家的烧饼。

烧饼价格之所以能上涨这么快,小贩甲和小贩乙玩的“小游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两人在一来一回间,烧饼没有变,既没有赚钱,也没有亏损。但他们重估以后的资产“增值”了!烧饼的价格被“炒”到市场价值的上百倍,其中若是有第三方介入,两人就大赚一笔。若是路过的客人不买账,小贩甲乙也不会亏损多少,这其实就是一场用最低成本获得最大利益的行为。

聪明的你在这个“卖烧饼”故事得出什么答案了吗?

这个故事藏着一个“小陷阱”,我们不妨这样思考一下,如果小贩甲想扩大规模,偷偷生产出比对方多出一倍的烧饼,想一想他最后是亏了还是赚了?

答案出乎意料,小贩甲手上的烧饼多,资产多,他最后就亏了。反之,手上烧饼少,资产少的小贩乙才是真正赚钱的那一个。

为什么呢?

我们不妨试想一下,一件商品的利润需要扣除成本之外的费用,小贩甲成本支出大,最后卖得多,两者一相抵,能赚到的也不是很多。

最重要的一点,我们不要忽视“路人”在其中扮演的作用,愿意花天价购买一块烧饼的毕竟是少数,前一天买回去的人事后会反悔,第二天就不会再来购买。也就是说,两人烧饼摊的回头客不多,必须要赚那些第一次听闻的陌生人。小贩甲生产这么多烧饼,最后定然会剩余许多,他最后赚得真实利润就不会比小贩乙多。

在这个故事中,谁占有最少的资产,谁就是获利最高的人。

当然,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市场高度开放的情况下,没有相关的监管机构,做生意时,受人为等外界因素影响很大。这个故事放在当下不会发生,但“卖烧饼”的原理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然,这只是我对《塔木德》的一知半解罢了

正如《塔木德》中所说的“无知者不可靠,胆怯者不可教,急躁者不可传教”犹太人用这种方法,转变财富的思维,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致富诀窍!

《塔木德》:谁是智者?——向所有人学习的人!

犹太民族奉行终生学习的思想,不断汲取智慧,当积累到了一定阶段后,看事情的角度,做人做事的方式自然不一样,而这种习惯他们也一代代传下去。

“小钱生大钱”是所有投资者不能不选择的赚钱方式。在如今社会,在自我摸索的同时也要学会“借人、借力、借资源”,巧妙地运用别人的资源,将会帮助你更容易成功!

犹太人一直坚信,智慧才是最大的财富,据说为了让他们的后代能够有兴趣阅读,他们会在《塔木德》这本书上,滴一两滴蜂蜜,让孩子去舔书本,从而提高他们对于阅读的兴趣!不得不说这种方式看起来很另类,但背后却是他们对教育对学习的执著。

“用知识来获取财富”的犹太人,只占了世界人口的0.3%,但他们却占据了世界财富的20%,3%的犹太人,正控制着美国70%财富。犹太人这么聪明,与《塔木德》有离不开的干系。

华尔街大佬摩根曾说过:“我的棺材里不要放黄金、支票和股票,这些都是不可靠的,我只要一部犹太圣典《塔木德》。”

《塔木德》是犹太人最看重的书籍,里面的内容很多,一篇文章说不完全部的智慧,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自己平时翻一翻,推荐犹太人致富套装,《塔木德》+《犹太人智慧全书》,里面全方面总结了犹太人千年的致富智慧,不管是从商投资还是日常工作都有借鉴参考意义,值得一读。

犹太人能够延续至今的一大关键就是“富人思维”,在教导孩子身上他们就有技巧,普通孩子通过成长才懂得的道理,犹太人孩子童年中就吸取到了,所以改变思维很重要!

一整套只要59元。一顿饭钱,娱乐之后,可能什么都没有了。但在这里,买一套书可以让你受益终生,提高你的智慧。里面蕴含的道理就能提升我们的智慧!而且不仅是大人可以学习,孩子们也可以提前打好基础,实在是非常划算的未来投资,何乐而不为呢?学学犹太人,改变一些思维方式,学会逆商思维,改变人生往往就在一瞬间。

(0)

相关推荐

  • 有个犹太老大爷在临死之前,对奴仆说:你跟...

    有个犹太老大爷在临死之前,对奴仆说:你跟了我多年,现在我快要去见上帝,这千万家产也带不走,不如这些都给你,但是,你得帮我把遗书送到儿子手上,让他从财产中选一样,其它的都归你."奴仆高兴的合不 ...

  • 一个犹太富人在即将离世之时他唯一的儿子不...

    一个犹太富人在即将离世之时他唯一的儿子不在他的身边,他居然将自己上亿的财产全部交给了自己的奴隶,不过他还有一个小小的条件:让奴隶带一封信给他的儿子,并且让自己的儿子从自己的财产里挑选一样东西.   在 ...

  • 当你跌入人生谷底,找不到工作时,学习犹太“卖好苹果”思维

    世态炎凉,当你落魄的时候,所有人都看不起你,像狮子那样孤独地舔舐自己的伤口没有任何意义.请学习一下犹太人"卖好苹果"的思维,也许这种思维可以帮你绝地反击,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犹太 ...

  • 一个犹太富商走进纽约的一家银行贷款部

    大模大样地坐了下来."请问先生,您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吗?"贷款部经理一边问,一边打量着来人的穿着:豪华的西服,高级皮鞋,昂贵的手表,还有领带夹子. "我想借些钱.&quo ...

  • 没钱没人脉时,牢记犹太人“卖草莓”的思维,别等50岁以后才顿悟

    <孟子·滕文公上>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意思是说:"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 ...

  • 一个犹太富翁到了弥留之际把万贯家财给了仆...

    一个犹太富翁到了弥留之际把万贯家财给了仆人,只留一封遗书给儿子,没想到儿子看完信,只说一句话,就得到了所有遗产. 这是个年代久远的犹太故事.富翁自然是想将所有的财富都给自己的儿子,但是儿子在外地经商远 ...

  • 犹太老人在弥留之际,把侍者叫过来“你跟了...

    犹太老人在弥留之际,把侍者叫过来"你跟了我多年,我这千万家产也带不走,你帮我送一封遗书给我外地的儿子,让他从财产中选一样,其它家产就都归你了"侍者心中一喜,不露声色地答应了.   ...

  • 犹太人一个人想赚大钱先学会这2点穷人感叹知道得太晚(没钱的时候学会存钱积累财富有钱时学会投资让钱生钱成为真正的有钱人)

    (没钱的时候学会存钱积累财富有钱时学会投资让钱生钱成为真正的有钱人) https://sa.sogou.com/sgsearch/sgs_tc_news.php?req=asEEcJf2XZufcBg ...

  • 胎教小故事精品之一

    ​80个胎教小故事精品 糖人不能吃 有一天妈妈带着小萝莉去逛街,在一闹市上看好多人围着一个摊位,娘俩好奇心重,挤进去一看,原来是买糖人的. 妈妈拉着小萝莉要走,可她看见吹糖人好玩又新奇,非要买一个糖人 ...

  • ​胎教小故事精品之二

    ​胎教小故事集精选2020-03-30 灵犬黄耳 魏晋时代,有一个有名的士人名叫陆机.他曾经养了一只善解人意的狗,名字叫"黄耳". 有一次,陆机在京师有急事想要通知家人,,但是却又 ...

  • 胎教小故事精品之三

    ​老虎学艺 很久以前,老虎不是森林之王,只是一个大块头,于是他想拜师学艺. 有一天,老虎在山脚下碰到一只小猫,只见小猫体态轻盈,动作敏捷,就跟小猫说:"我想拜你为师,你愿意收下我这个徒弟吗? ...

  • 胎教小故事精品之四

    ​牧羊人和国王 两个魔鬼无所顾忌地控制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完全失去理智,每个人都为它献身.您要问起它们的尊姓大名,我管一个叫爱情,另一个称为野心.后者无孔不入,连爱情的地盘也要进入.这一点大家很清楚. ...

  • 胎教小故事精品之八

    <塔木德>智慧哲理故事 几千年来犹太人生活太苦了,唯有幽默是他们的生活动力,唯有幽默让他们战胜世俗生活的无聊,同时也唯有幽默让他们更有魅力.犹太人笑在脸上,哭在心里:笑对自己,哭对上帝.幽 ...

  • 胎教小故事精品之十

    ​心中永远充满希望 发表于 2018-11-17 <塔木德>中有一则名叫"飞马腾空"的童话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人因惹怒国王而被判了死刑,这个人向国王请求饶恕一命,他说 ...

  • 一轮复习精品之120个文言实词小故事挖空、答案及译文

    一轮复习精品之120个文言实词小故事挖空、答案及译文

  • 《一张老照片引发的小故事》女兵系列故事之六、之七

    女兵小故事 写在前面: 关于开展<一张老照片引发的小故事>活动的通知 2020年的春天已经来临,不久,就是我们女同胞的节日,"三八"国际妇女节.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安排,经 ...

  • 我最喜欢的一个鸡汤小故事

    来自沟通训练营学员"世无桃花源"的提问: 奶爸你好,向你请教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罗永浩说他备考GRE的时候,缺乏动力和自制力了,就看鸡汤,而且不是论本看,而是论斤看. 请问您觉得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