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导学案
什么是“导学案”?这个教学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海,总想弄明白是什么回事,直到现在有了心思,有了时间,从网络上解读了这个新名词,联系教学实际,略知到一二三了。
一、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和指南针。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教师在准备上课教案的同时,根据本节课教学知识的特点、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是教师集体备课的结晶。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悄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导学案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按照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设计,将学生的学习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
导——指导、引导;学——学生、学习;案——方案、设计。
导学案的作用:提出学习要求、划定学习范围、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等等。
二、导学案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
政治背景;社会背景;素质教育背景;新课改的背景。
三、导学案的特点
导学案主要依据五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当堂检测评估、课后拓展延伸。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一份好的导学案能体现四个特点:
1、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它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阅读思考是学案的特色,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阅读思考,也可为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兴趣,设计一系列可读性强、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包括与所教内容密切相关的发展史、著名专家的科研业绩、现代科学的热门话题等。
4、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对探索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探索,不仅能通过解题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
四、导学案的编写体系组成:
1、学习目标
2、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和难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知识的重点难点,另一方面是学习方法或教学方法的重点难点。所以,就需要我们在备课时把重点的突出方式和难点的突破方法给学生,在这个问题上老师没有必要遮遮掩掩,学习重点、难点要表述到位,不要泛泛而谈。
3、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是什么,学法指导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手段,它不是取向,是朝着某个方向行动的做法。学法指导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对某个内容学习时会出现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走最短的路、最有效,学法指导是最典型最纯粹的东西,其实质就是告诉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需要注意的方法或使用说明,也可以说是对学生的一种温馨提示。
4、知识准备
即课前小测或复习巩固,有的老师命名为:前置测评、诊断检测等。该环节的作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视课的情况而灵活设置。
5、导学过程
导学过程是导学案的中心环节,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导学过程通常分为二个内容:(1)自主学习,预习导学。环节上的要求有:本课背景、预习任务、预习方法。内容上的要求有:一是要求学生要总览教材;二是重要的概念和信息;三是问题化的训练和自测。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完成要保证两点:一是要让学生形成诚实化的意识,让学生自主,不是抄写辅助资料;二是给学生预习的套路。这个过程教师要进入到学习小组中,要以最短的摸清学生预习情况,了解那些问题是共性问题。(2)合作探究,问题解决。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自主预习部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也可以是学生在学习本课中必须强化的知识点和学习方法,也可以是让学生提出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疑点、困惑的解决。重在教师的点拔和引导,从而巩固新知,突出重点。
6、达标检测
7、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即知识结构整理归纳。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点的线索。具体知识点要尽可能留出空白由学生来填,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解析和解读,,在回顾所学的基础上,要有深层次的东西。
8、布置作业
作业包括两部分:一是巩固当堂所学内容的课外作业,通常选自学生手边现有的练习册;二是下发下节课的预习导学作业。
9、课后反思
学完一节课要促使学生能够进行反思。要安排好一定的反思的内容。开始阶段的反思,可由教师出示反思内容。同时教师也要进行教后反思。以上这些环节不一定都是显性呈现在导学案中。
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