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于山林之中,志在云天之外——观邹友蒸老先生作品有感

文/王茂久

我一生崇尚艺术,因此也结识了不少画家和艺术家,然而最让我遗憾的是未能与邹友蒸老先生晤上一面。记得那是十七年前的事了,挚友秦月从江苏来渝,寒喧之中,秦月先生提到在重庆丰都有一位才华横溢的老画家,年愈八十,平生最爱画麻雀,绰号“邹麻雀”。堪称世上画麻雀之第一人。初闻此言,并不留意。

转眼过了三年,一次陪友人去丰都观光,与邹老先生的儿子邹平相识。于是提出想观赏邹老先生的作品,邹平先生盛情接待,并将其作品展现。

当一幅幅,一卷卷作品徐徐展开在眼前,我情绪也在不断高涨,初为兴奋,继而吃惊,直至震撼。因为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画家的作品,简直就是一部散发着浓郁的乡土风情的艺术长廊。感受到的不是一个普通画家,而是一个艺术大家。于是,便有了拜会邹老先生的愿望,可是时年老先生正在病中,住在涪陵一家医院,特别叮嘱“拒绝会客”。未能一睹老先生仙颜,只能通过那一幅幅,一卷卷的作品和画稿去感受,去神会。

邹老先生的艺术生涯原本就非同凡响,他出名甚早。1919年生于忠县,号天竺山人。三十年代中期在“中国江西陶瓷书画社渝洲分社”学习瓷画,奠定了其深厚的绘画功底。1938年随师张德英到天津、内江、成都等地巡回讲学,有幸与一代大师张大千相识,两人一见如故,情趣盎然,在一起吟诗作画,切磋技艺。经张大千指引,当年考入“湖北武昌艺术专科学校”(该校当时因战乱迁入江津)。抗战期间,老先生参加吴作人,唐一禾等画家在四川成都举办的艺术联展,那时他便崭露头角。他的《紫藤》、《葫芦》、《花鸟》、《山水》等作品就享有声誉,随后他在川、鄂两地举办个人画展。他编著的《山水花鸟画集》和《动物刺绣图案画集》一出版即受到艺术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四十年代,老先生又结识了一代大师齐白石,并得到其细心指点。后来国画大师丰子凯到丰都,老先生闻讯而动登门求教,他在艺术上这种永不知足的学习和执着的追求,使他的技艺全面,不论是工笔、写意、丹青、泼墨均能得心应手;他画的题材广泛,有人物、有山水、有花卉、有雀鸟,皆是信手拈来。

因此,由于邹老先生画的麻雀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友人戏称他为“邹麻雀”,老先生也以此为荣,常常自称“邹麻雀”。其实邹老先生不仅画的麻雀在那个时代可与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相题并论,而且他的山水、花鸟也造诣很深,尤其是他画的梅、兰、菊、竹更令人叹为观止。

画如其人,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当我们解读老先生作品时,也在解读他的人生,其中有两点最令人感慨。

其一是,邹老先生因为酷爱画麻雀而遭受了几乎毁掉他一生的打击。也许这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画家与他画的动物经历了完全一样的命运。

五六十年代,中国人为了生存而斗争,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纲中之纲”。麻雀因与人类争食被列为“四害”之一,于是在中国大陆上掀起消灭麻雀的运动。一生酷爱画麻雀的邹老先生,用今人的话来说就像是麻雀的代言人和形象代表,也被群起攻之。从此他从艺术的圣殿中被驱逐出来,隐居于穷乡僻壤之中,这一沉默就是三十年。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只要有人烟的地方再也听不到麻雀的叽喳声,而在中国的画坛上,也再也不见邹老先生的踪影。

邹老先生酷爱麻雀,这与他的性格息息相关。他一生谦恭,为人低调,观察细微,勤于创作。他可以在山林之中,树梢之下,整日整夜地观察,捕捉这些最平庸最活跃的生灵的各种姿态,然后运用他那多样化的艺术手法把它们记录下来。他画的麻雀有用工笔勾勒精雕细琢的;也有用写意手法了了数笔即生动传神的。这些看似平常却极为可爱的小动物,活跃于山水、树林、花卉之间,给大自然平添了无穷的生机与活力。然而在麻雀都不能生存的环境中,邹老先生这样谦诚的人又怎能在动荡的社会中活跃。因此他遭受与麻雀一样的命运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是,邹老先生一生作画,其作品数以千计,足以等量其身,然而在他生前没有一幅作品成为商品拿出去销售。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商业化浪潮的冲击,没有一个艺术家能够依靠纯艺术而生存。他们苦心积累创作的艺术作品,需要换取一定的市场价值,否则就会因穷困而失去生存的能力。邹老先生一生清贫,却坚决反对用自己的作品去换钱,甚至到了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也拒绝采访、不求闻达,正是由于他这种苏世独立、卓尔不群的品格,才得以使他那丰富而系统的作品能完整地保留下来。其中不仅有上千幅绘画,还有几大箱子的速写和写生稿,记录了我们国家半个多世纪的农村生活变化。那么生动,那么纯朴,那么令人回味,令人感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大地吹来了改革的春风,在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中国人开始觉醒了,终于明白了人与自然应和谐,才能保持生态的平衡,社会的平衡。于是被人们赶尽杀绝的麻雀又回到了人间,邹老先生也被人们从深山老林中请了出来,恢复了正常的社会生活。但这只被暴风雨摧残了的“麻雀”再也不能象三四十年代那样展翅飞翔了。他仍过着一种清贫而静默的生活。他的儿子邹平先生,背着父亲,把其个别作品拿去投稿参展。就在这三十年间,凭这些送出的作品获得的奖项和荣誉证书就有一百多项。但至今仍没有一幅作品参加拍卖和销售。

二OO六年冬天到来的时候,邹老先生离开了人世。也许是季节的原因,也许是这只“邹麻雀”去得太安静,我们没有看到那些大自然的生灵来为他送行。但他留下了一座艺术的丰碑,一个艺术的宝库。当有一天这些艺术成果向世人展示的时候,我相信这世界会一片喧腾,因为将有千千万万只麻雀会来为他欢呼,为他歌唱。

(0)

相关推荐

  • 明代画家邹之麟山水画作品赏析

    邹之麟 ,生卒年不详,明代画家.字臣虎,号衣白, 自号逸老,又号昧庵,江苏武进人.万历三十四年(1606)举南京乡试第一,三十八年(1610)进士,弘光时官至都宪,博极群书,文辞歌诗追古作者.兼蓄晋. ...

  • 凤凰花开山水情——画家陈凯旋其人其画

    符蓉/文 从十八岁那一年踏上鼓浪屿,走过凤凰花开的路口,步入康泰路151号大门的那天起,陈凯旋就和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所新中国最早成立的工艺美术院校,陈凯旋开始了其美术人生的序篇. 层层叠叠的石阶 ...

  • 清代名世画家山水艺术作品

    原创清代名世画家山水艺术作品 元谷元 关注 1/6金湅(清代)国画山水艺术作品:千秋江山图

  • 张蓉:用意象山水书写心中的诗情画意

    似花非物 纸本设色 68.5cm×46cm 2014 流水向东栖山林 --画家张蓉的诗意山水 文/行远 画家张蓉自荆楚向东向北的行走与学习,适逢时代精神开放嬗变,其艺术履历由作品叠加舒缓叙事,安身立命 ...

  • 当代著名画家郑波卫作品欣赏

    三年前在莆田榜头,华侨大学黄建军老师用手机打开一些画家图片让我看.无意间翻出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祖籍江西临川泉州画家郑波卫.我给黄建军老师说,这个人是一个善于夜战的画家,当然这是人和艺术在苟合中必然要发 ...

  • 【原创诗词】观博友微信菜园照片有感

    [原创诗词]观博友微信菜园照片有感 观博友微信菜园照片有感七言 雪岸 20210315 绝句 押庚韵 喜看园蹊绿己盈,一枝一叶是春声. 仄中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欲归故里舒望眼,把酒言欢笑语生 ...

  • 美丽中国-872-:漫步于赤山山林之中

    邂逅是命运的拨弦 邂逅是永远的温柔 无论是人.是物.还是景 这个夏日 等一个人 陪我去赤山 与清凉26℃邂逅! 等一个人,陪我漫步于赤山山林之中 满目尽是绿色 就连蓝天白玉也输了这番位之争 等一个人, ...

  • 【福州西禅寺】繁华之中,尘世之外

    曾经向往隐居于青山深处 黄卷青灯 晨钟暮鼓 木鱼声声 与世无争 那原是年少无知自以为是的避世 邂逅西禅寺于绚烂的秋至 繁华之中 红尘之外 修心问禅 佛门净地 其实真正的修行不必深山老林 每一个相遇都有 ...

  • 蓟县小穿芳峪三隐静居农家院,新开业的古典四合院,归野山林之中

    天津蓟县小穿芳峪三隐静居农家院 ,位于蓟县穿芳峪镇小穿芳峪村19号,四合院式建筑,白墙青瓦和木梁竹窗,值得一提的是,民宿客房视野特别开阔,住在这里会有一种,远离喧嚣,告别车水马龙,亲近自然,和大自然融 ...

  • 跟师路志正:游于方之中超乎方之外

    跟路老学习这么久,很少见他用固定的成方.路老诊病用药,多是在诊断后注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然后开出方药.今天有一位病人则几乎用了甘草泻心汤与白头翁汤原方,不免觉得有些意外. 王某,男,38岁.患白塞氏 ...

  • 跟师路志正:游于方之中超乎方之外,经方治疗狐惑病

    跟师路志正:游于方之中超乎方之外,经方治疗狐惑病 跟路老学习这么久,很少见他用固定的成方.路老诊病用药,多是在诊断后注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然后开出方药.今天有一位病人则几乎用了甘草泻心汤与白头翁汤原 ...

  • 蒙照源故事17:山林之中,隐约传来笙笛之声,循声找去,好生眼熟

    过了几天,二公子蒙照澈和三公子蒙照澄,跟随他们的师傅继续修炼去了. 大公子蒙照源和沟路,辣藤,准备一番之后,动身云游. 他们的第一站,是到瓦后山找水潭子. 恩师石门仙翁曾说过:"瓦迷诏有座瓦 ...

  • 『名医经验』游于方之中超乎方之外

    跟路老学习这么久,很少见他用固定的成方.路老诊病用药,多是在诊断后注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然后开出方药.今天有一位病人则几乎用了甘草泻心汤与白头翁汤原方,不免觉得有些意外. 王某,男,38岁.患白塞氏 ...

  • 展评 | 李雪妍:“山水之外”——观首博江山如画艺术展

    魏晋时期,自然从物质属性过渡至精神指向,古人开始强调"山水"作为人的精神外化.精神对象物存在的意义.比起其形,更注重其性--即"自然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