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寺老僧之谜:看不懂智通寺,很难看清《红楼梦》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这一副对联,完美地解释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败亡的原因。

这副对联出现在《红楼梦》第二回,在一处很容易让人忽略的地方,就是一座破旧的叫做智通寺庙宇门楣上的,贾雨村郊游偶然路过而已。

话说贾雨村这时正在鹾政林如海家当西宾,因为女主人贾敏的病逝,小姐林黛玉哀伤过度,犯了旧疾,也就不上学了。贾雨村闲着无聊,饭后出来走出城郭想欣赏一下村野风光,不知不觉来到一个所在:门巷倾颓,墙垣朽败,门额上题着“智通寺”,两边就是上述的对联了。

贾雨村毕竟是个有文化的人,看了这副对联后,内心揣度:此文虽浅近,意思是很深的。名山大川的自己也见识了不少,都不曾见过这样的话,这庙不可小嘘,里面必定有个翻过筋斗来的也说不定呢。

就这么想着,贾雨村就进了庙内,看见一个老态龙钟的老僧在煮粥,贾雨村问他话,他又聋又哑,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于是贾雨村不耐烦地出来了。

这一段描写,着墨不过百十来字,很容易将其看作是一则无关紧要的枝末花边,看看也就过去了,其实智通寺的这一节,极其的重要,从三个方面试来阐述。

一、脂砚斋在此处一句一批,提醒读者万万不可轻忽智通寺。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在这一小段里,做出与此体量差不多的批语,而且用词极为振聋发聩。摘抄部分如下:

谁为智者又谁能通?一叹!

先为宁荣诸人当头一喝!却是为余一喝!一部书之总批。

随笔带出禅机又为后文多少语录不落空。是翻过来的!是翻过来的!

毕竟雨村还是俗眼,只能识得阿凤宝玉黛玉等,未觉之先,却不识得既证之后。未出宁、荣繁华盛处,却先写一荒凉小镜;未写通部入世迷人,却先写一出世醒人。回风舞雪,倒峡逆波,别小说中所无之法。

脂砚斋几乎是要敲鼓般的提醒读者,这些话字字句句重要之极,要细细揣摩背后的深意才是。它讲的是“智”和“通”的问题,也就是小说讲的一个很重要的“顿悟”的主题。

智通寺出现在展开四大家族富贵繁华前夕,未写繁华鼎盛,先下荒凉、萧索、破败、聋哑枯槁的注脚。这是预言、是伏谶,也是作者给这部作品下的一个总批语。这是作者在框架、布局上的大手笔,更是哲学思考的阐释,引发人们的深思,当然极其的重要。

二、小荣枯后出现智通寺意义非凡。

脂砚斋说,插入智通寺,这种写法,别的小说里没见过。它体现了《红楼梦》框架结构的特别之处,小说开篇就写了甄家之败,俗称小荣枯,之后再徐徐展开写贾府之败,这就是大荣枯了。二者之间来一个智通寺,里面有警言、有伏谶、有镜像,并且告诉读者,这是个翻过来的。但如贾雨村这样的有才华有能力的聪明人仍然看不出所以然来。脂砚斋说他是俗眼,整部《红楼梦》,不是俗眼者,能有几人呢?这是需要读者细细思考的,也是厘清诸多红楼人物的一个重要分析视角。

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下界,一个主要目的是要了结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一段风流孽怨,二人商议要顺带着度脱几个有慧根之人,比如甄士隐、柳湘莲等人,他们或经过家破人亡,或经过爱恨情仇,看破世事红尘、看透悲欢离合,得以智,得以通。

这是曹雪芹以佛道之心境阐释的智通,受囿于特殊的时代背景的局限,但不可否定,无论是思想亦或是空间上,都达到了超越时代的高度和宽度。不过在今天看来,曹雪芹认为的智或是通,不过是对现实的绝望和逃避。这是我们今人阅读《红楼梦》必须要有的清醒认识。

三、聋哑老僧是一面现实的镜子。

智通寺里有一个煮粥的老态龙钟的聋哑老僧。聋,是他不想不愿再听这熙熙人世之杂音;哑,是他不想再和攘攘迷惑之人废任何口舌。

他是谁?

他是甄士隐,一度也是秉性恬淡,不事功名,观花修竹,酌酒吟诗。后来天灾人祸,丢了女儿,失了宅院,典卖田庄,再遭亲人哄骗,只落得个惨淡凄凉。人生恍然,终悟“好就是了,了就是好。”

他是柳湘莲,出身高门,性情豪爽潇洒持剑走天涯,高兴了客串一把风月戏文,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发誓要娶一个绝色的姑娘为妻,只是终于定下了一个绝色又刚烈的姑娘,却逃不出自己世俗的偏见,亲手毁了自己的幸福。这俗世间再无趣味更无留恋,倒不如跟了道士去罢了。

他是贾宝玉,锦衣玉食,金奴银婢,茜纱窗下,红销账里,自己向往的是庄周梦蝶,红颜知己是自己的信仰,可惜和家族利益相悖,扭不过庞大的惯性,既然余生一眼能看到头,若要禁锢精神和心灵,那么这富贵繁华也就聊无意义,总要让自己的那颗真实的心有安放之所,怎么办?逃离这枷锁,哪怕一粥一钵。

当年笏满床,如今只有蛛丝儿结上雕梁;当年脂粉浓香,如今两鬓成霜;当年金银满箱,如今乞丐遭人谤;正叹他人命不长,谁知自己归来丧。人世本荒唐,从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他谁也不是,他又是看破世事,归于尘土的每一个人,他是翻过来的。他是曹雪芹眼里少数人才能达到的境界。

贾雨村问他话,他答非所问,于是贾雨村不耐烦的出来了。这里并不是要批判贾雨村,而是我们绝大多数人,不过碌碌,也许其实还不如贾雨村。这是俗人之正常的反应,否则,“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的对联又怎能成为警世之语呢?

除了一僧一道,《红楼梦》现实里的尼姑道婆、和尚道士,没有一个好东西,不是坑蒙拐骗,就是害人钻营,本该是佛道清净之地,被他们弄得是乌烟瘴气。不过他们日子都过得很好,像静虚老尼结交权贵充当掮客,马道婆害人性命却能从各方获取不菲的利益,圆信和智通找到机会也能拐两个女孩子去,还有那个卖假药的王一贴……

也只有一个智通寺,警戒世人,自守恬淡,却为人所不屑、不识,自然破旧不堪,被世人俗眼所轻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