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教师成为网红……

假如教师成为网红……

作者:李广生

线上教学重启,我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各学科和各学段的教学状况,甚至希望进入到一些教师的网上课堂观摩,但遭到了拒绝。
我深知有旁观者会破坏课堂的私密性给教师带来压力,哪怕是出于研究的目的。这是我们的文化所决定的。所以引进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必须要充分考虑和尊重本地文化的特点,水土不服经常会发生。教育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它塑造着社会但也被社会塑造着。二十年后的社会一定有今天课堂的影子,而今天课堂的样子也必须遵循二十年前社会定下的规则。让中国的教师和家长不重视成绩,这很难做到。
可是,我强烈的意识到,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为基于教育学的课堂反思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大疫当前当思课堂本真。
我了解到的情况是,相比于去年年初师生匆忙上线,此次重启线上教学大家都从容了很多,软件、硬件、组织、管理等诸多问题基本得到了有效解决。与此同时,两种趋势凸显出来。
一是把线上课堂办成线下课堂。不少学校和教师正在进行这种尝试。他们希望线上课堂是线下课堂的翻版,就像换了一间教室一样,学生还是原来的学生,教师还是原来的教师,原来怎么教现在还怎么教,原来怎么学现在还怎么学,原来怎么要求现在还怎么要求,原来怎么组织管理现在还怎么组织管理……不少学校和教师表示,这种努力正在变为现实,虽然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师生逐渐“上道”了。
他们觉得很欣慰,但我不那么认为。
二是把线上课堂办成网络直播。有些教师的“网红”潜质得到激发和释放,他们摇身一变,像网络主播一样出现在线上课堂上,激情四射,活力绽放,吸引了一大批孩子,甚至包括家长。不仅熟悉网络环境的年轻教师,就连一些中年教师也一改自己古板的形象,以崭新的面孔跻身网路,课堂因此而具有了活力和吸引力。
很多人推崇教师的这种“变身”,但我还是有些担忧。
保守和激进两股势力在教育变革中一直纠缠不清。守正和创新本来是一个整体,但被很多人视为对立的、背道而驰的两条路径,因此而导致在改革中经常性地出现忽左忽右的现象。或许这是改革中必然要出现的问题,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要深刻洞察。
上述两种趋势不正是保守和激进的具体体现吗?也正是学校和教师在风起云涌的改革浪潮中迷茫的坚守和匆促的突围。
“共处一室”的环境被打破,学生隐匿于茫茫网络之中,屏幕那边他们正在干什么、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教师不能目见耳闻,就像上一篇文章所言“没感觉”。为了找到感觉,教师首先想到了利用技术的力量把学生纳入自己的监控视线中,看到孩子们端端正正地坐在电脑前,像在真实的课堂上一样认真听讲,教师心里踏实了,感觉找到了。认真想一想,这是一种什么感觉?
控制感!对,就是控制感。
对于控制感的青睐和依赖源于我们根深蒂固的一个理念:知识是教会的,没有教师的教学习不会发生,即便发生也是低效的或无效的。正因为坚信并秉持这一理念,教师不遗余力借助各种手段和措施把学生控制起来、把课堂控制起来、把学习控制起来。
课堂搬到网上,教师的控制欲并没有减弱,他们正在努力让线上教学变成线下教学。
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手机上有个查看屏幕使用时间的功能。你看一看一定会大吃一惊,估计你想不到自己在这块小小的屏幕上竟投入了那么多时间。可是,你获得了什么?小视频火爆起来了,看样子还要火爆一段时间。各种各样的知识都可以在小视频上学到,你看了那么多,真的学到了吗?
网红主播应运而生。不仅小鲜肉成功成为网红,大学者也可以拥有成千上万的粉丝。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一点:娱乐化是他们吸粉和粘粉的最主要方式。娱乐化有助于知识的传播,这一点毫无疑问,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它更有助于表象化知识的传播。而当今时代以及面对未来世界的不确定性,学生不是更需要深度学习吗?
线上教学重启,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生代教师有了更广阔的舞台。如果他们都能成为网红主播,在屏幕前释放自己的生命活力,网聚一大批拥趸,教育会发生什么变化?我担心我们的下一代变成娱乐化的一代,他们不会思考,知道很多但真正理解的很少,知识面很宽但专业性很差……
事实上不只有保守和激进两种可能。离开对教育的深刻反思,守正和创新可能都步入歧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