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的智慧
鸦片战争以来,曾领先世界三千年的泱泱中华经历了百年国耻。人们反思落后的原因,在武器、制度等之外,将最大的决定因素归结于文化的落后。随着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传入,中华文明中很多核心的思想受到严厉批判。其中“中庸”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中庸》的作者为孔子的嫡孙子思。子思曾受业于曾参,为人较为耿直。《中庸》原本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后来被宋儒选为儒家四书之一,成为明清士人考试必背科目。
中,即适中,恰如其分,无过无不及;庸则是恒常不易之理,也是平常之德,同时也通“用”字,含运用之意。中庸是儒家认为的道德修养的最高状态。
中庸并不是孔子的原创,其思想源于上古。《论语》记载,上古尧舜禹禅让,前任告诫继任者只有一条:待人处事唯有“允执其中”。“用中”的思想虽然古已有之,但孔子对阐发中庸思想发挥了巨大作用,提出“叩两端而竭焉”的方法。
中庸既是道德修养的境界,又是一般思维方法论。既然是道德修养的最高状态,中庸的境界是非常难达到的。具体要达到中庸的状态,有五个方面的要点,分别为性、道、教、诚、明。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身之谓教。”这是《中庸》全书的纲领。上天赋予的自然状态是一个人的本性,按本性做事就是“道”,教育人们修身走正道就是教化。
儒家特别强调教化的作用。孔子说要以德治国,不听话的人则要用“刑”。因此战国早期的发家,如李悝,就是受到了孔子的弟子子夏的影响。后来荀子提出“人性本恶”的观点,他的学生韩非从这点引申,将法家思想发扬光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法家出于儒家。儒家的以德治国,则要求上位者以身作则,并且教化老百姓,使之懂得守礼尊道。
“明”和“诚”则用来贯穿天道和人道的关系。古人认为名字是很神圣的,因此取名是非常慎重。一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名字便是源于《中庸》。所谓“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诚”是中庸的最高范畴。儒家对命运常有一种无力感,孔子不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吗?摆脱对结果的执念,便在于“诚”。“诚”就是一种态度,享受过程而不重结果。
怎么能够“诚”呢?古人要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五个方法,现在研究学问都是适用的。只不过当代人做学问是为了显摆给别人看的,恨不得马上出成果,缺少踏实的学、问、思、辨、行的精神。古人说,学问之道,求其“放心”而已。今人做学问,总是求其能够变现。
做学问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提高道德修养与学识,获得“三达德”。“三达德”即智、仁、勇,先秦的儒家,三者并没有高下之分。当然,在春秋战国的乱世,天下人都在为利益奔忙,儒家圣人在处理具体情况时,总会强调以德为先。具备三达德,也会令人进入中庸的状态。因为孔子说了,“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中庸的另一个作用,在于成己与成物。其途径便是“诚”。诚是自己能够实现的,通过“诚”来成就自己,并且成就万物。生活中君子的中庸状态,就是将认识和德性统一。“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蒋勋先生总结了三条读书心得,明显受到中庸思想的影响:第一条即致广大而尽精微。另外两条是无处不在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以及文学不见得只是文学。
中庸之用可见一斑。现在物质文化越来越丰富,中庸的思想也越来越受到当代人的重视。“和”与“中”的观念伴随中华文化的传播,在全世界都有了影响力。中庸并不是和稀泥的意思,也不是两端之中的中点。而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达到一个最合适的状态。
现在国人逐渐认识到丛林法则的残酷。社会达尔文主义将“物竞天择”变成了“物竞人择”,在人类社会中搞起了“弱肉强食”的一套,造成了很多惨绝人寰的后果。使得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安定的因素。要解决这些,西方的思想看来是苍白的。人类可能需要将目光转向东方,从中华古老的文明中去寻找解决方案。
中庸或许就是一套有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