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没买房的同学,后来过得怎么样了?

这几天,关于房价的讨论又开始成为热议话题。

不仅是因为一辈子也买不了北上广的房子与逃离北上广回到故乡买房轻松生活的争论总是喋喋不休,还有关于“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成为未买房人的一剂等待良药。

但是,暂且不论这剂良药是否苦口还是真与假,先听我讲讲我那个没买房同学的故事吧。

2005年左右的时候,第一代80后顺利从大学毕业走上社会工作。那时候对于工作是充满理想和期待的,但是对于家的概念却是淡漠的,于是家和房子从来没有在脑海里划上等号。更没有概念的是当时郑州的房价在1000多,我和我的同学们因为没有比较,唯一能参照的钱就是一个月七、八百的工资。

那时候全国的房地产刚刚起步,我们这一代同学的爱情也刚刚起步。其中有一个比我们大两届的学长M,家里做生意有点钱,于是父母资助在我们一起奋斗的三线城市郑州买了一套120平方的大房子,优惠后总价10万,而且一次性付款。

学长结婚时,邀请我们去他家,虽然里面装修和摆设并不显眼,看到房子却真的觉得是大大大大房子,我们很是羡慕嫉妒,但却没有恨。因为那时候,我们依然没有买房的念头和动力。虽然,身边很多同学也谈着恋爱,分分合合,对于买房依然觉得似乎和自己没有关系。

就这样过了四五年,身边的同学们也到了结婚的年龄,一个个开始邀请大家喝喜酒。那时候似乎还没有裸婚的概念,结婚买不买房也没有丈母娘逼迫,全凭自愿和媳妇的意识是否觉醒。

但其中有一个同学阿辉,他媳妇硬是将结婚前买房作为必要条件,否则就分手。于是,家庭不宽裕的阿辉痛定思痛、四处借钱凑了五万的首付,在2009年末的买了一套小户型作为婚房。

而另一个同学W君也是在同一年结婚,却和媳妇一样选择了租房。他们觉得当时已经到了4000的房子简直太高了,等结婚后攒点钱,房价降了再买也来得及。

于是,因为一场婚姻,他们的人生道路开始出现了不同的走向。

那个买房的同学阿辉,刚开始日子过得紧巴巴,每天买菜做饭,难得下一次馆子吃大餐。一年也就买一次衣服。

而那个没有买房的同学W君却和媳妇逍遥快活,吃喝玩乐,生活没有太大的压力。

也就是在这几年的时光中,买房的同学背负着房子前行,没买房的同学轻松地往前。他们也差不多同时当了父母,压力陡增,一边要老家的父母来城市帮忙照顾孩子,一边要工作挣钱养家。

两个人都在不断的努力,工资也在不断的增加,从毕业到如今十年时间,工资差不多涨了6、7倍,但是房价却已经涨了10倍达到了一万左右,而工资依然没有达到房价的一半。

阿辉后来倍感压力,转行做了房产销售。

也是在这两年的房地产高速发展中,他一边还着现在看来不多的月供,然后又用第一套房子做抵押贷款买了第二套房子。他说,当时也是听了所在公司前辈的意见,其实听专业人士的意见最好了,你可以攒钱买房,这个没有错,但是房子不会等你攒够了再留给你。

阿辉又讲了一个身边的故事。他一个表妹,三年前想攒钱买房,一直觉得房子会跌就观望,省吃俭用租房攒了10万,但是已经不够买郑州四环的房子了。现在又考虑郑州下辖的县区,去年还是4000到5000多,十万其实也够首付了,他们还是顾虑,今年已经涨到7000,10万又缩水了。上个月阿辉给他们介绍了一个县区的性比价好的房子,他们说还要考虑。

阿辉现在已经成了半个行家,他分析道,现在这个县区的房子,已经规划要修十号地铁线了,估计两年后修好,那时候十万就真的不值钱了。

回头再说说那个没有买房的同学W君,到了如今依然没有买房的实力,并不是说他没有能力,只是能力和飙升的房价比起来,就好像牛车和私家车一样。

两个同学,一样的时间结婚生子,一样的生活,一样的忙碌和付出,谁也不比谁轻松容易,但是数年后,因为第一套房子就拉开了不小的差距,后来又因为第二套房子拉开了更大的差距。

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叫作购买行为的欲望,分为成长型欲望,遗憾型欲望,满足型欲望。

成长型欲望是说某一购买欲望从兴起到被满足,是个越来越大的过程。

遗憾型欲望是指购买欲望因为某些原因没有被满足,随时间渐渐的消失,但是潜意识有种遗憾。

满足型欲望是指当欲望兴起时很快就被满足了。

适用到买房上就表现为:买得起的时候不买,买不起的时候蜂拥而上。在房价2000的时候,让W君买房,他说,谁买房啊,那不是傻逼吗?这么便宜买那玩意儿干啥。

房价4000的时候,让他买房,他说,房价还会便宜,买了不值,肯定会跌!然后说出一堆土地成本、建安成本之类的。

房价涨到8000的时候,阿辉贷款买了第二套房子,并且鼓励W君让他赶紧买一套。他又说,没钱,再说即便每年都涨10%,过两年还是买得起的。

时间到了2017年初,郑州房价涨到14000的时候,阿辉让W君买房,W君惊叹,卧槽,这才一年多,居然翻了一倍,得赶紧买啊,不然涨的更多了。

于是,在房价涨到15000的时候,W君终于狠心付了首付,背负着沉重的负担,买了第一套房。

毕业后,认识几个同学都想往北上广深挤,一穷二白的去打拼,那时候他们的确是有梦想和理想的,他们也很努力很拼命,但是后来再联系的时候,发现谁买到了房子?

这种现象无论用经济学,还是心理学解释,都不能做到绝对正确。毕竟现实是残酷的,挣得买房钱的强者留下,挣不出房钱的要不租房苟活,还有更多的同学不得不打包回家。

可是当他回到家乡,突然发现连家乡的房子也买不起了。

我那个之前没有买房的同学W君就在2017年高房价时代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孩子已经上小学了,房子也不是学区房,但是却背负着更重的负担。

W君说,现在郑州居住证基本和郑州户口的作用一样,基本跟当地户籍的待遇相当。

这又出现一个新的问题:当人人都有资格选择同一个区域的学校资源,但是现有资源又有限且短期内无法扩充的话,又要面临择优录取的问题。这时候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必要而重要条件的比拼,有房子的优先、孩子有才艺的优先、能交赞助费的优先、能找到关系的优先。

虽然都有选择权,但是在优质资源短缺的现状下,在一轮又一轮的比试中,依然会把那些无权无房无能力无势力的家庭刷下来。而且还是振振有词、有着绝对的理由。

W君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十年前后,在北上广深坐稳一线,一线城市价格已高的惊人,但似乎永远不缺接盘侠,原因在哪里,钱从哪儿来?

很多人无法理解,往往把原因归结于一线工资的提升和庞大的富人群体,但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城市的房产置换产生的天量购买力。在所有二、三、四线城市房价跟随一线普涨之后,除了坚信房价永远涨,人们还树立了另一个朴素的坚定理念。就是一线城市房产持有价值大于二线大于三线大于四线,于是形成了一个房产置换链条,即用数套四线或五线房产置换一套三线或二线房产,用数套三线或二线房产置换一套一线房产,在房价普涨之后,这样的置换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而且很多人也在这样实施。

很多留在北上广深的年轻人买房的资金来源是哪里,相当一部分是二三线城市的父母卖了数套老家房产凑出来的首付。所以,一线房价的不断推高,富裕阶层的购买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广大二三线中产家庭的财富转移,而一线城市则是财富转移的天花板,财富会在这里固化,扎根。

——这就是城市财富的转移,也即一线城市通过自身的聚合效应无形中抢夺了二线三线四线城市的财富,这种抢夺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其低级到高级的自愿自发。

不买房就永远也买不上了,因为很多时候你总是期待房价能够降下来,但是你辛苦打工挣的钱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就算你东拼西凑攒够了首付,但是你突然又没有资格了。

所以买房其实和坐车是一样的,你要先上车,别管上车后是站着还是挤着,因为只有上车了你才有资格等着选择更好的位置,最后有可能坐一个位置。而如果你一直跟着汽车跑,就算你开小轿车也是追不上的,更何况很多人还是双脚跑的。

为什么那么多人买北上广深的房子,就算再贵,你以为他们买的是房子,其实不是啊。这就是典型的马太效应,而加剧这种效应的助推器则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大跃进。

这必然会导致中国最好的资源向一线城市聚集,房子就成了刚需,你想要享受最好资源带来的便捷,那就需要具备一所房子承载所有的资源。

前一段时间有网友发文:我们在北京的时候年收入近50万买不起房子,后果就是举家撤离,再也无法享受北京的生活便利、以及包括医疗和教育在内的各种资源。离开北京一年了,和其他地方相比,感觉北京除了房子贵,其他都是相当便宜的!现在后悔得很,买不起房直接导致我和孩子们命运轨迹的改变!所以,在北京,只要有预估能力,就应该贷款买房!

这条留言指出了房子的真正价值:当你买房的时候,买的并不仅仅是一个遮风避雨的居住场所,还包括周边提供的医疗、教育、交通、娱乐、公用服务以及发展机遇。

后来,再次碰到开头提到的全款买第一套房子的学长M,如今,已经拥有三套全款房子加两辆汽车的人生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眼光和魄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