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南三古桥:永济·下胡良·琉璃河
西谚有云:条条大路通罗马。若放在元明清已降的中国,可以说条条大路通北京。数百年来,在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下,前往京师朝廷觐见和进贡的车马络绎不绝,成为一道亮丽的历史风景线。为了交通便利,必定是过山开道、遇河架桥,以坚忍不拔之毅力朝着京师目的地迈进。如今还留下不少遗迹,如位于京南的河北涿州与房山之间就有三座石桥,乃是当初从南方进京的必经官道。只可惜这类遗迹留存缺乏连续性,不然也可像丝绸之路那样去申报世界遗产,彰显天朝的政治文化。其实这也是活遗产,就如今天河北高速公路的招牌便是“京畿坦途,上善大道”,完全为了全国官民往来京城服务。
涿州城北拒马河,源于燕山,流经十渡,曾为辽燕京南郊要塞,可阻挡敌军北上,相传宋辽两军曾鏖战于此,宋军铩羽而归。涿州一带已是平原为主,地理位置更为险要。待到明清南北统一之时,为方便来京而建造了永济桥。此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后因拒马河改到而在明天启、清乾隆年间屡有重修。其构造曾为堤桥结合,两侧是长堤,中间一段才是九孔拱桥,全长曾达660余米,被誉为“拒马长虹”,为京南水上美景。后经岁月变迁,只剩下中间九孔拱桥,长150余米,虽仍然精致美观,气势却大不如前。自从列入第六批国保后,当地对永济桥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挖掘出深埋河泥内的两边长堤石块,试图恢复旧景。
如今永济桥在并行的107国道东侧,拒马河道垃圾遍布,环境脏乱,只是这座古桥依然横跨其上,丝毫不为所动。九孔桥身较为平缓,中间三孔有兽头垂下,每处桥墩皆有船型分水石,以在汛期分流洪峰,减轻对桥身的冲击。桥影依旧,但景观有些单调。据说过去桥头还有乾隆御碑及碑亭等,后在文革中均被砸毁,剩下这座孤独的石桥,偶尔在北桥头回望,涿州城里塔影双双,依然矗立。只是随着空气恶化,这样的光景也日渐模糊。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胡良桥·明·河北涿州
从永济桥往北两公里,紧靠107国道西侧的便是下胡良桥。此桥亦始建于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无重修记载。下胡良桥跨度更小,为五孔石桥,长仅69米,似乎缺乏维修而显得更原汁原味,也就是破败和凄凉的景象。桥身举折较为平缓且略有些不规则,估计是常年过往车辆重压所致。此桥一直作为国道必经之路,以其古老的身躯承载现代重型车辆多年,直达1987年才在东侧另架新桥。但由于这里通向桥北的下胡良村,至今仍有小汽车从桥上开过,而未拦道禁止。下胡良桥近期列入第七批国保,或许不久后也会向当年永济桥那样就会进行修整。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琉璃河大桥·明·北京房山
沿着107国道继续北上进入北京房山地界,不久便抵达琉璃河岸。在现代国道桥东侧还有一座更宏伟的琉璃河大石桥。此桥共11孔,长165米,超过了号称京南第一的永济桥,而在北京辖区内其长度也仅次于卢沟桥而名列第二。所以到第七批才进入国保行列,多少有些亏待。此桥建于明嘉靖年间,略早于永济桥和下胡良桥。在构造上也是中间三拱有兽头,上游桥墩有分水石,而桥身用巨大的青石和黄石堆砌而成,甚至未经精细打磨,因而更显得粗犷拙朴。
南宋诗人范成大于南宋乾道六年暨金大定十年(公元1170年)出使中都时途经琉璃河,曾触景生情而作诗云:“烟林葱茜带回塘,桥影惊人失睡乡。陡起褰帷揩病眼,琉璃河上看鸳鸯。”可见当时琉璃河上就有桥,而且成为南北交通史上的文化符号。到清代时,琉璃河大桥成为良乡八景之一,被誉为“燕谷长虹”。可如今紧挨着车来车往的107国道桥,重型货车往来不绝,路边桥身皆是厚厚灰土,环境脏乱不堪,作为京畿要道也不过如此。
不似另两座桥的是,琉璃河大桥北岸还保留了一组历代碑刻,见证了这座石桥的古老历史。即使从国道经过时,但从眼前碑刻群就能断定这是一座古桥。其中一块残碑落款为明万历三十一年,记载了重修该桥的过程,其中特别点到皇太后亲自捐资赞助,并予以颂扬。作为古代交通的桥梁,不仅为官家所需,也是百姓所依。
回首琉璃河大桥,这凹凸不平的巨大石块路在冬日下午的阳光下熠熠发光。不似今日卢沟桥已将多数路面石块更换,仅留下一段供游人参观,琉璃河大桥仍保留了原始的路面状况,记载了斑驳沧桑的历史印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