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助残全城寻人毕竟有限,这样做才能普惠自闭儿
近日,一则围绕“自闭症男孩穿着T恤走失仨月”的新闻再度刷屏自闭症圈。
据《北京日报》及环球网综合报道,2019年8月6日,14岁的桓子博趁着出去玩的机会,偷偷买了车票,从天津前往北京。此后3个多月的时间里,妈妈跑遍了北京大街小巷,“走的时候还穿着T恤短裤,现在这么冷,怎么受得了。”
转机到了11月18日,有好心人在北京王府井附近一家快餐店见到子博,于是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了妈妈。这一次,母子俩终于没有再错过。
目前母子二人已返回天津,“大家可以放心了。”
关于自闭症孩子走失的新闻这不是第一次,似乎也不并会因此终止。
母子团聚后,妈妈感激地说:“这次之所以能够成功找回来子博,主要得益于好心人窦女士的帮助。”
是啊,每一次关于自闭症儿童走失的新闻,起初都是父母家人担心忧虑,继而是全城媒体联动及家人朋友圈发布寻人启事,最后在热心民警和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圆满找到了走失星儿,一切虚惊一场,皆大欢喜。
当然,对于走失儿童和家人来说,的确应该感谢这些民警和好心人,然而,看似是有惊无险的美满结局,可是当你见证了诸多自闭症儿童走失的新闻和悲剧之后,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每当诸如此类的走失发生后,总有很多媒体不遗余力地传授“如何预防儿童走失妙招”、“儿童防走失十大安全保障”等等,每一个都看似切实有用,也总能看到良苦用心。
可是,效果最终怎样呢?
据桓子博妈妈介绍,5年前,丈夫因心梗去世。此后,家里的重担就全部落在了自己身上。据她介绍,失踪前,子博在当地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就读,能写字,也能表达基本需求。以往,他也曾有过几次离家出走的情况,但都非常幸运地找了回来。
为了防止子博再次走失,每次子博出门前,她都要给他拍张照片留存。子博自己也都背下来了家里的地址,知道妈妈的电话号码。遗憾的是,这些预防措施,还是没能留下子博。“进入青春期后,他就总是想往外跑,想避开我,出去坐公交车都要离我远远的。”
一次又一次的自闭症儿童走失的新闻依然在不断的发生,甚至很多星爸星妈更害怕出现“一个自闭症少年的死亡之路”中15岁自闭症少年雷文峰从家中出走,一路向北,从深圳到韶关,历时108天死亡的惨剧。
退一步想,如果没有朋友联手,报警迟迟不立案、警力不够,那么,走失的孩子是不是就不值得寻找和救助了?
正如每年9月9日开展的声势浩大的“公益日”活动,联合数百家公益组织、知名企业、明星名人、顶级创意传播机构共同发起全民公益。旨在用移动互联网化、社交化等创新手段,发动全国数亿热爱公益的网民通过小额现金捐赠,步数捐赠、声音捐赠等行为,以轻量、便捷、快乐的方式参与公益。
在此诚挚地感谢主办方和热情参与的公益企业及爱心人士,然而,轰轰烈烈的公益日结束后,一切又都归于平静。对于那些渴望得到救助的自闭症群体来说,似乎总感觉雷声大雨点小,而且对于目前一千万基数的自闭症群体来说,他们能够得到的特惠也似乎是杯水车薪。
由此,公益的力量终归是有限的,只有制度的力量才是唯一能普惠所有特需人群的!
中国目前对残疾人的救助实际是还是以家庭为主,政府和社会上的帮扶极为有限,当家庭无法独自支撑这样重担的时候寄希望于政府和社会能够参与进来,帮助他们一起来照顾残疾人,但是就出现了早前“如何看待深圳自闭症儿童家庭入驻公租房被其他业主抗议,家庭成员个人隐私信息被曝光一事”等矛盾缩影的问题!
如果法律和配套设施跟不上,任何民间的救援宣传都是杯水车薪,无法真正长期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频发的自闭症儿童走失问题,除了走失儿童的人身安全,更应该建立和形成一种保护机制。在大多数西方国家,儿童保护已经成为政府强力推进的一项策略。
最著名的“失踪儿童追踪体系”的建立就是因为美国三个失踪儿童的一件“小事”改变社会体制的典型。美国人因为失踪儿童深受触动,痛定思痛后进行了全国性体制的建立。
中国人对失踪儿童的触动其实更甚,但是却习惯于和擅长于发动亲朋好友,现在是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发动一场表面声势浩大的搜寻,最多寻找警察帮忙。
找到后就万事大吉,而不会痛定思痛地去反思为什么会走失?下一次走失后该怎么办?除了寻求亲朋好友和警察帮助外还有没有更好更有效的救助办法?如何做好有效的长效机制?
而更值得反思的是,如同自闭症儿童走失的惨剧一样,没有新闻爆点的人,就不配得到救助了吗?!
盲人陈燕曾感慨,“全国几百万的盲人,就30条导盲犬,可就这30条走哪都受限制!”大家默认了动物出行会给自己带来不便,于是连残疾人出行的机会也抹杀了。
自闭症患儿遭到其他业主的联名抗议其实与我上面说的并没有任何区别,人驱逐动物,健康人驱逐残疾人,收入高的驱逐低收入者,大家想通过拼命的限制其他人来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人都是自私的,这点似乎很正常,但是到了今天这一步就不正常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社会没有常规的有效的救济制度。
更尴尬的是,我们目前为止都没有一个具备足够公信力的组织或机构去评判谁需要帮助,谁能得到帮助,谁能得到何种程度的帮助。
民间救助很好,但不能解决真正的所有的问题。
这会让很多人尤其是特需人群更没有安全感。
很多人忽视了政府、政策和社会的责任,问题是强行要求家庭通过自律来承担责任本身就是十分可笑和可悲的!
家庭一旦承担不了怎么办?
归根结底,良性发展的社会,当一个自然人,无论是否健康或者患有精神残疾,都应该有一种完善的社会保障,让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安全感。而不仅仅是走失或拐卖后如电影《亲爱的》中演绎的一样,要通过倾家荡产、耗费一生去救赎。
(注:文中图片来自北京日报)
✎【蜗牛知道】问答平台正式上线
【蜗牛知道】问答平台正式上线以来,赢得数百名星爸星妈的信赖与支持。持续提问不断。
关于自闭症及特殊需要儿童的一切问题,以及星爸星妈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都可以在这里提问。你的疑问,就是我们关注的。你的关注,就是我们探求的。你的探求,就是我们知道的。
关于自闭症,你知道的,或者你不知道的;你想知道的,你需要知道的;你不知道的知道的,你知道的不知道的,我们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