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3岁时会经历“记忆大扫除”,记忆清零的背后,藏着发育秘密

宝宝从呱呱坠地到能跑能跳的这段日子,对于每一位宝爸宝妈来说都是一段难以忘记的回忆。即使时隔多年,宝爸宝妈也能清楚地回忆起宝宝当时的一举一动。

可宝爸宝妈的这种“念旧”在宝宝眼中却似乎有所不同。大部分的宝宝对三岁前发生的事情几乎很难留下印象,仿佛是大脑中经历过一次“记忆大扫除”一般。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宝宝出现了这种“没良心”的状态呢?

婴儿3岁时经历“记忆清零”,记忆大扫除的背后,藏着孩子的发育秘密

生活中常常会听过这样一种说法:“大多数的孩子没有3岁之前的记忆

这其实并不难验证,生活中有许多宝爸宝妈都反映说,宝宝对于三岁之前的记忆非常模糊,即使是当时最喜欢的玩具和小伙伴,长大后再问他,孩子就像是记忆被删除清扫了一样,忘得一干二净。

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童年期失忆”。童年期失忆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他将孩子们出现的“记忆大扫除”现象,归结于记忆的特点孩子自身发育两方面的原因。

【记忆特点】

一般来说,人的记忆分为三种,即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期记忆

其中感觉记忆只有1秒,就像是看到一朵花,关于花香的记忆在大脑中只能停留1秒钟。短时记忆则最常见于我们生活。那些没有刻意记忆的事情和句子,在大脑中的停留时间为一分钟长期记忆更准确地说法是技能,它会伴随人的一生。

婴儿由于生理发育的限制,大脑中的记忆主要由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组成。它们本身的存在时间就不长。

【自身发育】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0~3岁的宝宝因为生理发育的限制,没有形成足够足够精密的神经结构。这个年龄阶段发生的事在孩子的大脑中很难保存下来。

埃默里大学心理学家鲍尔博士将其称为“漏斗效应”,也就是说宝宝在0~3岁时的记忆碎片就像是米粒一样散落在大脑的漏斗中,更多的记忆在时间的冲刷下被“流走”了

再加上宝宝小时候没有发生什么比较大的,能被格外记住的事情。宝宝对于出现3岁前失忆也就不难理解了。

看到这,一些父母会怀疑说:既然宝宝会经历记忆大扫除,那早教还有必要吗?

宝宝失忆前会经历一个“记忆高峰期”,这是决定孩子进行早教的关键

美国一个科研小组发现,婴儿的记忆会在3岁的失忆期前,首先出现一个小的峰值

来自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的研究人员,在对9到24个月大的孩子进行了简单的动作示范,在经历四个月后,这些孩子在没有提示和训练的前提下,都能准确地做出当时学会的动作。这其实正说明了孩子在2岁时存在一个记忆力的增长阶段。

这个结论其实能对父母的疑问提出一些启发作用:宝宝在2岁时已经能够对一些基本的知识产生印象。如果能够抓住这个阶段,对宝宝进行必要且适合的教育,即使等到3岁,宝宝的“记忆漏勺”照样能够剩下不少东西。

这些剩下的东西就会成为孩子将来的学习潜力。

不想孩子接受的早教记忆被大扫除,父母首先做好这三件事

1)直观印象比间接印象更有用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结构对于图片、颜色的敏感度和记忆度会比文字、语言更高。换句话来说,人们更容易记住图片和颜色

这一点对于大脑未发育完全的宝宝来说更是如此。父母在对对孩子进行早教时,应该选择这种更加直观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加强记忆。

2)将记忆转化为技能

在前文中也提到,技能是长期记忆的一个重要标志。想让孩子的早期教育不被“大扫除”,父母要学会将记忆转变为技能。

比如孩子喜欢音乐,喜欢跳舞。父母可以和孩子做一些音乐或者跳舞的游戏,让孩子逐渐养成唱歌和跳舞的技能和习惯,这样孩子即使经历了“记忆大扫除”,唱歌和跳舞的技能也很难忘记。

3)选择孩子喜欢的方式

对于0~3岁的宝宝来说,他们接受早教的方式很有限。如果想要教孩子识字,养成专注力的习惯,父母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孩子喜欢的方式进行。游戏无疑是最好的例子。

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孩子的印象会更深刻,自然也就很难被清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