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红旗渠”——永汉振东渡槽
在龙门县永汉镇振东村松山下小组前的田园上,有一条已经废弃的高架灌溉水渠,笔直地横亘在平坦的田地上,很是壮观。我们去永汉合口古村采风,途经看到被它吸引,于是到松山下村停下车来,走近前去看个究竟。
(无人机航拍:班长)
这种高架灌溉水渠,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渡槽”。问了当地人,说这项水利工程叫“东灌渠”。不过,东灌渠指的是从水源地开始从头到尾的整个水利工程的称呼,振东村的这段渡槽,只是东灌渠的一部分。为此,我把位于振东村的这段渡槽,称之为“振东渡槽”。
松山下也是一个古村,位于永汉河畔的冲积小平原上,地势平坦。据村民说,这条渡槽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从南昆山七星墩水库(也叫七仙湖)引水下来,在油田河接口开挖水渠,至振东村建高架渡槽,横跨永汉河,把水引到永汉河西岸的田地上。一位在地里劳作的大叔说:当年建造东灌渠时,沿线的村民都参加了义务劳动,他自己年轻时也参加了这项工程的建设。振东渡槽曾经为保障永汉河两岸的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时代的变迁,振东渡槽被废弃不用了,有道路经过的地方为便于交通,上空被拆掉一节,但整体保存完整,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历史见证。
振东渡槽高约6米,底下整整齐齐地一字排开椭圆形的石砌桥墩,上面安置混凝土预制水渠,用于引水。从振东村过永汉河直至对岸的红星村,整段渡槽长约一公里,其中振东村段目测长约600米。振东渡槽至今历史不过50年左右,并不算久,但它却是当年人民公社年代的历史见证。
类似同年代的渡槽,在惠州其他地方也还有一些,大部分都已废弃了。我认为,永汉振东渡槽是惠州范围内,同类渡槽中最长、保存最完好的一处,但目前还没有听到振东渡槽作为近现代文物受保护的消息。其实,尽管振东渡槽的年代比起建国前的建筑来说并不久远,但它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见证,有其保护价值;而且它现已被废弃,如不加以保护,很有可能会被破坏甚至拆除。相同的例子,同属惠州的大亚湾西区新畲渡槽,就已被列入大亚湾区不可移动文物,而新畲渡槽不论是长度、高度还是保存完好程度,都不如永汉振东渡槽。位于粤西罗定市的长岗坡渡槽,则于2019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尽管永汉振东渡槽比不上长岗坡渡槽那么壮观,但个人认为,振东渡槽进入县级文物保护,怕还是有资格的吧?
但愿,我不是在多管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