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国“浮出水面”的前前后后

导读

中山国,一个由游牧部落白狄鲜虞建立的诸侯国,曾与“战国七雄”争锋逐鹿,但很长时间,它的形象只能存在于零散的非正史记载中。直到其沉睡了2000多年的都城被发掘出来,“中山国”的真实形象才呼之欲出。

01

不经意挖出的大瓦片引出一座王都

郭沫若生前曾苦苦寻觅中山国的踪迹,但直到他去世,这个神秘古国依然毫无踪迹。直到1974年冬季,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三汲公社(今平山县三汲乡),当地几位农民不经意间去土丘取土,无意中挖出了一堆瓦片。在此之前,方圆数十公里的大量土丘被判断为古墓,几座大土丘早就编过号。
中山国遗址位置
急忙赶来的考古人员发现,那是战国时期的瓦,按照古代礼制,是用在宫殿上的。这时,一位农民向考古队说起了一件往事:村里有个叫刘西梅的人,有一年夏天下大雨,把他家田垄冲垮了,他在起土填埂时,挖出一块有文字的石头,上面的文字大家都不认识。
考古人员于是来到刘西梅家,找出那块石头,抚去石面上的尘土,看到了19个古文字。时任当地考古队队长的陈应祺先生把文字做成拓片,寄给了北京的著名古文字专家李学勤。经过研究,李学勤先生断定石头为战国遗物,并认出了所刻之字是“监罟(音gǔ读'古’)有臣公乘得守丘其旧将曼敢谒后傲贤者”。翻译成白话就是,一个叫公乘得和一个叫旧将曼的人说“我们两个曾为国王看守园圃、给他捕鱼,现在又给他看守陵墓”。原来,这是2000多年前两个守墓人留下的话。
考古学家据此推断:附近应该有战国王陵!而随着田野调查和现场发掘的推进,考古人员果然在大土丘附近发现了多处制作陶器、铜器和玉器的手工业作坊遗址;不远处,还发现了古城墙的夯土地基……
中山国都城遗址-中山王墓
经过多年持续勘察,城址范围不断扩大,面目也越来越清晰:整座城包括了古城城址、城外陵区以及居民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它北靠两座山头,分别叫东灵山、西灵山,南临滹沱河,东西长4公里,南北宽约4.5公里。
陈应祺等人仔细研究出土实物,对照相关文字描述,做出初步判断:这埋藏地下两千多年的废墟,很有可能是迷失已久的中山国都城,而且是其鼎盛期的都城——灵寿!
接下来,考古学家和文字学家要做的就是,尽快找到国君墓地,如能从中发现文字,中山国的各种谜团才有可能一一解开。

02

中山国两代国君之墓

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查,考古学家们将王陵区分为两部分:灵寿故城西的两灵山(东灵山、西灵山)南坡高地上有大墓两处,分别编号为1、2;灵寿故城内西北部有墓地4处,分别编号为3、4、5、6。
战国雄风:古中山国遗址出土器物
1975年秋天,6号墓发掘工作正式开始。主墓室被打开那一刻,人们十分扫兴,因为这里遭到了严重盗掘,里边是空的。然而,帮助挖掘的民工在主墓室侧面不小心踩空了一脚,却踩到了一个大窟窿,一个之前从未见过的墓葬格局出现了:两侧竟有两个与主墓室互不相连的陪葬仓库。
这种超常规的墓室结构,此后被证明是战国中山国王陵墓所独有。几百件精美的器物,正在那里沉睡,它们幸运地躲过了盗墓贼的搜掠。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一组山字形青铜大礼器,最高者143厘米,重达50多公斤。这种造型罕见的礼器,可列于帐前和城头,易象征国家和王者权威。此类礼器,是前所未有的发现,为中山国所特有,堪称中山国之“国徽”。
6号墓有两个库室,1号墓有3个库室。遗憾的是,清理完4个库室之后,依然没有发现当时的文字。最后一个库室,终于没让人失望:除了琳琅满目的珍宝,文字终于有了!在一件高63厘米、重28公斤的巨大方壶上,四面刻满450个字铭文。它的内容告诉后人,这里埋葬着中山国一位最有作为的君王,他的名字叫“罾(音同'错’)”。
这件青铜方壶铭文中,不仅记载了中山国征伐燕国的战争(注:公元前314年,中山国攻打燕国,取得胜利。为了纪念胜利,中山国人专门筑了这尊铁足大鼎,并雕刻铭文记之),铭文特别提到,王“罾”之前还有文公、武公、桓公、成公4位先王。考古学家据此考证出, 6号墓埋葬的就是战国中山国第四代君王—成公,而1号墓的主人“罾”是中山国第五代国君。
中山国都城遗址-随葬错银铜双翼神兽
据《吕氏春秋》等典籍中记载,此后中山还有一个王,以及被赵扶持的傀儡王尚。如此推算:中山国君历7代,一半以上不见于文献记载。

03

历经磨难的“千乘之国”

在一则叫《中山狼传》的故事中,东郭先生遇到狼的地方,正是中山国所在,猎狼的晋国权臣赵简子,后来成为赵国的开国之君。故事中,“中山狼”是恩将仇报之人的代名词。故事其实是明代人演绎出来的,并非一定真的发生在中山国。但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对中山国的认知,多以负面印象为主。
先秦时期,我国北方游牧地区的部落联盟统称“狄(音dí读'笛’)”。中山国的先民白狄鲜虞,就是狄的一支,他们从今陕西西北部先是迁至山西盂县、昔阳一带,后来进入河北正定、新乐一带活动。公元前506年起,鲜虞改称中山,一直到公元前406年被魏国攻占都城—这100年时间为“早期中山国”。灭国后,白狄鲜虞人经过25年奋发图强,于公元前381年复国,一直到公元前296年亡于赵国—这一阶段为“晚期中山国”。
中山国玉器纹饰
北方游牧民族在汉文古籍中常被视为“狼族”,作为狄之白狄鲜虞部建立的诸侯国,中山跟狼联系在一起,也就不难理解了。改名中山后的鲜虞人,从游牧过渡到定居。公元前489年春,《中山狼》中那位追狼的晋大夫赵简子率军大破中山。
此后20余年间,中山一度名存实亡,记载完全空白。一直到了公元前414年,乘赵国内乱,中山武公率部落向太行山东平原迁徙,在一个叫“顾”的地方(今河北定州市)建立新都,按照华夏诸国的组织方式和礼制,规范了中山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制度。
武公之后是成公,然后就是青铜器铭文中提到的桓公。他在位时的公元前406年,强大的魏国消灭了建国刚刚8年的中山国,其残余势力,在桓公带领下退回太行山打游击战。公元前381年前后,鲜虞余众随国君复出,向东杀出太行山,再次完成了复国之业。
复国后的桓公痛定思痛、励精图治,迁都于灵寿城,也就是考古发掘中重见天日那座规模宏大的灵寿故城遗址。中山国利用其地利,在燕赵夹缝中顽强生存,成为争衡天下的砝码。

04

鼎盛的见证,也是衰亡的征兆

出身游牧地区的中山人擅长骑射,在地薄人众的基本国情下,其民形成了浓厚的经商之风。由于政策得当,一度让中山国内政外交稳固、经济发展迅速,在诸侯群雄角逐中应对自知。虽然实力有限,但中山多次挫败周边大国的侵扰,让任何诸侯都不敢小觑。
公元前307年,赵国突然攻打中山国。持续攻打至公元前296年,中山国退出战国的历史舞台。从鼎盛到灭亡,只有短短16年,颇让人费解。
不得不承认,“罾”时期的中山国是值得称道的。“罾”在位期间,先是跟韩、魏、燕、赵会盟,由“公”而僭越称“王”,联合对抗齐、楚、秦。但是不久,中山国就趁燕国内乱攻城略地,也就是青铜器铭文上记载的那次大捷。这次战争,既是值得骄傲的战绩,也为日后埋下了祸根。
作为小国,一时的强盛,让中山人冲昏了头脑,没能及时警惕大国的觊觎。北方燕国因为与齐国开战而自顾不暇,南部的赵国则对其虎视眈眈。当初,中山国在太行山中段地带复国,硬生生将赵国南北领土分割开来,让后者南北交通不得不绕道,为此,赵国一直在积蓄力量,试图吞并中山国。
河北省博馆藏古中山国玉器
中山国由盛而亡,跟赵国的崛起不无关系,但更多是自作孽。公元前314年之前,中山国与齐国结盟,之后却联合邻邦对抗齐国,失去了强大的盟友。此后,刚与燕国结盟,中山国竟趁齐国出兵干预燕国内乱之机进攻燕国,把盟友变成了敌对一方。
面对强敌环绕的危局,“罾”的继承人毫无改革开放进取之心。列国都在奖励耕战,中山国反倒复古,推行起“贵儒学、贱壮士”政策。现在来看,《中山狼》的故事倒也不全是杜撰:东郭先生那个不通世务的腐儒,当时就是慕名到中山国去求个一官半职的。
回头看中山国都城出土的精美绝伦的器物,就是贵族高层贪图享乐、腐败不堪的写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