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玛利亚教堂内(马萨乔和基尔兰达约的壁画)
这是教堂及修道院的平面图,感觉应该是佛罗伦萨面积最大的。
先进入到教堂内部。没有什么特别的,据说是佛罗伦萨最早的哥特式建筑,虽然在欧洲比较常见,但在佛罗伦萨不多。
拱顶也是明显的哥特式,尖拱肋也采用了与外立面相符的绿白相间的装饰色调。
教堂也是T十字平面结构,这在佛罗伦萨很多。这是主祭坛上方悬挂的大十字架,高5米多,宽4米多,是欧洲绘画之父乔托于1295年所做,绝对的顶级文物。
教堂内有六七个大小不一的小堂,而教堂的最大看点也不在其建筑,而在于其诸多的壁画,而且这些壁画还分属于不同的大艺术家。
左侧(西)柱廊内的这幅《三位一体》壁画,又是天才画家马萨乔的作品(1424-1425年)。这个看似罗马风格大理石门廊的墓葬,其实是一幅立体感及透视感极强的壁画。马萨乔应该是透视画法的开创者,这幅壁画也是马萨乔27岁短暂人生中的一件重要代表作。达芬奇曾说过,乔托之后,佛罗伦萨绘画进入衰落期,直到马萨乔的出现。
所谓三位一体,即圣父圣子圣灵,耶稣后面的人物代表圣父,耶稣头上的鸽子代表圣灵。十字架边的两人分别是圣母玛利亚和圣约翰。再下方左右角的两个人应该是壁画的委托人,目前已经无法准确确定是谁了,据推测可能是叫Lenzi或Berti家族的人。最下方的石棺也是画的,骷髅骨架上面的拉丁文大意是:“我曾经和你一样,将来你也会和我一样‘’,似乎很有些哲理。
据后人推测,画的灵感可能与同时代的建筑大师布鲁内列斯齐有关,也许是他正在设计的一个什么建筑方案。16世纪时,科西莫一世曾委托瓦萨里对教堂进行改造,瓦萨里特地留下了这幅画。
这是教堂内的一个布道台(Pulpito),或称讲经台。委托者是鲁切莱家族,设计师是布鲁内列斯齐,制作者是一个叫Giovanni di Pietro del Ticcia的人,年代在1443-1448年间。
布道台外围有四幅浅浮雕,雕刻者是布鲁内列斯齐的养子,安德烈.卡瓦尔肯蒂(1412-1462)。镀金的装饰是18世纪做的了。四幅浅浮雕的主题分别是:
一,天使报喜;
二,耶稣降生;
三,(将耶稣)献于圣殿;
四,玛利亚升天。
前面说过教堂呈T十字平面布局,所以主祭坛的位置相对就比较小,主祭坛的位置同时也是一个礼拜堂,称作托纳波尼礼拜堂(Cappella Tornabuoni),因为在主祭坛的位置,也称主礼拜堂(Cappella Maggiore)。主祭坛上方的十字架雕塑出自詹波隆那,主祭坛则是19世纪后做的了,最下方供奉的是修道院创始人的遗骨。小堂内三面的壁画是基尔兰达约从1485年起用时五年创作的,是整个佛罗伦萨城内规模最大的连环壁画,他的学生米开朗基罗(才十几岁)可能也参与了帮忙的工作。我想看过这些壁画后,就不难理解米开朗基罗为什么能画出西斯廷穹顶了。
主祭坛后面的唱诗班座椅。
这个小堂还有点故事,小堂的所有者本来是佛罗伦萨贵族里奇家族,但由于财政困难,准备将小堂的所有权转卖给萨塞蒂家族。萨塞蒂家族与美第奇家族关系良好,都是从事银行业。萨塞蒂家族的领头人弗朗西斯科.萨塞蒂(1421-1490),相当于是美第奇银行的CEO。他本想在这个礼拜堂内画满有关圣方济的壁画。阿西西的圣方济(San Fransisco)是萨塞蒂家族的保护人,且与弗朗西斯科名字相同。但教堂属于多明我会,修会之间的竞争关系是不可能允许方济会创始人的大幅壁画存在的。于是萨塞蒂家族终止了已经完成了部分转让手续,转而购买了圣三一教堂的萨塞蒂小堂,并且委托基尔兰达约为萨塞蒂小堂做了那组《圣方济生平》的壁画(1482-85年)。
由于萨塞蒂家族的放弃,里奇家族又将小堂卖给了托纳波尼家族,所以小堂也叫做托纳波尼小堂了。那这个托纳波尼家族是什么背景呢。托纳波尼家族也是佛罗伦萨的一个古老贵族,他们家族的卢克雷齐娅.托纳波尼(Lucrezia Tornabuoni,1427-1482)嫁给了老科西莫的儿子,痛风者皮埃罗,生下了伟大的洛伦佐(豪华者)。购买小堂的乔瓦尼.托纳波尼就是卢克雷齐娅的哥哥,也就是伟大的洛伦族的舅舅。这样说就好理解了吧。这个乔瓦尼.托纳波尼因为与美第奇家族的亲戚关系,比萨塞蒂家族更近一些,他被任命为美第奇家族驻罗马教廷的大使,以及教皇西斯图四世的财务主管,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就是因西斯图四世得名,西斯廷教堂内有幅基尔兰达约的壁画《神召宗徒》,其中就把乔瓦尼.托纳波尼画在了上面。1485年,乔瓦尼.托纳波尼收购了小堂后,就委托当时佛罗伦萨最有名的画家基尔兰达约为小堂做壁画,据瓦萨里记载,委托金大概在1100金佛罗林。基尔兰达约用时五年创作了这组佛罗伦萨规模最大的壁画,这期间的1487年,13岁的米开朗基罗开始跟随基尔兰达约学徒。
现在说说壁画,拱顶的四个人物分别是四福音书的作者。
玻璃花窗上部的是《圣母加冕》。
玻璃花窗的内容也是基尔兰达约的设计,当然制作是由专业的工匠完成的了。
左侧壁画的主题是《圣母玛利亚》系列。
按从下往上的顺序,《约阿希姆被逐出圣殿》。画中约阿希姆(Joachim)是圣母玛利亚的父亲,前往耶路撒冷圣殿参加祭祀活动,能看出一些人带着羔羊或祭品前来。据中世纪的传说(非源自圣经),玛利亚的父亲约阿希姆不能生育,因此不准进入圣殿。后来天使为他和圣安娜安排生下了一个女儿,就是玛利亚。画中左侧的两人身穿佛罗伦萨服装,做为旁观者的,就是小堂的委托人乔万尼.托纳波尼和痛风者皮耶罗。右侧旁观者是画家本人和他的一些亲友。建筑背景可能就是教堂广场前的圣保罗医院(前文提到过)。
《玛利亚的降生》,其实画的情景可能就是佛罗伦萨当地人生孩子的场景。这幅画被认为是这组壁画中最经典,也是最应景的。以玛利亚的降生,对应教堂的名字。画中倒水的女子是玛利亚的母亲圣安娜(也称圣安妮),来访的人中最前面衣着华丽的则是委托人乔瓦尼.托纳波尼的女儿。楼梯与房间之间的柱子位于画面的黄金分割位置。
《玛利亚进入圣殿》,画面中央的少女玛利亚正在登上台阶,上面的祭司在迎接她。
《玛利亚结婚》,玛利亚和木匠约瑟在大祭司(中央)的主持下,结为夫妻。《圣经》中也只是简单提及。
《耶稣降生及三博士来拜》,这是西方绘画中最常见的题材。不过最重要的人物部分破损严重,看不出来了。罗马拱门上方的孔雀预示耶稣将来的复活,远处(右后)有个长颈鹿,是因为1486年,伟大的洛伦佐第一次将长颈鹿引入到佛罗伦萨。
《无辜婴儿被杀》,《新约》中希律王听说大卫王的后裔耶稣降生了,下令杀掉伯利恒所有两岁以内的婴儿。画中的凯旋门很像罗马的君士坦丁凯旋门,因为基尔兰达约之前曾在罗马为梵蒂冈作画。
左侧最上方的《圣母升天》,升天的圣母下方,是耶稣的十二门徒等人。
右侧壁画系列,是《施洗约翰的生平故事》。
《天使向撒迦利亚显像》,源自《路加福音》,施洗约翰的父亲撒迦利亚是耶路撒冷圣殿的一个祭司,和他的妻子伊利沙伯老年无子,一日在圣殿祭祀时,突然天使加百利出现在撒迦利亚前,对他说不要害怕,你的妻子伊利沙伯将要有一子,你要给他起名叫约翰。画中两侧排列的人物都是当时佛罗伦萨的一些名人。
《访问》,这也是西方绘画中最多的题材之一。年轻的玛利亚去拜访她怀孕的表姐伊利沙伯。有人说这幅画左侧远处的风景有点受尼德兰画的影响,能联想到卢浮宫中凡.艾克的《大臣洛林的圣母》,你能看得出来吗。
《施洗约翰的降生》,这幅画与对面墙壁对称位置的那幅《玛利亚的降生》遥相呼应。
《约翰的起名》,《路加福音》中说,撒迦利亚和伊利沙伯夫妇老年得子,周围邻里亲族非常高兴,孩子降生后的第八日割礼后,要给孩子起名字,大家都说要叫撒迦利亚,但伊利沙伯说要叫约翰,众人说你们家族中没有叫这个名字的啊,于是不能说话的撒迦利亚就在写字板上写出“约翰”,然后就能说话了。之前撒迦利亚在被天使告知要得子后,就成了哑巴。
《施洗约翰在布道》,也是比较常见的题材,约翰站在岩石上布道(预示弥撒亚的到来),耶稣在他后方的高处。
《约翰为耶稣施洗》,常见题材,场景应该是在约旦河边,不过画中的约旦河离的有点远。
顶部是约翰系列的最后一幅《希律王的盛宴》,也是常见题材。背景的三座拱顶能看出罗马君士坦丁巴西利卡(马克森提乌斯巴西利卡)的样子。中间莎乐美在跳舞,左边一个蹲着的仆人捧着施洗约翰的头,呈给希律王和希罗底。
《天使报喜》
《圣多明我用火试书》,典故不知出自何处。圣多明我(Saint Dominic)是12世纪出生于西班牙的一位天主教圣人,因在法国向异端传教而出名(画中情节可能与此有关),创立多明我会,新玛利亚教堂就是属于多明我会。歌唱家多明戈、加勒比岛国多米尼加都是因圣多明我而得名。
《施洗约翰在旷野》
《维罗纳的圣彼得罗被杀》,维罗纳的圣彼得罗是13世纪圣多明我的追随者,遭暗杀后被封为天主教圣人。
中间下方左侧就是小堂的赞助人,乔瓦尼.托纳波尼。托纳波尼小堂也是因其而得名。
乔瓦尼.托纳波尼的妻子,弗兰切斯卡.皮蒂,来自皮蒂家族,也就是皮蒂宫原来的主人。
我也没想到一个教堂会有那么多的内容,两篇也还是没写完,下篇再介绍其他几个小堂内的壁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