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作家】何贵/母亲的午餐 2024-05-06 20:38:46 母亲的午餐 作者:何贵 在朋友面前,我很少提及母亲,相对父亲给我的厚重与伟岸,一个几乎没有出过远门的农村家庭妇女,一个在农村都很平凡的小老太太(58岁,勉强算是小老太太吧),母亲似乎没有什么话题可以聊的,自高中开始一直在外求学工作,交流的时候太少,不过这一两年因为帮我带小孩,有机会长期相处,这种固有的看法似乎有了些许变化。母亲来岳阳生活之前的那几个月,儿子在县城读幼儿园,工作日整个白天就她一个人在家。我习惯于每天中午下班去食堂的路上给她打个电话,问问中午吃些什么,得到的回答永远都是剩饭、面条之类的,我说怎么不现炒俩菜呢。她总说一个人不好做菜,随便吃点算了。多年来形成的勤俭习惯,即便冰箱里放满食材,她也是能省则省,能凑合填饱肚子就行,说了她多次也不见效果。回来岳阳工作后,我和母亲说,我现在中午回家吃饭,你多炒几个菜,她欣然应允。这两个星期,每次推开房门,第一眼就能看到餐桌冒着热气的两个菜碟以及听到厨房灶台传出来的锅铲翻炒的声音,那是最后一个青菜。我对时间的精准把握遗传自母亲,她每次总能在我餐桌前坐下的时候,把饭盛好递过来。岳阳夏季午休也只有2个小时,除掉上下班的30分钟,午休1个小时,餐桌上交流的最多也就是30分钟。这30分钟成了我们母子单独交流的主要时间。这段时间呢,我有意在饭桌上引导母亲交流,主动挑起一些和她相关的话题。母亲则会把当天收集到的“奇闻轶事”如数家珍一般一件件向我娓娓道来:东方红超市的皮蛋只要1块3,比菜市场便宜2毛;到岳阳买排骨还搭个大骨头;这里的猪肝和瘦肉一个价;南湖广场有电影看了……或者会把和家里打电话听到的老家“新闻”转述一遍:你杨伯伯家的小女儿初中毕业就不读书了,找了个男朋友,等满20岁就领证结婚;开超市的永红姨家的大儿子大学毕业又去读军校了;你林花姐送聪聪去县里读书,你小姨家的乐乐还是在镇上读;外婆的身体还是不见好,有时还有点神志不清……老家那个叫石子岭的点点滴滴通过通讯信号传导到母亲,再由母亲转述到我这,乡愁在午餐期间母子对话中一点点弥漫开,关于母亲之前的一些误解也慢慢释然了。高中在县城读书、大学外市求学,毕业前几年在东北工作,很长一段时间,我一年来不了几次老家,和母亲当面交流的时候很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因为忙于学习和工作,加上农村母子之间缺乏交流和疏于关注,我和母亲的关系一直淡淡的,客气有余、亲密不够,母子间的亲情味比较淡。我甚至一度认为,自己的母亲和别人家的不大一样,母亲的性格原因,她没有中国传统母亲的细腻温柔,很少关注我的工作和生活,对唯一的儿子缺少嘘寒问暖的关爱。高中时,我一直很羡慕班上女同学作文笔下母亲形象:汽车开出很远了,母亲还在路边远远的目送;母亲在村口眺望回家的女儿,看到我的身影就快步跑来,拉着我的手亲热的说着话。当然更羡慕寝室男同学每次放假返校后拿出的大包小包母亲做的豆子、炒米、熟菜。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的时候,我在同学曾宇星家住过几天,见过他和母亲之间那种轻松愉悦的交流氛围,在我心中留下了永远的记忆,我当时就想,如果我和母亲能有他们一半的关系,我也不至于这么羡慕别人了。而我的母亲呢,真是很不一样,我能做的事情她都是尽早尽快的甩包:五年级起自己准备早餐和中餐(那个时候伍市完小的食堂只提供中餐的热菜服务,所以还要准备中餐);初中开始自己洗衣服,说什么以后读高中寄宿了都要自己洗;高中时开学就把半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一次性都给了,她是懒得一个月一个月给,至于你会不会前段放开手脚花、后段寅吃卯粮,那就不是她考虑的,反正钱是给够了的;参加工作后的结婚、买房等问题,那更是一概不过问了。不管我要出去多远,出去多久,她好像永远那样波澜不惊,不紧不慢地例行公事一般简单问几句——家里的芝麻豆子要不要拿些走?冰箱还有十几个鸡蛋要不要带上?要不要腊肉?如果我说不需要,那就没有再多余的话。什么依依不舍、拉着手不放的情节没有在我们身上发生过。但凡你要向她征求意见,大到选学校选专业、找什么工作,小到节假日要不要回家,她永远是那句话,你们自己做主。从来不曾干涉我的生活,也不曾给过我什么建议,甚至从不主动给我打电话(并不是省话费,有段时间我办了亲情号,通话免费她也不打),接电话的时候也是长话短说,问的最多的就回不回家,钱够不够花?不管我怎么回,她永远都是那句:要得要得。不记得什么时候,突然有一天看到一个大作家说的一句话:当你的学历超过你的父母时,你就不要再指望从他们那里获得有用的建议了。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这可能就是只有小学文化的母亲的睿智或者说是她自己的教育理念——你自己去搞定吧,我已经再也帮不了你什么了,你自己有多高飞多高,外面的世界我不懂,我给不了你什么建议,但我会支持你的所有决定!我确实要感谢我的母亲,她的勤劳与善良、朴实与坚持、豁达与从容通过身体力行时时刻刻影响着我。自己反思一下,和那些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同龄人相比,我除了给父母带来些许面子,其实并没有什么实在的帮衬。家里房子翻新的时候,我出不了钱也出不了力;父母头疼脑热的时候,只能电话里安慰几句,说一些口惠而实不至的话,似乎就心安一些;很多时候觉得自己的升迁和孩子的教育才是第一位的,偶尔和母亲说一些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总会博取母亲的理解和心疼,而母亲总是将自己难言的苦涩永远深埋心底,或许天下的母亲,大抵相似吧。 作者简介 何贵,湖南平江人,平时喜好阅读,偶尔写作,目前在岳阳市直单位工作。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卢宗仁专辑 万辉华专辑 蒋正亚专辑 彭定华专辑 吴标华专辑 易石秋专辑 陈有红专辑 谭伟辉专辑 黄志中专辑 谭湘岳专辑 沈保玲专辑 史建国专辑 朱素青专辑 杨英专辑 柳平国专辑 许光辉专辑 杨辉专辑 弘毅学子专辑 方绪南专辑 龚春林专辑孙美堂专辑 万志勇专辑 甘桂柳专辑 官松源专辑 熊英专辑 刘正年专辑 罗夏龙专辑 秋暖跃马合辑 魏晓晖专辑 方良专辑 何志贤专辑 吴穷专辑 严树林专辑 何贵专辑 夏四文专辑 逸仙散文专评 高三九专辑 赵光专辑 卢从正专辑 长寿采风专辑 彭盼兮专辑 熊业民专辑 李细田专辑 “党在我心中”特刊专辑 童锦华专辑 王飞帆专辑 方东清专辑 方罗平专辑 刘朝朝专辑 刘博专辑 易迎华专辑 (专辑持续更新,欢迎作者入驻) 赞 (0) 相关推荐 【灵璧诗歌】母亲 母亲 文/伏波堂 当我还是一个细胞的时候 当我还在纤细的管腔游弋的时候 当我还在膨胀你的食欲的时候 当我还在折腾 让您呕吐中痛苦着并甜蜜的时候 当我还在绽放着胚芽的时候 当我还在描绘着自己的轮廓的时候 ... 高中刚刚毕业就怀孕生子,历尽千辛万苦,让儿子成为了NBA探花 "今年秋天,我就要进入杜克大学了,这些年我一点都不觉得苦,因为我知道妈妈付出了多少,也知道妈妈经历过什么."这是今年的探花塔图姆在上大学前的一封亲笔信中所写的. 大学的塔图姆 19 ... 8.5元的午餐克扣了5元?学生餐桌上的“苍蝇”要扫除 8.5元的午餐克扣了5元?学生餐桌上的“苍蝇”要扫除 小区那些暖心的事 "咚,咚,咚" 有人敲门? "咚咚,咚咚,咚咚" 千真万确,有人敲门. 谁在敲门呢? 在金都夏宫住了一个多月了,只有外卖小哥和快递小哥敲过我家的门.今天既没叫外 ... 【洞庭作家】童锦华/五一期间侍母亲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五一期间侍母亲 作者:童锦华 母亲3日9日右手骨折后,一直到现在未愈,梅妹全程照顾.4日28日母亲因颈部疼痛难忍,在县中医院做理疗,虽办了住院,但吃住都 ... 【洞庭作家】何贵/父亲的“座驾”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父亲的"座驾" 作者:何贵 说到座驾,古人一般说坐骑.古人所说的坐骑,除了作为代步的工具外,更多的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而父亲的座驾,主 ... 【洞庭作家】何贵/臃肿的中年男人 臃肿的中年男人 作者:何贵 过完34岁生日,我正式跨入臃肿的中年男人行列. 和大多数少年一样,我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如此臃肿,甚至于很长一段时间"生而颀长",那是在上古的学生时代,参加 ... 【洞庭作家】方良/定制敲门砖《漂在南国十八年》之三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定制敲门砖<漂在南国十八年>之三 作者:方良 乡谚云,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在华生居住一年零三个月了.我没有工作 ... 【洞庭作家】谭湘岳/永远的张谷英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书 评 永远的张谷英 <大屋之魂>读书随笔 作者:谭湘岳 以人名著称的特大型民居古村落张谷英大屋,坐落于岳阳东乡的渭洞山区,距今有600余年 ... 【洞庭作家】许向华/外婆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外 婆 作者:许向华 在我的眼里外婆是一个伟大的女性. 外婆还怀着小舅时,外公就去世了,那年她还只有38岁,我妈妈是老大,妈妈也才13岁,外婆没有改嫁, ... 【洞庭作家】彭琼/一对耳环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一对耳环 作者:彭琼 自从有了女儿,我的首饰盒便成了她的乐园.两岁多的女儿会给洋娃娃戴耳环,也会将耳环挂在自己的耳上,还特意歪着脑袋让我看.望着女儿 ... 【洞庭作家】郑保光/照亮生命的天之使者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照亮生命的天之使者 作者:郑保光 谨以此文献给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护士姐妹(兄弟) 值此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作为长期工作在基层医卫战线的一名老兵 ... 【洞庭作家】万志勇/性格比学业更重要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性格比学业更重要 作者:万志勇 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倒在南昌街头,气息奄奄.他身上虽然很脏,但在擦去污垢之后皮肤白皙,不像是长期的流浪汉.经警察问讯得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