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淡是散文碎金般的质地(刘帆) ‖ 《济源文学》2021(118)

散淡是散文碎金般的质地
——读邱仙萍散文集《向泥而生》
刘帆
近来,雨多。
近来,读的散文集也多。
这几天正沉浸在邱仙萍散文集《向泥而生》的美好意境里。
下雨天,捧一本书,傍窗而坐。雨水打在窗外的桂花树上,斑斑驳驳地锦绣。当然,要泡一杯清茶,燃一支老檀香。听雨疏雨骤,品文字清浅,觉得雨、茶、香,和一篇篇质地散淡的文章,甚至远在他乡的作者,自成生态,是让人能静下心来的一种美好状态。
何况,在读《风的季节》这篇时,发现窗外的桂花突然间就开了,难道也是应和作者的“向泥而生”?在大地上,万物峥嵘,但谁又不低头向泥而生呢?只有接地气,才能有生机。但“向泥而生”,怎么就被邱仙萍慧眼识得,并撷取入手了呢?虽然读到最后,她的“向泥而生”或者与我理解的有些许不同。
答案自然就在书中。作者似乎并无机心,也不刻意去追求,反而就得到了。就如散文,何为好的散文,除了语言洗炼、立意别致、有意境、有哲思等要素外,散淡、平淡或也是好散文应有的质地。我很喜欢作者这种散淡、平实的散文风格,如太阳下的花草树木,向泥而生,质朴无华,却纯静美妙。
其实,我们过日子,能平实散淡就是最好的生活。而用散文写散淡的生活,写好了自然就是很好的散文。
亲情或是散文最长于表现的题材之一吧,而以散淡之笔写亲情尤为宜,不妨就摘选作者二三篇章来品读,以窥斑而知豹。
如作者写她的女儿小禾留学英国的前前后后,似乎都是鸡零狗碎、家长里短,但读着读着就会发现,正是在这散散淡淡中见智慧、见功夫。恰如狄德罗所说,艺术就是在平凡中找到不平凡,和在不平凡中找到平凡。
——“为什么要出国?出国不是为了镀金、不是为了投资和投机,而是能让年轻的你,更多看看这个世界,趁着青春年少,你能知道这个世界的确是平的,不畏惧、不害怕,可以行走四方……见过世面之后,又能始终保持一颗开放的心,并愿意对所见所闻深入思考,学会尊重和平等,做到真实和真诚,得到从容和开阔。”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作者的一席话,让我想起龙应台——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我与邱仙萍认识以来,谈得最多的,或就是孩子成长的话题了。我女儿也在国外读博,与她有相同的话题吧,话说起来也就更稠些。作者似乎更洞悉人世间的道理,并能用平实、散淡而又朴素的语言把思想表达出来,便如碎金散玉,闪烁着文字独有的光芒。
散文集的第三卷,取卷名为“蓬生麻中”,真是匠心独运。生活不就是一团乱麻嘛,但善于过日子的人,却能长袖善舞——篷生麻中,不扶自直。这似乎暗自呼应着她“向泥而生”的大主题,也由此而再次见证她散淡平实的行文风格。
又如,她写故乡的老屋,认为那是所有从农村走出来的人共有的乡愁——有房子就有根,有父母就是有家;她写母亲的火爆脾气与她内心的憋屈,提到她写妈妈的那篇作文结尾处的假笔,把人看笑了,却又似乎噙着泪;她写取名叫“来福”的那条狗,简直成了家庭的重要一员——一个80多岁的老人,一只相当于70多岁的狗,会在这条路上慢慢走。时光啊,你能不能尽量慢点,多一些停留;她写她的大哥,儿时淘气顽劣,整天惹猫弄狗的,但是为人单纯友善——村里有个叫运清的孩子,孤身一人,家境困窘,头上长了会传染的癞痢,经常被小伙伴们嫌弃与欺负。大哥却经常偷拿吃的给运清,后来索性把他接到家里,两人挨头而居⋯⋯
再如,写爱情。女人天然与爱情近亲,作为一名女作家,有女人视角当然是天经地义的。《风的季节》或更是突破了散文文体的写作壁垒,完全可以当作小说来读,情越炽烈,文笔却越散淡而留白。
“事隔经年,你的脸早已模糊在层叠的山峦后面,我们谁也不记得当初的诺言。年少的梦想,像一轮寂凉的弯月,只有在繁星的夏夜若隐若现。那样多的事情都已发生,那样多的夜晚都已等候。深夜醒转,蓦然想起世界上有种东西,叫作时光。”
——云是作者的中学同学,初中开始同班,但几乎没有讲过一句话。他落榜后开始谋生,而她第二年考取了温州的一所学校。有一次她接到一张50元的汇款单,上边没有汇款人的地址及名字,但在汇款单的背面,画有一朵白云。30年后的同学聚会,云来了,给她带来一只小狗,说是送给她父母的,他们给小狗起名叫“来福”。
——贤在高三就考取了杭州的大学,毕业那会他把她叫到学校走廊上,把他的数学课堂笔记、纠错本都给了她。读大学后的贤,给她来过信,都是一些学习上的指导和见解。有次贤问她今后的打算,她说他挺像她哥的。此后,贤没有给她再来信。30年后,与当了校长的贤再见面,贤说起他的小儿子,高中就早恋,口味与当年老爸一样。
——海比她高一年级,是学生会主席,弹一手好吉它,在学校是男神一样的存在。有一次海约她第二天上午10点在校园外围墙边见,她答应了。但第二天那个时段正好有事,她晚去了一个小时,结果围墙外空无人影。毕业告别那天,海弹着吉他唱《风的季节》,此后便失去了联系。30年后,在杭州再相聚,于一酒吧内,驻唱歌手竟然唱得正是《风的季节》。
朦胧的爱情正是那个年代的元素。我也属于那个年代的人,有着太多与她相似的情节,很容易共情与代入——拼命读书,考上大学,跳出农门,成了所有农村出生的人改变生活、改变命运的唯一念想。但爱情从未走远。只是,那时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这一卷写得真出彩,但文字却一点也不华丽。散淡的文句娓娓道来,却把故土、亲人、旧友描摩得惟妙惟肖,意兴阑珊。让人觉得,好散文就需要这种散淡的功夫,散淡中最见精气神。
散文集共四卷,第一卷“胭脂巷纪事”,第二卷“贝加尔湖畔的少年”,第四卷“向泥而生的江河”。都在散淡中美得让人手难释卷,品文观图,一读再读。当然也有偏爱,第三卷就成了弱水三千中所最愿取的那一瓢饮,散淡可谓是作者这本散文集最熨帖的基调与质地。
有不少人问我写文章似乎随手拈来,怎么那么容易?我说我平时就一直在种树,渐渐就拥有了一片森林。故而当我要做饭时,随手就可以在林中拾些干柴来烧火。
春上村树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他一定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邱仙萍呢,她不但拥有自己的一片森林,而且平时就把劈柴规整并垛满了墙,柴火更旺,那么做起饭来也就更快更香吧。她散淡而平实的散文质地,是劈柴的本色,或也是向泥而生的写照。
《金蔷薇》里写着:“老清扫工制作金蔷薇的目的是为了给苏珊娜带来幸福,与此相似的是,我们创作的目的,是为了使大地变得秀美,是为了号召人们为幸福、欢乐和自由而斗争,是为了让人类宽广的心胸和理智的力量战胜黑暗,并且如同永远不落的太阳一样灿烂辉煌。”
合上《向泥而生》,我想起康·帕乌斯托夫斯基这段话。

END

作者简介:刘帆,博士,正高级职称,河南济源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济源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散文选刊》年度签约作家。
(0)

相关推荐